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平山夜景

  临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下辖街道。临平街道是余杭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余杭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浙江省省会杭州东北面,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便利,地理位置客观重要,是出入杭州的东门(最东边)。辖区范围内商业繁荣,是临平主城繁华的商业中心,汇集了众多商场和大型超市、宾馆,以及多家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是聚集生活、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贸往来经济中心。

  临平是原杭县县政府驻地(杭县县政府1953年从拱宸桥迁至临平),杭县1958年撤销作为杭州市郊区,1960年成立杭州钱塘联社,1961年3月23日与余杭县合并,以余杭为县名。县级机关驻临平镇。2001年8月8日镇乡行政区划调整撤镇并入乾元乡、翁梅乡、小林乡后分划设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统称临平地区。

  临平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临平新城的规划充分显示出临平的区位优势,是杭州接轨上海和“长三角”的门户。临平新城规划中,新城西以09省道为界,西南以区界和沪杭高铁为界,北跨古运河一直延伸至德清县、桐乡市和海宁市交界处,东也至海宁市,南以城区为界,新城规划面积为133.94平方公里,是原来的九倍。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11.5平方公里。

概述

  临平有山有水,风光秀美,西北枕临平山为屏,东南古有临平湖,今有上塘河,如一条锦带蜿蜒流经城中。

  临平山平旷逶迤,丘壑妍美,沿山古迹颇多。唐朝时,临平山即为游览佳地,唐朝诗人顾况一首《临平坞杂题》,咏有临平山14处景点。唐代诗僧邱丹隐居临平山,留下黄犊岭、曲竹坞等古迹。山顶原有塔,为行旅接近或远离杭城的标志,故苏轼有“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元吴景奎有“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的佳句。

  临平古有临平湖,相传以“湖开天下平,湖塞天下乱”而得名。三国吴赤乌十二年(249年),在湖中发现一宝鼎而又名“鼎湖”。因临平湖位于杭州西湖之东,亦称“东湖”。古临平湖烟波浩淼,至清末民初,仍然湖周十里,风光旖旎。东湖十景,引历代文人雅士吟诗赋词,流连忘返。安隐寺东南旧有藕花洲,宋诗僧道潜留下“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的千古名句。安隐寺这座千年古刹,吸引陆游、苏东坡等名人到此一游,苏轼对寺前安平泉赞不绝口,发出“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的感叹。

  上塘河是临平的母亲河,古为江南运河南端。特别是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后,上塘河成为一条进出杭州的重要水上通道,“公家漕粮,源源北运,私行商旅,往来不绝”。宋室南渡后,高宗九次驻跸临平,曾在上塘河畔的龙兴寺为被金国虏掠而归的母亲韦氏举行隆重迎鸾仪式。龙兴寺、桂芳桥、石笕则因其建筑格局被称为寺里寺、桥里桥和河里河,为旧时临平三景。上塘河边的赤岸在南宋时建有班荆馆,为当时接待外国使臣的国宾馆;桐扣山则因桐鱼扣石鼓而得名;佛日坞旧有佛日寺,当年规模与灵隐寺相仿,苏东坡《游佛日寺》诗“佛日知何处,皋亭有路通。钟闻四十里,门对两三峰”为历代所传颂。在诗人眼中,上塘河更是景色秀美,风光迷人。宋代诗人范成大《临平道中》“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把烟雨蒙蒙中的上塘河美景描绘得如痴如醉。还有清末民初上塘河上特有的牛拖船也是当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今,上塘河又与大运河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临平地处杭嘉湖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临平甘蔗、小林黄姜等土特产在宋代就已名闻遐迩,成为皇家贡品;元朝时期,临平湖逐渐淤塞,“沮洳斥卤,化为桑麻之区”,临平又成为著名的蚕桑、络麻、油菜籽的主要产区和商品集散地;临平河网密布,魚荡毗连,一到干荡时节,抽水捕鱼,宾朋会食,热闹无比;自南宋始,农家饲养湖羊,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来到农村,可闻户户传来咩咩声。昔日的农村,春见遍地油菜花黄,秋闻稻花飘香,家家种桑养蚕,户户都养湖羊,一派田园风光。

