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储蓄汉语拼音:Chuxu;英语:saving),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可以聚集经济建设资金,稳定市场物价,调节货币流通,引导消费,帮助群众安排生活。

  与中国不同,西方经济学通行的储蓄概念是,储蓄是货币收入中没有被用于消费的部分。这种储蓄不仅包括个人储蓄,还包括公司储蓄、政府储蓄。储蓄的内容有在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及手持现金等。

  在中国,储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活期储蓄

  指不规定期限,可以随时存取现金的一种储蓄。活期储蓄以1元为起存点。多存不限。开户时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每年结算一次利息。

  参加这种储蓄的货币大体有以下几类:

  ①暂不用作消费支出的货币收入。

  ②预备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积攒性货币。

  ③个体经营户的营运周转货币资金,在银行为其开户、转帐等问题解决之前,以活期储蓄的方式存入银行。

定期储蓄

  指存款人同银行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支取本金和利息的储蓄形式。定期储蓄存款的货币来源于城乡居民货币收入中的结余部分、较长时间积攒以购买大件消费品或设施的部分。这种储蓄形式能够为银行提供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其利率高于活期储蓄。

华侨人民币储蓄

  是专为华侨和港澳同胞举办的一种储蓄。华侨和港澳同胞把从国外和港澳地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黄金、白银卖给中国银行,用所得的人民币参加这种储蓄,利率优惠。存储时凭外汇兑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办理开户手续。存款到期只能支取人民币。

其他储蓄

  包括有奖储蓄、保值储蓄、邮政储蓄、定活两便储蓄、代发工资储蓄、住房储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