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佤族

添加5,761字节2013年1月29日 (二) 18:25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语言文字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  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亲属关系,与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词汇中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解放前,除部分地区曾使用过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外,佤语没有文字。人们常用玉米粒、结绳、刻木等方法记数记事。由于佤族长期与附近的傣族、拉祜族、汉族交往,所以部分佤族学会了傣、拉祜和汉语。  新中国建立前,部分佤族地区使用以拉丁字母拼音的佤文,但其字母不完善;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十年动乱期间,佤文试行工作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试行,并且出版了《佤汉简明词典》等一些读物。佤文的推行,为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记录书写工具,受到了佤族人民的欢迎。天文历法  佤族的“星月历” 佤族的先民通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发现地上花草树木兴、盛、衰的循环过程与天上出现的木星与月亮相遇、离去、复相遇的循环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经过长期观察、摸索,逐渐创造出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安排活动的佤族历法——独特的“星月历”。因为历史上佤族的没有文字,所以“星月历”是通过代代相传的佤族群众中流传的。佤族叫月亮为“凯”,叫木星为“星木温”,“星月历”以月亮与木星、地球三者运行会全周期的360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分为三轮,每轮十天,每轮星又9个(有的村寨以10个)名称来记数。  一至九日的名称依次排列为:“不拉”(一日)、“黑拉”(二日)、“脓”(三日)、“儿龙”(四日)、“巩”(五日)、“士龙”(六日)、“儿来”(七日)、“门”(八日)、“哦”(九日),第十日的名称与第一日相同为“不拉”。这些名称循环三次为一个月(30天)。  一至十二月的名称依次为:一月(凯铁)、二月(凯儿拉)、三月(凯吕)、四月(凯崩)、五月(凯泼安)、六月(凯柳)、七月(凯阿柳)、八月(凯士代)、九月(凯士顶)、十月(凯高)、十一月(凯高铁)、十二月(凯高拉)。  佤族把地球、木星、月亮三者运行相遇的这一天称之为“阿麻星木温”(意为星星月亮打架)。这一天为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常说的岁首日。寨民们把一天定为最不吉利的日子,一直作为忌日。在“星月历”中,“阿麻星木温”日约在公历十二月十日左右,也叫“不拉凯铁”(即1月1日)。  佤族“星月历”,是佤族先民长期劳动经验的积累和勤劳智慧的结晶。佤族人民对天文的观察虽处于肉眼观察阶段,但通过这种观察和探索所创制的“星月历”,对佤族人民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木鼓舞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蹁跹起舞。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移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循环反复,动作规范而平稳。木鼓舞贯穿于木鼓祭祀活动的全过程,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跳木鼓舞时鼓声震天,舞者秀发飞扬,动作粗犷奔放、炽热狂野,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目前沧源佤族木鼓舞中已形成“高格龙勐”、“甩发舞”、“加林赛”等影响较大的代表作品。艺术乐器[[文件:96791.jpg|right|thumb|280px|佤族短笛]]  '''短笛''' 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右手中指常快速开闭产生颤音。  '''当篥''' 用长18厘米,管径1.5厘米的白竹制作。不留笛竹节,不用笛塞,无簧。吹孔上大下小,管上设四个方形按孔。多为男子吹奏。  '''篥西''' 佤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用不带节的竹管制作,长45厘米,直径1.90厘米。上端边缘有三角形吹口,无簧。管上有四个圆形按孔。当佤族男子遇到心爱的女子,先用当篥吹一曲山歌调引起注意,然后唱情歌表爱慕之情,若女子也有意,便用篥西回奏,随后进行对唱。  '''嗯啾''' 质竹制作,按孔有圆形、方形两种。无簧,多为佤族中老年妇女喜爱,长于表现悲哀之情,用于丧事。  '''沧源崖画''' 画幅宏大,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佤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迹。在崖画上能辨认的图像约有1063人,其中人物图像785人,动物图像187个,房屋图像25座,村寨1个等。人物均为裸体,男多女少,多数都有头饰尾饰,手中工具为石器,骨角器和竹木器。