  以前的临平并不大,充满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独特韵味。濒上塘河和下塘河而建的民居,粉墙黛瓦,古朴简约,住户日听河上摇橹声,夜晚枕河入梦乡。庙前街一带沿河的廊檐和美人靠更显江南水乡特色。临平最热闹的“陡门口”,集中了聚乐园、方泳隆、冯源兴这些老字号,更有广货店、南货店、绸布店、茶馆店等各色店铺鳞次栉比。临平的美食数不胜数。红烧羊肉、红烧蹄髈,色泽妃红、酥而不腻;顾氏乌腊和冯氏熏鸭在清朝就闻名杭城;聚乐园的红烧划水、三虾豆腐、烂糊鳝丝活色生香、物美价廉;方泳隆的云片糕、满桃片、白麻片制作精良,名闻四乡。一想起家乡食尖上的这些美味,就会勾起对儿时的美好回忆。

  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临平人才辈出,人文荟萃。东晋时有“熟于经济,坚于决断”,为保卫钱塘战功卓著的参军范明。唐朝有儒臣之冠诸无量,擅长词藻,功于经籍,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吴越国曹信、曹圭、曹仲达祖孙三人都是吴越国名将,实行“保境安民”国策,深受吴越王赏识和百姓拥戴,曹仲达官拜丞相。南宋时,徐宣与弟徐寅、徐垓,会同太学生数十人,忠言直谏,弹劾奸臣贾似道,后三人同登进士,被誉为“一门三秀”。明末义士陈万良,神力勇猛,率众抵抗清军入侵,被俘后视死如归。学者、诗人沈谦,与陆景宣等合称“西泠十子”,著有《东江集钞》《临平记》《词韵词谱》《南曲谱》等书作。清朝时,文武双全的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曾任两广总督等要职,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国学大师俞樾孩提时迁居临平,寓居临平近三十年,他所写的有关临平的诗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民国时期实业家钟履坚,为我国制盐、制碱、酿造业的技术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留美硕士沈文辅对我国的植棉技术改革也是功不可没,还有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孙晓村,不仅是一位抗日救国运动中的斗士,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从原先0.4平方公里的临平镇扩展到现在的临平、东湖、南苑、星桥四个街道,面积达58.41平方公里,为1949年的146倍。道路从旧时狭窄的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三条主要街道发展到以邱山大街、藕花洲大街、人民大道、世纪大道等为东西向主干道,以东湖路、南大街、迎宾路、星河路等为南北向主干道的道路网络体系,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穿越城区;公共交通从旧时的水路、公路、铁路发展到如今现代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地下轨道交通;余杭大厦、西子国际大厦、永安金鑫大厦、银泰城等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每当夜幕降落,璀璨的灯光秀,展现出这座城市更加迷人的风采;城北的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的临平新城入驻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人民安居乐业,步入小康生活,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人心,使得这座城市显得更加温馨。如今的临平山下藕花洲,悠久的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水乳交融,在迈向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必将更加显示出她那无限风光和蓬勃生机。

历史

  临平,是一座千年古镇,江南水乡。居住在这座美丽的小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自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临平置镇,至今已有1030多年历史。

  临平历史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发现,临平地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那时就有先民在临平繁衍生息。而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环绕临平山的周边地区达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的高峰。1993年,在对星桥横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所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等随葬品,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仅次于良渚遗址群内出土的玉器。特别是2008年在茅山遗址北的玉架山首次发现由6个环壕组成的环壕聚落以及高等级墓葬;2010年,又在小林上环桥村北的茅山首次发现良渚文化中晚期面积最大的水稻田遗迹,牛脚印遗迹和一艘保存最完整、船体最长的史前独木舟。

  临平之名渐见于史册则在汉代以后,“汉交趾太守姚俊,藏蜕临平”。三国时,孙吴封诸泰为临平侯,临平属钱唐县。《晋书·顾众传》记载: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夏五月,义兴太守顾众表临平人范明为参军。唐贞观四年(630年),临平改属盐官县,置盐监,为浙江十大盐监之一。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析钱唐盐官置钱江县,临平属钱江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临平属仁和县。至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置临平镇。南宋时在临平置税务科,天禧元年(1017年)又设官酒库,绍兴三十年(1160年),置临安府镇税兼烟火公事。明代置临平铺司,设兵船有事出海巡哨。民国元年(1912年),钱塘、仁和合并为杭县,临平镇隶属杭县。1949年5月2日,临平镇解放。1953年12月,杭县县治从拱宸桥迁临平。1958年4月,临平随杭县撤销,并入杭州市。1960年成立钱塘联社,驻临平镇。1961年,建立余杭县,县治驻临平镇。1994年4月,余杭撤县设市。2001年3月,设立杭州市余杭区,市治与区治均驻临平。

名胜古迹

  临平胜迹甚多,桂芳桥,建于宋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有安平泉、安隐寺,现井泉尚存。北有被历代名人学者推崇题咏的临平山,山东部新辟临平公园,占地164亩。

