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5年1月17日 (六) 15:29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历史

  临淄历史悠久,上古为东夷文化的中心区域。早在8000年以前,临淄后李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后李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临淄淄河、乌河两岸人烟稠密、生产发达,目前已发现齐陵薛家等12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临淄开始出现规整的城邑,有了成体系的礼制,创造了发达的早期文明,目前临淄有桐林-田旺、董楮、于家庄等20处龙山文化遗址。

  据史载,夏代以前,临淄曾经为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地。爽鸠,是一种猎鹰,为东夷少昊鸟图腾部落联盟成员之一――爽鸠氏的图腾。爽鸠氏,在少昊鸟国里世代担任司寇,主管司法,负责缉捕盗贼。

  夏代,临淄为季荝氏族部落居住地。季,兄弟间排行最小;荝,意思是乌鸦嘴。由此可知,季荝氏是以乌鸦为图腾的部族。

  商代初年,临淄为逢国属地。逢国的创始人是逢伯陵,为炎帝的裔孙,姓姜,名陵或伯陵,是殷商时代东夷、齐地姜姓氏族的首领,因建立逢国又称之为逢伯陵。逢国的地域,大致在今山东济南、淄博、潍坊一带。周文王的奶奶――太姜,是逢伯陵的后代,为商末逢国国君――逢公的姐妹或姑姑。姜太公与太姜同一家族,也是逢国人。

  商代末年,临淄为薄姑国属地。薄姑国为嬴姓,都治在博兴,地域在今博兴、桓台、临淄北部一带,商末打败逢国,在淄水流域建国。周成王三年(公元前1040年),被周公、姜太公灭掉。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 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今临淄)。传齐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齐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年)、齐癸公姜慈母(在位时间不详),至齐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公元前867年,齐国邻国纪国的国君向当时的天子周夷王进了齐哀公的谗言,致使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公元前866年,齐哀公的异母弟弟姜静被立为齐君,就是齐胡公(公元前866年—前859年)。因为营丘和纪国仅隔一条淄水,齐胡公害怕纪国国君故技重演加害自己,便匆忙把都城从营丘迁到了薄姑(今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北)。公元前859年,齐哀公的同母少弟姜山带领营丘人奔袭薄姑,杀了齐胡公,自立为齐君,称为齐献公(公元前859年—前50年)。齐献公即位后,复都营丘。为防备纪国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因为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齐献公就顺理成章将营丘城改名为临淄。临淄自此作为地名传至现在。

  姜氏自太公开始,经西周、春秋时期,治齐达六七百年,史称姜齐。姜齐国君除上段提到的7位,还有齐武公姜寿(公元前850年—前825年)、齐厉公姜无忌(公元前824年—前816年)、齐文公姜赤(公元前815年—前804年)、齐成公姜脱(或姜说)(公元前803年—前795年)、齐庄公姜购( 公元前794年—前731年)、齐僖公姜禄父(公元前730年—前698年)、齐襄公姜诸儿(公元前697年—前686年)、公孙无知(公元前686年)、齐桓公姜小白(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公子无诡(公元前643年)、齐孝公姜昭(公元前642年—前633年)、齐昭公姜潘(公元前632年—前613年)、公子舍(公元前613年)、齐懿公姜商人(公元前612年—前609年)、齐惠公姜元(公元前608年—前599年)、齐顷公姜无野(公元前598年—前582年)、齐灵公姜环(公元前581年—前554年)、齐庄公姜光(公元前553年—前548年)、齐景公姜杵臼(公元前547年—前490年)、晏孺子姜荼( 公元前489年)、齐悼公姜阳生(公元前488年—前485年)、齐简公姜壬(公元前484年—前481年)、齐平公姜骜(公元前480年—前456年)、齐宣公姜积 (公元前455年—前405年)、齐康公姜贷(公元前404年—前379年)等25位,共计32位国君。 春秋时期,今区境内有棘邑(今桐林、田旺)、酅邑(今皇城)、渠丘邑(或葵丘,今南高阳)、袁娄邑(今孙娄)。

  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迁康公于东海,夺权自立,国号仍为齐,仍都临淄。历经齐太公田和(公元前386年—前384年)、齐侯田剡(公元前383年—前375年)、齐桓公田午(公元前374年—前357年)、齐威王田因齐(公元前356年—前320年)、齐宣王田辟彊( 公元前319年—前301年)、齐湣王田地(公元前300年—前284年)、齐襄王田法章(公元前283年—前265年)、齐王田建 (公元前264年—前221年) 8代君主,治齐达160余年,史称田齐。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攻齐,临淄陷落,属燕国5年。公元前279年,田单复齐,齐襄王田法章返都临淄。战国时期,区境内有画邑(棘邑改名,今桐林、田旺)、安平邑(酅邑改名,今皇城)、秦周邑(位于临淄西,具体位置不详)、袁娄邑(今孙娄)。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设临淄县。属齐郡,郡、县治所均在临淄。区境东部属齐郡东安平县(县治在今皇城)。

