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儒家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地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地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史记·孔子世家》曾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拘,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都能学习各有成就。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论语集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三、学思并重,传习结合

孔子将“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孔子所讲之习,即是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过程,是教育的一个环节。

所谓传习结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即是把传授和练习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即是要把接受知识和练习、实习相结合。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要巩固知识并实际应用,只有通过时时复习和演习,从复习旧知识中推衍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内心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只有通过复习和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中庸》把孔子提出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以学习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提高教育质量不仅要学好文化课,亦要注意培养学子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如此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方才是学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