临平山

  临平北边有两座山,横卧在身边的一道叫临平山,山不高,海拔才二百来米,远眺长长一条,却也林木森森,一年四季葱绿苍翠。古时候,山巅有一石塔,人称普同塔,在平野孤丘上亭亭而立。临山有一湖,方圆十里,平湖碧水,波光粼粼,风檣往来不息,湖岸边有荷田片片,此为临平湖,山因湖而名。故有元代诗人吴景奎“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的诗句。

  苏轼《南乡子·送述》:“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临平山塔,临平山顶上那支被苏轼感叹:“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的宝塔虽然已经湮没,但2005年开始兴建的“东来第一阁”将以更加挺拔靓丽的雄姿屹立在临平山巅,迎来送往沪杭线上的人们。

  唐朝时,临平山上人迹罕至,人烟寂寞。在山坞里,有修道炼丹、骑着小黄牛出门满山采草药的隐士,也有骑着毛驴慢悠悠上山访友的高人,构成一道十分奇特、罕见的山野风景。

超山

  离临平山稍远些的,有超山。超山超然突兀,自古名闻远近,山脚下,有十里梅海,每逢早春,赏梅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是超山位于塘栖地界,不是临平自家的山。

  超山,位于临平、塘栖间,与苏州邓尉、无锡梅园同为江南三大观梅胜地。超山梅花以“古、奇、广”三绝闻名,抗战前,绕山遍植梅树,故有“十里香雪梅”之称。现有唐梅、宋梅各一枝,品种有萼绿、铁骨红梅等奇种,登超峰绝顶云梅楼,数十里梅海尽收眼底。超山原有古刹报慈寺,大明堂内原供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刻石。堂西侧有吴昌硕墓及吴全身石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1985年增建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多奇石,岩洞以海云洞最佳。(《余杭县志》第十四编文化第729页)

上塘河核心段

上塘河

  上塘河,自杭州市区艮山门起至县级海宁市盐官镇注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从江干区丁桥镇赤岸流入该区星桥,贯串临平镇进入海宁市。在我区境内流程11.4公里。主要支流有和睦港、乔司港、赭山港,它们之间由方家港、羊头坝港互相串通。和睦港过七堡船闸沟通钱塘江,乔司港经过外乔司船闸与下沙地区的诸多河渠相连。上塘河北岸还有白洋涧、龙兴闸、贺家堰、施家堰等小港支流,建有双林船闸经禾丰港和大运河沟通。河港堰闸,罗织成一张125平方公里范围的灌溉体系和运输网络。上塘河原是秦始皇开掘的古陵水道的一段,后为西湖的泄水道,西湖、城河之水合流经上塘河灌溉沿河农田。但因滨海冲积平原地势较高,沙壤土容易冲刷淤积,加之集雨面积小,容易干涸断流,唐宋以来,历代多有疏浚和整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疏浚河道和整修排涝闸堰,重点建设水源补给机电提水灌溉工程。使上塘河水能保证我区临平、乔司、星桥三个街道的78000亩农田(地)的灌溉需要,滋养着在这125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12万人。钱塘江畔曾是大片盐田,正是有了上塘河水的冲刷,把大片的盐碱地改造成为肥田沃地。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在乔司督开河道夜宿水陆寺,写下《汤村(今乔司)开运盐河雨中督役》一诗,他写道:“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线路不容足,又与牛马行。……”这么艰苦的开河引水,所以他最后说:“寄语故山友,慎毋压藜羹”。汩汩的生命水使上塘河流域富饶繁荣,成为历史以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塘河历来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在元末明初张士诚开浚新开河以前,上塘河是连接大运河进入杭州的唯一通道,南来北往的船舶如过江之鲫,临平自然就成了杭州城北的一个热闹繁荣的市镇、商埠。尤其是南宋,杭州成为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上塘河自然就是南北纽带。靖康之变中被金国拘禁的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南归就是由大运河转入上塘河,驻跸在临平东上塘河畔的妙华庵。宋使北上,金使南下都走的上塘河水道。

  上塘河穿行在田园阡陌、城镇村落之间,象一条逶迤的玉带,飘逸潇洒,清粼粼的河水缓缓流淌,把沿河堤岸上成排的绿树芳草,鲜艳的繁花倒映在水中,偶尔划过一艘木船,水波泛起微微的园纹,在阳光下闪烁出点点波光。唐诗人张佑的《过临平湖》诗曰:“三月平湖草欲齐,绿杨分影入长堤。田家起处乌犹吠,酒客醒时谢豹啼。山槛正当连叶渚,水塍新筑稻秧畦。人间漫说多歧路,咫尺神仙路欲迷”如此清纯淡雅的自然风光,难怪诗人误认为进了仙境了。 班荆馆遗址。班荆馆,南宋王朝接待金国使者的国宾馆。