  秦汉之间(公元前209年—前203年),先后有8人以临淄为都,称齐王。分别是田儋(公元前209年)、田假(齐王田建的弟弟,公元前208年)、田市(田儋之子,公元前208年)、田都(公元前206年,项羽所立)、田荣(田儋之弟,公元前206年)、田广(田荣之子,公元前205年)、田横(田儋之弟,公元前203年)、韩信(公元前203年,刘邦所封)。

  西汉时期,公元前201年,刘邦封其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即齐悼惠王。公元前201年—前189年在位),历齐哀王刘襄(公元前188年—前179年)、齐文王刘则(公元前179年—前164年)、齐孝王刘将闾(公元前164年—前154年)、齐懿王刘寿(公元前154年—前131年)、齐厉王刘次景(或刘次昌)(公元前131年—前127年)6世。临淄为齐国王都、临淄县治所在地。公元前127-前117年,临淄为齐郡郡治、临淄县治所在地。公元前117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封次子刘闳为齐王,临淄复为齐国王都、县治所。公元前110年――公元8年,临淄复为齐郡郡治、临淄县治所在地。西汉时期,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先属齐郡,后属菑川国)、西安县(县治在今南高阳)、昌国县(县治在今张店沣水镇昌城村)。

  新朝王莽时期(9年—25年),9年,王莽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临淄为济南郡郡治、齐陵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齐陵县、东安平县(属菑川国)、东宁县(西安县改名,今南高阳)。

  东汉时期(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封侄子刘章为齐王,临淄为齐国王都。历齐哀王刘章(35年—46年)、齐炀王刘石(46年—70年)、齐王刘晃(71年—87年)、齐惠王刘无忌(90年—142年)、齐顷王刘喜(142年—147年)、齐王刘承(147年-206年)6世,后被曹操除国。东汉时期,临淄还是青州州治、临淄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属北海国)、西安县。

  三国时期(220-265年),临淄为魏国青州州治、齐郡郡治、临淄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西安县、新汶县(240年设,县域在今临淄西部)。

  西晋时期(265-311年),临淄为西晋齐国王都、青州州治(311年后迁广固,今青州尧王山东南)、齐郡郡治、临淄县治(311年后迁广固)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西安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317年——420年),临淄为齐郡郡治所在地。其中311年—323年属前赵;323年—350年属后赵;350年—355年属东晋(齐公段龛);355年—370年属前燕;

  370年—383年属前秦;383年—399年属东晋。以上各朝青州州治、临淄县治均在广固。399年—410年,临淄为南燕国燕都尹所辖附郭首邑。410年—420年。临淄属东晋,仍为齐郡治所,青州州治、临淄县治在东阳(今青州市北关)。

  南北朝时期(420年——581年),临淄为齐郡郡治所在地。其中420年—469年属南朝宋;区境分属临淄县(县治在青州市北关)、高阳县(属侨置冀州高阳郡,县治在今南高阳)、广川县(属侨置冀州广川郡,县域在今临淄东南部)、重合县(属侨置冀州渤海郡,县域在今临淄北部)、鄃县(属侨置冀州清河郡,县域在今临淄西南部大武、金岭一带)、安次县(属侨置冀州清河郡,县域在今临淄西部,今稷下街道安次村一带)。469年—534年属北魏;534年—550年属东魏;550年—556年属北齐。556年,北齐撤临淄县,至577年,临淄区境分属北齐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东阳)、高阳县和贝丘县(县治在今淄川)。577年—581年,属北周,区境仍分属上述三县。

  隋朝时期(581年——617年),581年—596年,区境属隋青州益都县、高阳县和贝丘县。596年,重设临淄县,至607年,区境分属隋青州临淄县、高阳县、时水县和淄州淄川县。607年,高阳县、时水县并入临淄县,属北海郡。淄川县属齐郡。

  唐朝时期(618——907年),临淄为唐河南道青州北海郡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时水县(618年置,625年并入临淄)、安平县(618年置,625年并入博昌)、博昌县、淄川县(属淄州淄川郡)。

