李庄白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9年9月27日 (五) 22:16东南组01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李庄白酒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7月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麻江蓝莓等37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63号)批准)

(一)产地范围。

李庄白酒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李庄白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李庄白酒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高粱:采用宜宾地区当年生产的新鲜糯红高粱,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2%,高粱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稻壳:当年新鲜稻壳,要求干燥,无霉烂、变质,无异杂昧。

3.小曲:用当地所产麦麸,经传统制曲工艺制成。

4.酿造用水:来自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山泉水和江河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对饮用水的相关规定。

二、生产工艺

李庄白酒采用川法小曲纯粮固态发酵法,以本地糯红高粱为原料,按照两润两蒸、摊晾下曲、收箱培菌、配糟入窖、控温发酵、缓火馏酒、掐头去尾、量质摘酒、分级陈酿、勾兑调味的传统生产工艺生产。

1.工艺流程。粮食→泡粮→初蒸→闷水→复蒸→摊晾→撒曲→收箱→培菌糖化→配糟→发酵→蒸馏→产品

2.关键控制环节

(1)蒸粮:整粒蒸粮,初蒸、复蒸共两次蒸粮。

(2)培菌糖化:用木质箱体进行培菌糖化,夏季为21~22h,接近室温;冬季为25~26h,30~31℃。

(3)配糟发酵:采用固态发酵法,发酵周期7-15天,发酵容器为青石窖池或砖砼窖池。

(4)量质摘酒:按原酒品质掐头去尾、量质摘酒。

(5)陈酿:用陶坛存放原酒进行陈酿,存放时间一年以上。

(6)禁止性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糟香舒适、醇厚甘甜、回味悠长。

(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

酒精度/(%vol,20℃)(注)≥ ≥52

总酸(以乙酸计)/(g/L)≥ 0.3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L)≥ 0.80

乙酸乙酯/(g/L) 0.50~2.60

固形物(g/L)≤ 0.40

注:酒精度允许公差为±1.0%vol。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