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蔗栽培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甘蔗栽培史英语:history of sugar cane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hina),中国是甘蔗中国种的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甘蔗有3个原始栽培种:中国种(又称竹蔗,Saccharum sinensis)、热带种(S.officinarum)和印度种(S.barberi)。

竹蔗及其野生种割手蜜(甜根子草,S.spontaneum)在北起秦岭、南至海南岛均有广泛分布。公元前4世纪后期《楚辞·招魂》中提到“柘浆”,公元前2世纪司马相如子虚赋》有“诸柘”一词,“柘”和“诸柘”都是甘蔗的古称,说明中国很早已知食用蔗浆。甘蔗还有其他古称,如、、、藷蔗、竿蔗等,都是从甘蔗最早的利用形式──“咀咋”时的音义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还用甘蔗作祭品,《太平御览》引东晋卢谌《祭法》中有“冬祀用甘蔗”的记载;范汪《祠制》中有初春祭祀用甘蔗的规定,也都反映出中国是最早利用甘蔗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甘蔗栽培经历了从华南地区逐步向北推移的过程。汉代以前已推进到今湖南、湖北地区,到唐宋时代,甘蔗已分布于今广东、四川、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且已有商人进行运销;明、清时,甘蔗分布北进至今河南省汝南、郾城、许昌一带,范围更加广泛。

关于中国古代甘蔗栽培技术,汉代以前缺乏具体记载。三国以后直至唐代主要栽培春植蔗,已能根据品种的特性,因地制宜地分别栽培于大田、园圃和山地,并已注意到良种的繁育和引种。宋元以后,随着甘蔗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甘蔗在农作物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栽培方法也更加进步。在耕作制度方面采用与谷类作物轮作为主的轮作制,有的地方种谷三年再回复种蔗,以恢复地力和抑制病虫害。种蔗土地强调“深耕”、“多耕”。选种强调“取节密者”,以利多出芽。在灌溉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如元代《农桑辑要》提到栽蔗后必须浇水,但应以湿润根脉为度,不宜浇水过多,以免“渰没栽封”,即要防止浇水过多,破坏土壤结构。到明代时,甘蔗栽培技术又有发展。如《天工开物》提到下种时应注意两芽左右平放,有利于出苗均匀;《番禺县志》述及棉花地套种甘蔗,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荫蔽地面,抑制杂草;《广东新语》介绍的用水浸种,待种苗萌芽后栽种,以及剥去老叶,使蔗田通风透光等经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至迟在战国时,已从直接用口咀嚼茎秆而吸饮其汁,发展到用简单工具榨取蔗浆,作饮料或用于烹调、解酒。以后进一步把蔗浆加工浓缩为“蔗饴”、“蔗饧”和“石蜜”。前两者仍属液态糖,后者已是固态糖。汉代《异物志》说石蜜“既凝,如冰,破如博其(应为博碁,即棋盘)”,可知石蜜应是片糖之类的加工品。《西京杂记》曾述及“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说明公元前3世纪以前,中国已能生产“石蜜”。湖南省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简牍有“唐(糖)一笥”的记载;出土的竹笥中也有“糖笥”木牌。当时的糖能贮放在竹笥中,说明应是固态蔗糖。

关于砂(沙)糖的产生,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曾引茂德的话,认为“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自此中国方有沙糖”。此后谈论中国蔗糖历史者,多以此为据,认为中国蔗糖制造始于唐太宗时代,而制造技术则从当时外国摩揭陀传入。但另外也有文献可证,汉代已出现“沙糖”一词,东汉时引仲景曾用以调制“青木香丸”。南北朝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则有“取(蔗)汁为沙糖甚益人”的记载。均说明在唐太宗以前中国早有砂糖生产,可能是唐太宗时派人学习摩揭陀的先进制糖技术,使中国砂糖的质量得到了提高。白砂糖的记载,始见于《旧五代史》,《天工开物》则详细地记载了白糖的生产方法。

冰糖又名糖冰或糖霜,宋代王灼《糖霜谱》认为冰糖的制造方法是唐大历年间由僧人邹某传授给遂宁蔗农的。宋代冰糖生产已很普遍,而以遂宁地区最为著名,生产的大块冰糖重达10~15千克。

中国古代除用甘蔗制糖外,还用来酿酒、造醋、造纸、制香料等。《隋书·南蛮传》有赤土国“以甘蔗作酒”的记载。利用蔗渣造醋,见于《糖霜谱》中,说明这种利用方式至迟在12世纪以前已经产生。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