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仁政说汉语拼音:Renzhengshuo),中国儒家关于以仁义道德为施政准则的政治学说。其思想渊源是西周以后的重民思想和孔子的仁学德政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土壤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宗法农业社会。性善论和不忍人之心说是它的哲学基础。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孟轲。

  孟轲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仁政说。仁政说在经济上要求保持小农生产的稳定性,实行保证小农土地的井田制,因此“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正,井地均,谷禄平,才能限制兼并,使民众对国家的负担均平合理。在政治上要求统治者实行“以德行仁”的“王道”,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主张轻刑罚,重教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施仁政还要求统治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基于得天下必先得民心的认识,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命题。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亦是仁政的重要内容。根据历史事实,得出了得天下与失天下,国之所以兴废、存亡 ,关键在于行不行仁政的结论。

  孟轲的仁政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儒家的理想政治。仁政说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它是后世进步思想家不满现状,批评、抗议和抨击专制暴政的思想武器;又是开明统治者的施政方针和追求目标。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改良,也有利于民众处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