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休克汉语拼音:Xiuke;英语:Shock),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系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心排出量不足或周围血液分布异常,致使组织灌注不良,细胞功能障碍,代谢异常,最后可造成生命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和机体死亡。

分类

  休克可按病理生理、临床特点、病因等分类,以病因分类法较为常用:①低血容量性休克。系因大量失血、失水或失血浆所致。②心源性休克。见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 死、严重心肌炎或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等。③感染中毒性休克。细菌毒素引起广泛的血管扩张,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多见。④过敏性休克。是人体对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过敏而产生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反应,如青霉素引起。⑤神经源性休克。系由于外伤、骨折、剧烈疼痛、精神创伤及麻醉过深等所致。⑥内分泌性休克。系由于肾上腺、甲状腺等功能减退引起。

临床表现

  各型休克因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但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均为重要器官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其共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早期。焦虑不安,皮肤苍白、湿冷,可伴有大汗、紫绀、过度换气,血压因反射性血管痉挛的代偿,不一定降低。②随休克加重血压明显降低,脉压小,脉快弱,心音弱,神志模糊,四肢厥冷,紫绀加重,尿量减少至<20毫升(mL)/小时或无尿。③休克继续加重,出现昏迷,生命器官如肾、肝、心、肺功能衰竭,对治疗反应差,进入不可逆性休克。

诊断标准

  除有导致休克的病因外,还出现下述情况:①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意识障碍,脉细速,脉率>100次/分或不能触知;四肢湿冷,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发绀。②尿量<30mL/小时或无尿。③收缩压<80mmHg,脉压<20mmHg,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

治疗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②一般治疗。平卧位以减少脑缺氧;吸氧;给以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镇静剂;加强监护,主要是对心血管、肾脏、呼吸、神志、眼底、皮肤等方面的监护。另外,也应加强实验室监测。包括动脉血气、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状态(出血倾向及DIC的监测)、红细胞及血球压积。③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的应用,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改善微循环灌注情况,这是抢救休克的关键。④防治并发症。以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最为常见和危重。⑤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可能改善休克的预后,但疗程宜短,休克纠正后尽早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