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尔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尔健(1554~1610年),字民甫,号乾室,曹州(今山东菏泽)城里人。一生居官廉洁,刚正不阿,官至大理寺丞,世称“铁面御史”。 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任鄢陵(属河南)县令时,黄河决口,百姓流离失所。何尔健遍历灾乡,百计赈济,并亲自涉水指挥,拯救灾民,打捞财产,打开县仓并勒令富户恤粮米与灾民,4个月不返官署。水灾过后,即组织乡民改良土地,精耕细作,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并连年获得了丰收。当时其他各县因水灾饥饿而死者无数,难民纷纷逃往鄢陵避难,何尔健号召百姓周济他们,各县对何公赞誉不绝,心存感激。何尔健生活节俭,将薪奉尽数捐出兴建学校,并亲自给学生讲课,对当地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其离开时,当地人民痛哭挽留,涌塞道路,七天未能离开县境。后来当地老百姓为何公建立生祠,设像于文庙,时时瞻仰。

  任京畿南道(河北南部)巡按史时,河北旱蝗成灾,赤地千里,百姓生活无所依托。尔健见灾民饥苦万状,常一天不进一餐,一边组织各县捕蝗抗旱,一边上疏免去各县税赋三年,同时建议:“国家在临德、天津粮仓,于粮食价格贱时,高价收买粮食;在粮食价格上涨时,低价销售粮食,以稳定粮价。并减免鱼苇、马匹交易的税收,停止矿产税收。”这些建议都得到明万历帝的同意,何尔健认真实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戴,对缓解矛盾,安定社会起了一定的作用。

  何尔健忠君正直,敢于直柬。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奉诏入京,任监察御史,当年,会稽张珰突然失踪,乾清宫又发生火灾,皇帝十分恼浓,牵连者达数百家。当时满朝文武惧怕受累,且万历帝正在盛怒之际,谁也不敢上本判别是非。何尔健挺身而出,上本进柬,万历帝立即下旨查清是非,将无辜之家全部宽释,恢复官职。他还上疏建议改革科举制度,陈述当时科举流弊。公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不信鬼神卜算迷信之术。当时正月,万历帝生病,让太卜(主管历卜的官员)占卜吉凶,何尔健说,人有病应当吃药扎针,是太医的事,太卜怎么能治病呢?有人把这话传给万历,万历不悦。

  何尔健严惩贪吏,一身正气。他到各地考察,贪污座腐化的官吏闻风卸印而逃。山东税使陈增想用市侩小人孙士江所献之地建立养马庄,借以将孙进入官署。何尔健出巡畿南驻扎常山,致书朝廷内外,披露这个不法事件。陈增闻风声紧张,惧怕事情真相大白于天下,只好罢休。

  严查了贪官高淮。辽东是著名的矿区,当时官党高淮在辽东督收矿税,他借收税之名敲诈勒索百姓,培植爪牙,私建庄园,对矿民百性烧杀抢掠,奸淫妇女,辽东百姓叫苦连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任辽东巡按的何尔健一出山海关,喊冤诉苦者塞满道路,哭声不绝,尔健闻之义愤填膺,决心产除这帮害民贼,首先逮捕了高淮的主要爪牙余东翥,在群众诉苦作证之下,施以杖刑拷打处死,群众涌上前去,争割其肉,须臾而尽,人心大快,正义大申。何尔健将公淮罪状秦闻朝庭,要求降职惩办。高淮暗中派人行贿黄门官,让他们扣下奏章,同时派人侦察,将何尔健派来送奏章的差官中路截押起来。何尔健获悉后,便将奏章藏于马鞍之中再派人连夜入京,但一连十二道奏章都被黄门官扣压下来,何尔健忧愤之极,心生一机,遂写《苦民图》,列举了高准的种种不法罪状:有被高淮惨害而死的,有被逼上吊的,有跳井的,有卖儿卖女的,有被截去手足的,不下千余人,都一一注上姓名。并在《奏章》中指出,如皇帝不为受苦者申冤,不惩办罪魁祸首高淮,外族就会乘机入侵,就有亡国的危险,皇帝就成了无道的昏君,成为祖上的罪人。黄门官一见这本《奏章》,心中大喜,认为明万历帝看到何尔健竟然指责皇帝,一定大怒,何尔健将被满门抄斩,便立即转给皇帝。谁知万历帝一时省悟,看了苦民图和高淮罪状,马上降旨,命何尔健查办高淮。为了摆脱窘境,高准便用金钱贿赂何家,何尔健拒不接受,将高淮一党尽进诛戳正法,辽江人民欢声震天。

  何尔健勤于读书,后人多有建树。著有《惠文集》、《御王当疏》。他的儿子何应瑞(?--1646)也是明朝大臣,善诗、古文、词和书法。1610年中进士。任户部主事时掌管河西纱税,他为政廉洁,尽减苛捐杂税,深受商人爱戴,后做了常州知府;在任河南参政时,不徇私情,提拔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升任江西皋司,三年完成积压拖欠的赋税十四万五千。1631年,晋升为副都御史,后相继晋升太常卿、工部尚书。甲申(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景山,何应瑞闻信后绝食七日而死。何尔健的孙子何觐(何应瑞之子)也官直内阁中书舍人,1667年中进士,为人十分孝信。

  何尔健一生为家乡办了很多好事,如捐学田、立义冢、济贫民、恤寒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