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不列颠博物馆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英语:British Museum),世界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布卢姆斯伯里区。成立于1753年。目前博物馆拥有藏品13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世界各国的精美艺术品700多万件。设100余间陈列室,分为古代近东、货币与纪念章、古代埃及与苏丹、民族学、古代希腊罗马、亚洲、史前与欧洲、版画与素描8个部门展出。其中以古代埃及与苏丹、古代希腊罗马和亚洲部门最引人注目。

历史

  1753年,英国医生、博物学家H.斯隆爵士以建造一座珍藏馆为条件,将其收藏的8万余件珍贵藏品捐献给国家。

  1754年,为筹集经费,制定管理办法,英国议会通过了《不列颠博物馆法》。1754年购置蒙塔古宫为馆舍,1759年向公众开放。以后藏品不断增加,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将其父的图书馆捐给博物馆,使馆藏愈臻丰富。

  1827年扩建了东展厅。此后,油画藏品移交国家美术馆,自然部分藏品移交1881年建成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1914年增建爱德华七世馆。

  1979年新建了“新翼楼”。著名的圆顶方体图书馆于1857年开放。图书部分则于1973年划归新组建的不列颠图书馆

  1998年博物馆的图书馆全部迁出后拆除了书库,并围绕阅览室新建了“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广场”。大广场由镶有3,213枚特殊玻璃的钢骨玻璃结构的顶棚所覆盖,系世界最大的顶棚广场,既增设了服务设施又方便了与展厅的联系。大广场于2000年12月6日正式启用,伊丽莎白女王出席了启用典礼。

概况

  大中庭(Great Court)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2436块三角形的玻璃片组成的。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历史上除了1972年的几个月外,一直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2002年博物馆面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由于馆员抗议裁员,博物馆甚至被迫关闭了几天。几个星期后,一个希腊雕像失窃,主要原因是保安人员的缺乏。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原来属于大英图书馆,但图书馆阅览室已经搬到了图书馆大楼,现在为博物馆的阅览室。

馆内珍藏

  该馆设古代埃及部,书籍、抄本部,东方书籍、抄本部,古代英国及中世纪部,古代西亚艺术部,东方艺术部,古代希腊、罗马部,人种志部,版画素描部,货币、纪念章部。古代埃及部收藏文物达7万余件,仅次于开罗埃及博物馆,藏品中有大型人兽石雕和为数众多的木乃伊,闻名于世的罗塞塔碑石,多种碑刻、壁画、金玉首饰、镌石器皿以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模型,年代可追溯到5000年前。

  古代希腊、罗马部,展出有古罗马历代皇帝的半身雕像,雅典卫城出土的雕塑、粘土版文书、陶壶、金器,以及额尔金雕刻群内的一组帕特农神庙雕刻。帕特农神庙雕刻是该院展品中的佼佼者,原是古希腊雅典卫城中的一座主庙,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19世纪初,博物馆以3.5万英镑把雕刻买了过来。

  古代西亚艺术部展出有乌尔王墓出土的金制品、竖琴,亚述时期的浮雕、尼姆鲁王宫的城门、人面兽身有翼像以及工艺品等。

  东方艺术部,除少量中亚、南亚和日本文物外,大部分为中国稀世珍品,为数达2万余件。斯坦因从中国敦煌掠走的壁画和经卷,也收藏在这里 ,都是5~11世纪的作品。经卷中除佛经以外,还有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的经典。在中国文物陈列室内展出的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玉琮、玉刀、玉斧,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及经卷、丝绸、绘画,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釉里红瓷器,明代的掐丝珐琅等。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唐(宋)摹本,也在这里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