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依附论(dependency theory),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一种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断取得独立,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不断深化。50年代,拉丁美洲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依附论学说,其影响逐步扩展到非洲、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在国际政治学和世界经济学中,依附论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依附论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

①依附说。主要代表人物是阿根廷学者R.普雷维什、巴西学者D.桑托斯等。他们在回顾和总结拉美国家自19世纪初获得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仅仅是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者,本国的工业化严重依附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又因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和国内保守势力的阻挠而难有成效,以致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制于人。他们认为,解决依附现象的根本途径除了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关系外,发展中国家还必须着力于内部的改革与调整,实现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

②“中心 -外围”说。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学者A.G.弗兰克、埃及的S.阿明等。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形成,整个世界被一条联结中心与外围的“剥削链条”联在一起。发达工业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则是外围或“乡村”。前者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剥削后者;后者则因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资金、技术的不足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前者。结果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他们把这种现象归因于资本主义的存在,主张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北矛盾,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体系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I.沃勒斯坦。他提出,16世纪以后,由过去的“世界帝国体系”转变为“世界经济体系”,整个世界因国际分工而分成中心、外围和半外围三种类型。这种现象的出现,同主权国家体制下的国际社会功能密切相关,强大的国家因拥有根据自己的利益而组织国际分工的能力,处于中心地位。他还认为只要现存的国际体系不发生变化,世界上各类国家间的支配、依附和半依附关系就难以改变。各国只能根据各自的情况,不断调整相互关系,力求和谐发展。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观点外,西方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家也从各种不同角度论述过依附问题,特别是在相互依赖论方面有诸多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