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

  国寺拼音bǎo guó sì),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灵山山腰,是江南地区典型的宗教建筑。根据《保国寺志》等志书记载,东汉建武年间,骠骑将军张意与其子中书郎张齐芳爱这里山清水佳,隐居于此。后佛教传入,舍宅为寺。因在灵山上,初名灵山寺。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灭佛,寺毁。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重建,改名保国寺。宋治平年间,该寺曾一度改名为精进院,后来又复称保国寺。1961年,保国寺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依山就势而建,主要的建筑大多沿中轴线分布,自南至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藏经楼。主体建筑两侧并无配殿和走廊,而是以城垣与两旁的钟楼、鼓楼、僧房、客堂相分隔。此类附属建筑均南北长,东西狭,紧贴于城垣外侧,这种结构在佛寺建筑中当属罕见。大殿前有清泉绿池,四季不涸。

  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浙江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大雄宝殿面阔和进深各三间,平面呈纵向的长方形,有意扩大前槽的深度,以便容纳更多的信徒顶礼膜拜。

  与此结构相适应的是,在前槽天花板上绝妙的安置了三个斗八楼空藻井。因为藻井较低,其后供奉佛像的空间就特别高旷,烘托出了佛之“妙法庄严”和“至高无上”的气氛。

  大雄宝殿多处用复杂的斗拱。斗拱朴实粗壮,以榫卯与昂巧妙衔接,不用一枚钉子,承重约50吨。此外,柱子的制作也颇具匠心,采用以小拼大的办法,在一根较小的木柱周围,包镶几根弧形的木条,使整个柱子呈瓜楞的形状。这种制作方法既省木材,又增加了外表的美观。这种柱形是宋代拼柱实物的孤例。

  整个建筑的构件,既没有一味追求繁褥雕饰的华而不实的倾向,又避免了只重实用而忽视造型美观的弊病,此外还使用了较多的受拉构件,并采用柱头微向内倾的“侧脚”做法。另外,梁栿、阑额做成两肩卷刹的月梁形式。这些都接近或吻合于北宋的官方建筑经典《营造法式》,并承袭某些唐代建筑遗风,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天王殿现存建筑为清末所建,座重檐歇山顶,通面阔19.08米,通进深10.6米,五开间。梁架为彻上明造,抬梁转斗混合结构。大殿佛台须弥座后面束腰部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造石佛座记》碑刻。

  双塔建筑综合了中原佛塔传统特点,又把绘画和雕刻艺术结合起来,构成了两座雄伟壮观、绚丽多彩的艺术珍品。

  明代建筑藏经阁(迎熏楼)藏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版大藏经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