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圣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圣周,(Yin-Senzhu ;1711~1788),朝鲜李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任圣周字仲思,号鹿门。朝鲜咸兴人,祖籍丰川。出身两班即士族地主阶级,曾任地方官吏,后退隐于公州鹿门,从事学问研究。一生写了许多著作,大部遗失,仅存《鹿门集》26卷,主要哲学著作有《鹿庐杂识》。

任圣周继承徐敬德等人的气一元论传统,反对朱熹、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和佛教教理。在他看来,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气,即“太虚”或“太和之气”。气在空间上“无内无外”,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充塞于“宇宙之间”,而其“升降”、“飞扬”、“感遇”、“凝聚”为“人物之万殊者也”。在这样的空间里,人和生物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部分。他反对“理先气后说”,认为理气不可分,“气”是“理之主宰”,“理”是“气”的“当然之则”即必然规律,并认为由于阴阳二气作用,事物在运动变化,“气动万物生,气停万物终”,气的这种本性是自然界固有的不可抗拒的法则。

在认识论上,任圣周认为,认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和心而产生的,心要靠气才有可能发生作用,认识是物质的最高发展“气之精英”的产物。他强调“不亲经历,则不能真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经验的观点。他反对朱子学把人性分为“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圣人”和“众人”的气质相同、人心也相同,否认有天赋才能。他对心、性(理性认识)、情(感性认识)也用物质的气来加以解释,指出,“心固气也”,是“气之精英”;“盖性只是气之德”;“情志气也”,是“气之作用”。由此他提出“除了心,更无性”,“除了情,更无心”的命题,认为没有思维器官的心,便没有思维的性;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就没有思维器官的心。这一命题的前半段是正确的,后半段是错误的。

在伦理道德观上,任圣周从气一元论世界观出发,驳斥了把“仁、义、礼、智”看作“天理”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仁、义、礼、智”是人自身的能动作用,“无气则无人之性”。他虽然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提出了改革社会的方案,但又积极拥护封建伦理道德,强调去人欲,存天理,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