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钱纳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治·钱纳利作品:《乔治·钱纳利自画像》
乔治·钱纳利作品:《水彩画》

  乔治·钱纳利(GeorgeChinnery;1774-1852年),英国画家。是早年到中国的画家当中享负盛名,被视为十九世纪于东方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画家。1774年生于伦敦,曾追随雷诺兹学画,18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早期在爱尔兰成名。1802年,他乘船来到印度,他在印度居住了23年,收入可观却债务缠身。无法归家的钱纳利为了躲避债主而乘船前往中国沿海。在重重困境之中,他又度过了人生中的27个年头,主要居住在澳门、广州和香港。巅峰时期的钱纳利是一名杰出的画家。他靠画肖像谋生,但是那些描绘当地风土人情的素描和水彩画被许多人视为他最出色的作品。他的特别之处体现在那些看似简单却生动的水彩画以及描绘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流畅素描中;以及他自己在不同年龄段、精神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画像,所呈现的他所戏谑的“中国沿海最丑陋的男人”。他的到来给清代中西绘画的交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但珠江通商港埠的肖像画风因此改变,而且在钱氏的熏陶下,新一代中国西洋画家也迅速成长起来。1852年(清咸丰二年)钱纳利在澳门鹅眉街八号寓所逝世,遗体安葬在白鸽巢公园旁的基督教坟场。

  乔治·钱纳利是一位勤奋的画家,在为定单作油画肖像谋生之余,他还作了大量的素描、水彩以及风物速写,包括一些自画像。虽为欧洲前卫画家,但其画面所传达的情调与欧洲同期画家已大异其趣,概因踏足东方而致。从一个画家角度来看,加尔各答及澳门的这些东方市井风情,全都是怡人的题材,足以激发起创作激情。乔治·钱纳利是继郎世宁之后对中西绘画交流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的另一位西方画家,同时也是19世纪在中国华南沿海居留时间最长,在东方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画家。虽然与前者远足东方的目的不同,但是伴随着钱纳利的到来,澳门再度成为中国培养西画家的摇篮,一批中国西画家和澳门土生葡人、西方侨民在钱纳利的亲授或直接、间接影响下得以提高并成长起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西画风格因此大变,流行钱氏传来的英国学院派画风,被称之为“钱纳利画派”。

  乔治·钱纳利对澳门、香港、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的风景、建筑和人物作了数以千计的素描和速写。他绘制的《火灾前的大三巴教堂》、《广州十三行》、《章官的屋顶》和《香港皇后大道中街景》等,是研究澳门、广州和香港近代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在澳门画的著名水彩作品分别有《南湾》、《妈阁庙》、《玫瑰堂》、《中国帆船》等。澳门时期钱纳利将肖像画发展成带有文学内涵的情节性历史人物画,其中《茂官——卢文锦》和《澳门渔女》最具代表性。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