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肾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毒性肾病汉语拼音:Zhongdu Xing Shenbing;英语:Toxic nephrosis),由肾毒性物质引起的肾脏损害。具有肾毒性的物质包括:①内源性肾毒物,如高钙、高磷、高尿酸或高草酸血症时均可引起肾间质-小管病变。②外源性肾毒物,如重金属(汞、铅、镉、金、铀、铋、锂等)、化学毒物(有机溶剂、碳氢化合物、农药、杀菌剂、煤酚等)、肾毒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先锋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二性霉素B、磺胺类、金制剂等)、生物毒(蜂霉、蛇毒、生鱼胆毒、蕈毒)及物理毒(放射线、电休克等)等。其发病机理为:①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②外源性毒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进入机体引起免疫性肾损害,原位复合物形成。③肾毒物质引起过敏性休克致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④结晶体堵塞,肾小管引起梗阻性肾病。

  临床表现因发病机理不同而各异,但其共同表现为:①近端及远端肾小管功能障碍症状群(葡萄糖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低钾血症;烦渴、多尿;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肾钙化或肾结石。②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少尿或非少尿型),③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④慢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⑤肾炎与肾病综合征。中毒性肾病诊断依据为肾毒性物质接触史、毒物中毒之临床表现及肾小管和/或肾小球损害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为:停止接触毒物。促进毒物排泄(输液、解毒措施、透析疗法、血浆置换或落流)及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