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渔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工渔礁汉语拼音:Rengong Yu Jiao;英语:Artificial Fish Reef),用于诱集、栖息和保护鱼类的人工设施。目的在于改善沿海水域的生态环境,为鱼、虾类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也可作为障碍物,用以限制某些渔具在禁渔区作业,从而促进水产资源的增殖。一般选择设置在水深 20~200 米,底质坚实、干潮线延伸较近、无泥沙回淤、潮流流速和风浪不太大、且在经济鱼类洄游栖息安宁的海区。此外,建礁点要避开主要航道、定置渔具作业区、沿岸贝藻类养殖区、重金属和石油等污染区,以及海防设施所在地。

  人工渔礁按不同的制造材料可分为石块渔礁、木筐树木渔礁、废轮胎渔礁、废车船渔礁、混凝土渔礁、钢筋渔礁,以及聚乙烯材料制作的各类底渔礁、浮渔礁等。有的模拟洞穴,有的模拟坑槽、岩缝,以及大型组装渔礁。按建设目的可分为渔获型、保护型、培育型、诱导型渔礁和浅海增殖礁等(见图)。

  人工渔礁.jpg

                      各种人工渔礁

  人工渔礁能够诱鱼聚集,是因为较坚硬,能形成荫影,使局部水域改变流向,产生漩涡,形成上升流,适应一些鱼类喜爱触碰硬物、趋荫影、趋涡流以及趋水中固体物位置来决定生活场所等习性。渔礁使水产生的漩涡、上升流能把海域底层的营养物带到中上层,利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礁体上附着大量生物,为鱼、虾类提供良好的食物和生息的场所。既诱集、增加定栖性岩礁和洄游性底层渔业资源,又能诱集、增加中上层渔业资源,延长滞留时间,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工礁渔场。人工渔礁还能有效地限制底拖网作业,利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并促进人工增殖养殖和捕捞生产的发展及提高近海渔业的科学管理,是改造沿海渔场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