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4月13日 (一) 14:09大猫咪组19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题与背景: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词人李煜所作。相见欢:词牌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花草粹编》引《古今词话》认为这首词为后蜀主孟昶所作,《十国春秋》也认为是孟昶作。《十国春秋》记载:“帝(指孟昶)好学为文,皆本于理。居恒谓李昊、徐光溥日:王衍浮薄,而好轻艳之辞。联不为也。”下注“按后主亦善辞,有《相见欢》词。”孟昶、李煜同称后主,这是产生争议的原因。《十国春秋》下注:“有《相见欢》词”,而并未引录词文。《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九在李煜名后,列《相见欢》二首,先是“林花谢了春红”一首,后是“无言独上西楼”一首,而后蜀主孟昶名下,仅列《木兰花》一首。学术界对作者是李煜比较赞同。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逐句释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的孤立于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寂寞:清静;寂静。
  梧桐:落叶乔木,叶子掌状分裂,叶柄长,花黄绿色。
  深院:庭院深深。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别是:一作“别有”。一般:一作“一番”。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诗意参考图


作品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乍一看来,似上阕写景,下阕言情,其实上下阕均为凄婉之情所笼罩。上阕情随景生,情景交融;下阕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情。百般写情,所以感人至深。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说,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看去,只见梧桐树寂寞的孤立于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一个被幽禁的人有着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孤独与寂寞,作者真切的写出了这种感受。既是“独上”,自然无人共语。他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说了何用?“西楼”见月,夜已深沉,孤影徘徊,其人之浓重愁情可见。举头望月,“月如钩”,在伤心人眼里,这缺月不也象征着人事的缺憾吗?再向深院看去,冷月清光照着梧桐疏影,寂寞庭院,重门深锁,多么清冷的环境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的,实非梧桐深院,寂寞的是人。“锁清秋”,锁的也不是“清秋”,锁的也是人。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无言独上西楼,只这起句,直接呈现出词人的孤独身影,不见一丝帝王气象。俞平伯说这一句,已摄尽凄婉的神情。后主失国后,变成无人可对,无话可说。无人可对,独上西楼,信步所至,百无聊赖。接下撇下人物,只写景物。月如钩三个字一片天籁,纯任自然,但是高妙非凡,将情移景,情景交融。以下连缀九字。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景写人,人景合一。自然不光写天上月,院内梧桐,而是写见桐见月的人,是深层次的抒情。寂寞的不是梧桐,不是深院,而是词人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九字句是六三句法。实体的梧桐深院锁住了抽象的深秋,象喻无情的囚笼锁住了多情的皇帝。锁字下的重而真切,因为这是一个在清夜深秋的囚徒的感情体验。失去自由,生不如死 。   上阕与下阕一气呵成,紧相连接。他用写清秋一样的手法,以离愁代指他的失国情绪。怎样诉说那难以形容的凄婉情?他开始试图打一个具体比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离愁是无法根除的,所以剪不断。离根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又是无法理顺的,所以理还乱。最后又出波折,他突然放弃把离愁说清楚了,反正说不清: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无言”,无尽思绪,无可倾诉;“独上西楼”: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行为观照;“月如钩”: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圆必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笼罩(梧桐,古有“梧桐树,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树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讯隔绝杳无;“清秋”:背景,为通篇充溢的“离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


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下片是说,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如乱麻的,正是亡国之痛。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不可名状的痛苦。 面对如此寂寞凄清之景, 人何以堪?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了,如今一个人离群索居,尝尽了“离愁”的滋味。千丝万缕的离愁,紧紧缠绕着人,真是苦恼。我要和它一刀两断,永远不去再想;可是不成,再快的剪刀也是剪不断的,那末,索性就去想个透吧,把它整理出个头绪来,可是我越想越烦,越理越乱了!这种滋味很不好受,又说不清楚,说它是苦的辣的酸的甜的,似都有那么一点儿,又都不是,只好说“别是一番滋味”了。亡国之君的滋味,实在是包尽人世间无可伦比的悲苦滋味。这而且不便直说,苦水只有往肚里流。“别是一般滋味”云云,极其沉痛的伤心语。这首词特别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的,是它对“离愁”的描写。“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后主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确是千古妙笔。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念的“思”。李煜此词也是用丝缕来比喻愁思,他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的纷繁和难以解开,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无法摆脱。这实际是写词人此时愁情万端,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虑,千千万万无形的感情的丝缕,缠绕着他,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一种什么滋味,它可意会,不可言传,实际上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深切的体会。应该指出的词中缭乱的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指离愁,即“离愁在心头”之意。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为更深一层的写法。


末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常人更是体会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统观全文,说的全是白话,自然率真,和血和泪,艺术造诣,居上上乘。词以情胜,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才有必能不朽之词作。



名家点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刘永济《词论》:“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陈延焯《词则·大稚集》卷一:“哀感顽艳,只说不出。”《云韶集》卷一:“凄凉况味,欲言难言,滴滴是泪。”

王阁运《湘绮楼词选》前编:“词之妙处,亦别是一般滋味。”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半阅言所处之寂寞。下半例满腹离怨,无语可以形容,故朴直说出。“别是”句,尤为沉痛。盖亡国君之滋味,实尽人世悲苦之滋味无可与比者。故曰:‘别是一般’。此二首表面似春秋闺怨之词,因不敢明抒已情,而托之闺人离思也。”

俞平伯《读词偶得》:“其实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之中,已摄尽凄婉之神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



试题精选: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参考答案: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试题分析: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描写的是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读懂词句是作答的前提。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的具体含义。

参考答案:指离愁别恨,亡国之愁。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一般滋味”这里是指离愁别恨,亡国之愁。此题最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词句内容来分析作答。


3.词中表明作者孤独寂寞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词中“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6.“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

参考答案:“滋味”是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7.“无言独上西楼”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景?(2分)

参考答案:“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8.“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孤独寂寞。


9.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10.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11.你是如何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话的?(2分)

参考答案:此句写景喻人,寂寞的不是梧桐而是人,被锁的不是清秋也是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


12.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1分),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1分);“钩”谐音“勾”,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1分)。


13.“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1分);“理还乱”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1分)。


14.品读全词,说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既有亡国之痛,又有思乡之愁,千言万语都憋在了心里,可是说不出来,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作者简介: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