安隐寺遗址

  安隐寺遗址,遗址上有苏轼题诗“当时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的安平泉,泉水大旱不涸,清澈甘冽。

桂芳桥

  桂芳桥,南宋时为里人徐氏兄弟同登进士而修筑,经过整旧还旧,桥亭高耸,仍屹立在上塘河上。

龙兴寺

  韦太后驻跸的龙兴寺(太后离开后,“妙华庵”改名为“龙兴寺”),虽然改建为学校,但门口河上的龙兴古桥依然老态龙钟地守卫着这一方天地。

其他

  宋熙宁七年(1072年)5月,陈襄 (1017-1080年,字述古,福州侯官即今福建闽侯县人,诗人、理学家)由陈州(州治在宛丘,即今河南睢阳)调任杭州知州,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市人)为杭州通判,是陈襄知州的副手。之后,两个年纪相差二十岁,政见相似、主政杭州的正副级官员,经常于公务之余,在西湖畔等地宴集唱酬,情投意合,交谊甚深,其间仅相互酬赠唱和的诗词就有近二十首之多。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苏轼与陈襄等人在西湖游宴,只见天空时明时暗,忽晴忽雨,变幻多姿的湖面引发了苏轼的创作灵感,于是提笔挥毫,写就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首问世后,尤其是后一首,惊艳千年,成为杭州市民和四方旅人最喜爱的描写西湖的诗作。

  又一年的秋天,陈襄奉命调赴南都(今河南商丘),随即准备行装,苏轼却是依依不舍,接连写了《清平乐·送述古赴南都》等四首词相赠。随后,陈襄在佛日净慧禅寺跟苏轼一行道别,登船启程,苏轼执意随船送行,一直相送到城郊的临平,还一送再送,将“临平山上塔”也远远地撇在了身后,陈襄一再辞别,苏轼才离船登岸,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官船渐渐远去、消失。

  独自回城已是黄昏,在初寒寂静的秋夜,苏轼回忆朝夕相处的友人突然离他而去,更是泪眼朦胧,辗转难眠,尔后写就一词《南乡子·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将自己对述古的依恋、挚友离去的万般感伤,以及路上所见的亭亭而立的山塔和秋凉的晚风,写得情真意切,意象鲜明,成就了我国古诗词中咏别诗的一个经典。“临平山上塔”也因为有此苏词,自古至今几成临平和临平山的“标配”,惊艳到临平小城住民和来往于杭嘉湖一带的一批批客商、游子和旅人。

  五年过后,苏东坡路过临平,依然牵记、眷念早已远去的友人,又在七律《次韵杭人裴维甫》中回忆“居人”离去、官船远行和又一次望见“临平山上塔”的情景:“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再现诗人感伤离别、怀念友人的凄凉孤寂的心境,令临平山塔又一次成为“惜别”和“怀人”的代名词。

  苏轼与其上司陈襄真诚美好的友情,感人至深。其实,他自称“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交友范围甚广。在杭州为官时,处于乡野的径山、临平山、安隐寺、佛日寺、洞霄宫等处,均是他与官宦友人、文人墨客、禅僧居士等雅集和谈诗论道、送别酬唱的地方,为当地留下了不少诗文和人文遗迹。

  元祐四年(1089),五十二岁的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此后两年多时间,他政绩斐然,赢得市民一片好口碑,直至当下,人们依旧口口声声念叨着这位宋代大诗人和杭州“苏市长”。

  一千余年后的2004年,临平镇依据宋时临平山上设有亭亭而立的石塔,并成为苏词中的一个著名意象,开始兴建“东来第一阁”东来阁,由曾经在杭州重建雷峰塔的工程施工单位古今建设集团承建。古今集团没有参照古时石塔的造型,而是将其改“塔”为“阁”,并大量采用制造飞机用的钛合金材料,令其屋面银光闪烁,在仿古建筑用材方面首开先例,成就了一座更具现代感,坐落山巅尤为挺拔雄伟、光鲜靓丽的“东来第一阁”。其中,最高耸的部分为方形塔式造型,上部密檐五层,总高度53.7米,出檐深远,逐渐收分,具有唐塔的独特风韵。游人若乘透明电梯直上阁顶,可以一览余杭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