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9月14日 (一) 02:27大猫咪组29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同题仙游观

唐·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同题仙游观》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首联点明时地,切题“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尾联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了。全诗语言清新,文字秀美,韵律和谐,含蓄隽永,极富情趣。

仙游观,道士潘师正,居于嵩山逍遥谷。唐高宗临东都,曾召见,并令官吏于逍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见《旧唐书·潘师正传》。

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初唐时道士潘师正居住在当地的逍遥谷,唐高宗李治对他十分敬重,下令在逍遥谷口修筑仙游门,在谷中修筑道观。



逐句释义: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初:一作“下”。
  五城楼:指仙游观。《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宿雨:隔宿的雨。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写远望观外的景物。
  秦:指今陕西一带。
  砧(zhēn)声:捣衣声。古代捣衣皆在秋晚。砧,原指捣衣石。
  汉宫:也指唐宫。


疏松影落空坛静(《同题仙游观》)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写远望观外的景物。
  生:一作“闲”。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方外:尘世以外。《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后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作品赏析:



《同题仙游观》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首联点明时地,切题“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尾联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了。全诗语言清新,文字秀美,韵律和谐,含蓄隽永,极富情趣。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9


试题精选:


作者简介:

  韩翃唐朝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酬赠之作。有《韩君平诗集》。《全唐诗》编其诗三卷,收录其诗作166首。(《新唐书》卷二〇三《卢纶传》、《唐诗纪事》卷三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