  五代时期(907-960年),临淄为青州北海郡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博昌县、淄川县。

  北宋时期(960—1127年),临淄为青州北海郡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淄川县。

  金朝时期(1127——1234年),临淄为山东东路益都府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淄川县。

  元朝时期(1234年——1368年),临淄属益都路。1266年-1278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1278年,临淄县复置,区境分属临淄县、益都县。

  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临淄为明山东省布政司青州府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益都县。

  清朝时期(1644年——1911年),临淄为明山东省布政司青州府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益都县。

  民国时期(1911—1949年),临淄县1911年—1927年属山东省胶东道;1927年—1937年直属山东省管辖。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清河专区。抗日战争时期,区境内曾存在过党领导的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边县(1938年10月-1941年3月)和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1939年10月-1940年4月;1942年-1945年8月)。1948年3月临淄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950年属淄博专区,1953年属昌潍专区,1958年并入益都县,属昌潍专区,1961年10月复临淄县,属昌潍专区,1969年12月属淄博市,改县称区。

地理

  淄博市临淄区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位于淄博市东北部,北纬36°37′51″~37°00′30″,东经118°06′27″~118°29′30″,东临青州市,西接张店区与桓台县,南与淄川区、青州市相邻,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胶济铁路、青银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全区总面积663.68平方千米。

地质

  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茌平至淄博凹陷带的东端,全区经历了前震旦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阶段,为金岭背斜和湖田向斜构造。特征是在古老的结晶基地之上有较新的沉积岩覆盖,为双层结构型,褶皱构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分布面广,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有金岭杂岩体及火山岩。

地形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并向东北倾斜。最大海拔高度420米,最低海拔高度31米。由南向北逐渐变缓,依次分布着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微斜平地、浅平凹地等地貌单元。淄河自南而北贯穿于境内东部,发源于中南部黄山之阴的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全区低山丘陵和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7.9%和72.1%。

气候

  全区年平均气温13.5℃,较去年偏高0.2℃,较常年偏高0.2℃。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出现在7月3日,较去年偏高1.0℃。年极端最低气温-16.6℃,出现在12月24日,较去年偏低2.2℃。全年降水量459.1毫米 ,较常年偏少151.1毫米。全年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有73天,较去年偏少6天。出现暴雨日数1次。全年日最大降水量78.1毫米,出现在7月5日。全年日照时数2285.5小时,较常年偏少104.3小时。年内无明显的连阴雨天气。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最小相对湿度为7%,出现在2月7日。年蒸发量1391.8毫米。 全年无霜期为194天。初霜日为10月17日,终霜日为4月5日。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663.68平方千米。 其中,农业用地4.54亿平方米,建设用地1.71亿平方米,未利用土地3878.9万平方米。在农业用地中, 耕地面积3.58亿平方米,林地面积 3759.84万平方米,园地面积1844.79万平方米,其他农用地3930.01万平方米。在总土地面积中,山丘、平原、荒滩、水面各占2.87%、94.33%、1.97%、0.83%。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尚有少量地表水及引用部分黄河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 是年,全区平均降水量532.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补给量1.25亿立方米。当年实际开采地下水量2.13亿立方米,引用黄河水0.37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全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矿产11种,已查明8种,主要有石灰石、河沙、铁、铜、钴、铝土矿、黏土、煤、高岭土、矿泉水等,已开发利用4种。 在已查明储量的矿产中,主要有煤、铁、铜、钴、铝土矿等矿藏和稀有金属。一些矿种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在全市占有重要位置,煤、铁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市第一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市的81.27%,铁保有储量占全市的62.26%,水泥用灰岩、高岭土保有储量分别占全市的24.38%和75.63%。

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共有446科1996种。其中,植物139科959种,动物307科1037种。 在生物资源中,极具价值的种类有农作物品种266种,食用菌16种,木本植物113种,药材植物270种,饲草植物(人工栽培)10种,水生植物92种,畜禽84种,野生动物151种。另外,病虫及天敌资源672种。


文化

临淄八景诗

  临淄自然人文景观最著名的是八景,有明代流传至今的八景诗:

    高阳馆外酒旗风,矮矮槐阴夏日浓。
    秋入龙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濛濛。
    古冢遗迹怀晏相,荒台故址吊桓公。
    淄江钓罢归来晚,西寺楼头听晓钟。