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如剽牛祭酒,狩猎,放牧,驯牛,出征,丧葬,舞蹈等,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的百态图。艺术乐器  '''短笛''' 佤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部分村寨。竹制,管长约16厘米,设一方形吹孔,横吹,开四个按孔。音色高亢明亮。吹奏时,用右手拇指堵住左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两孔,左手食指,中指按下两孔。右手中指常快速开闭产生颤音。  '''当篥''' 用长18厘米,管径1.5厘米的白竹制作。不留笛竹节,不用笛塞,无簧。吹孔上大下小,管上设四个方形按孔。多为男子吹奏。  '''篥西''' 佤族妇女喜爱的乐器,用不带节的竹管制作,长45厘米,直径1.90厘米。上端边缘有三角形吹口,无簧。管上有四个圆形按孔。当佤族男子遇到心爱的女子,先用当篥吹一曲山歌调引起注意,然后唱情歌表爱慕之情,若女子也有意,便用篥西回奏,随后进行对唱。  '''嗯啾''' 质竹制作,按孔有圆形、方形两种。无簧,多为佤族中老年妇女喜爱,长于表现悲哀之情,用于丧事。木鼓舞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组成。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蹁跹起舞。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移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循环反复,动作规范而平稳。木鼓舞贯穿于木鼓祭祀活动的全过程,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跳木鼓舞时鼓声震天,舞者秀发飞扬,动作粗犷奔放、炽热狂野,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目前沧源佤族木鼓舞中已形成“高格龙勐”、“甩发舞”、“加林赛”等影响较大的代表作品。绘画  古老的“沧源崖画”,画幅宏大,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佤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迹。在崖画上能辨认的图像约有1063人,其中人物图像785人,动物图像187个,房屋图像25座,村寨1个等。人物均为裸体,男多女少,多数都有头饰尾饰,手中工具为石器,骨角器和竹木器。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如剽牛祭酒,狩猎,放牧,驯牛,出征,丧葬,舞蹈等,反映了原始人类从穴居到村落定居的发展过程,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社会生活的百态图。青苗节  5月20日至21日,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举行佤族青苗节庆典活动,青苗节是四排山乡佤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佤族群众祈盼来年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一种方式。每到节日时,震天的木鼓声和悦耳的歌声就会响起,身着节日盛装的的佤族群众涌入歌场,踏起歌步跳起舞,舞起长刀见起长发,顷刻间,会场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海洋。绚丽的服饰伴着舒展的舞姿,木鼓声、哨笛声、歌声,还有那银铃坠片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深情的祝福。聪明勇敢的阿佤伙子挥舞着长刀,舞起了劳动者的自豪,勤劳朴实的佤家少女扬起长发,扭摆着身子踏出了阿佤人民的喜悦。日落时分,箐火燃起,歌声笛声响起,阿佤人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前进奋斗的脚步,以载歌载舞的方式尽情的唱出来,跳出来。子夜,一轮弯月渐渐升起,佤族群众三五成群离篝火而去,但却带不走歌场欢乐的节日气氛。“便克”节  每年农历6月24日为节日,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但它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过节这天,家禽家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要全部关好收齐,不能让其留在野外,别人借去的东西也要收回,家里人不准外出。除了派女孩到旱谷地里采摘小米穗或者几片叶子、瓜果之类外,全寨人谁也不准上山下地干活,不准出门串亲。因为小米比旱谷成熟得早,就先叫小米魂,生怕不干净的人先拿吃,年收成不好。小米穗、瓜果等拿到家后要杀鸡、蒸糯米饭,舂粑粑,由老人念祝语叫魂。这天早上忌讳客人进屋。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要点燃火把,竖在屋檐下,整个寨子亮如白昼,接着用干蒿子和香灰撒向室内外,驱逐蚊蝇。青年男女借撒香灰之机互相倾诉爱慕之情,老人们成群结队地巡回喝酒唱调对歌,年轻人集中在舞场上踢竹球,整个寨子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在佤族节日中,便克是第一大节日,人们将它视为灭灾驱鬼,送旧迎新,预示家事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满园的隆重佳节,视为旧的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新的吉祥、平安、快乐的开始。
37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