  目前,该诗已列入临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剪纸:临淄八景


“秋入龙池月皎皎”,指的是秋天的夜晚,月影倒映在名泉龙池碧水之上的皎洁美景。龙池在今临淄区齐陵街道龙池村,原来面积约有1000多平方米,水有数米深,泉水从池中涌出,即便是大旱之年,泉水依然奔涌不息。龙池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得见水底下的游鱼。龙池四面竹木环绕,环境优雅。池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口水井,井里的水面比龙池的水面还高,每当皓月悬空的时候,月影就倒映在井中,好像一个大玉盘沉到了井底。现在,龙池已经干涸。 “春回牛山雨濛濛”,指的是春天里牛山附近的风光。每当春季,牛山上细雨濛濛,松柏吐翠、云气蒸腾,附近的淄河波光潋滟,一派怡人风光。牛山在今临淄区齐陵街道境内,海拔174米。传说周武王灭商之后,姜太公被封到齐国。为了赶在当时实力强大的莱侯之前抢占对都城营丘的控制权,姜太公星夜兼程往营丘赶,却在黑暗中迷了路。一头牛主动带路把他领到了淄河边。然后,牛变成了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姜太公为了感谢这头神牛,便把这座山命名为牛山。牛山及其周围地区有丰富的齐文化遗存及脍炙人口的传说。山坡下的天齐渊泉水从嶙峋的山石间流泻到滚滚波涛的淄河中,泉流跌宕,水气蒸腾,宛若霏霏烟雨。孟子登临牛山时曾发出过“牛山之木尝美矣”的赞叹,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临淄侯曹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清代文坛的代表人物赵执信等都曾在登临此山后留下了赞美牛山、慨叹历史兴亡和人生荣辱悲欢的传世佳作。从明代开始,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的牛山庙会更是远近闻名。 “古冢遗迹怀晏相”,指的是人们在晏婴冢旁深切怀念贤相晏婴的情景。晏婴冢在今临淄齐都镇永顺庄东南约350米处,墓前立有明代石碑。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辅佐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个国君。晏婴尊民爱民、廉洁奉公的政治情怀以及智多谋的政治智慧,世代流传。相传晏子死后葬在他的家旁边。 “荒台故址吊桓公”,指的是后人登临桓公台,凭吊春秋霸主齐桓公时的情景。桓公台位于今临淄区齐都镇长胡村东南,是一座高台建筑的台址。现台高14米,东西宽86米,南北长70米,是齐故城的制高点。相传是齐桓公登高望远,宴宾享乐的地方。如今绿草覆盖,灌木丛生,已看不到当年的宏伟气象,但前来游览的人,仍可凭吊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赫赫业绩。 “淄江钓罢归来晚”,指的是日落西山,残阳夕照,人们在淄河边钓鱼忘归的情景。淄河又称淄水或淄江,齐故城因为临近淄水,所以得名临淄。淄河是山东境内的重要河流之一,也是淄博境内最大的河流。淄河沿途有很多风景名胜,它作为临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西寺楼头听晓钟”,指的是每当清晨,临淄县城西部的西天寺沉重浑厚的钟声响彻云霄,声音远达方圆十余里外的情景。西天寺是南北朝十六国后赵皇帝石虎建造的,当初名为兴国寺。到北魏时期,又在寺后修建了5.6米高的大石佛。到了宋代,经过扩建,改称广化寺。在元代被毁坏。明朝初期,在旧址上重建了新寺,改名为西寺,又名西天寺。西天寺规模宏伟,最盛时整个建筑北起石佛像,南至石塔群,跨度约三华里。现在佛殿已荡然无存,巨钟也不知去向,只留下一尊大石佛。2006年,这尊石佛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人物

  • 王蠋  战国时齐国画邑(今临淄区桐林、田旺附近)人。齐湣王的太傅,曾多次进谏,湣王不纳,愤而辞官,回归故里隐居。
  • 王孙贾 战国末期齐国的少年义士。十五岁入朝服侍齐湣王。
  • 邹阳  山东临淄人,西汉前期散文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在纵横家类著录有《邹阳》七篇。
  • 江革  字次翁,东汉初年临淄人。以“巨孝”之称,行于天下。
  • 孔融  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期著名文学家。孔融在临淄一带为官前后达七年之久。
  • 曹植  中国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214年,曹植由平原侯徙封临淄侯,一直未来临淄就国。220年,曹操病逝,同年曹丕称帝,曹植来临淄就国。
  • 善导  俗姓朱,唐朝临淄人,著名佛学大师,净土宗创始人。
  • 薛凤祚 字仪甫,号寄斋,今临淄区金岭镇人,清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
  • 徐华清 字际唐,今临淄区敬仲镇徐家圈人。清嘉庆年间武状元,也是淄博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