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镛(1826—1899),字贯经,南浔“四象”之首刘氏开创者。祖籍浙江上虞,高祖刘尚贤于康熙初迁居南浔,曾祖刘湛恩、祖刘元吉,父刘焕章有三子,刘镛排行第三,发迹后人称“刘三东家”。相传祖上业铜匠,后开铜匠铺于丝行埭,原刘氏家庙神龛中供小铜匠担一副以示教育子孙,饮水思源,创业维艰。

  刘镛少年时南浔辑里丝畅销,诸父辈都帮人从事丝业,遂弃学先后在本镇棉绸店当学徒、丝行当伙计。上海辟为商埠后,刘镛与邢赓星合伙开设正茂丝行,经营后获大利,不几年已成阔老板。后独资在上海阜安里开设刘贯记丝号,与洋商直接贸易。在南浔改设刘振茂丝行,坐收加工,转运上海。他得心应手,同治初年已殖财数十万两。由于他在经营蚕丝业出口贸易中,深感丝价为洋人操纵,没有保障,乃改营盐务,设扬州盐场,成为有实力的盐商。他兼并土地,置庄田,在上海、汉口、青岛等开放口岸,开发房地产,经营典当,开钱庄,投资银行,涉足金融市场。至光绪中,其财富居南浔“四象”之首。

  刘镛一心教子读书,应试科举,盼子成龙,光宗耀祖。他有四子,长子刘安澜,字紫回,清同治十一年(1872)秀才,附贡生,立堂名尊德,建宅于白鹇兜,名尊德里。刘安澜29岁病卒,无子,以刘锦藻之子刘承干继承。次子刘安江,又名锦藻,字徵如,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立堂名贻德,住宅在南西街新开河口。三子刘安,字梯青,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立堂名崇德,住宅在南东街花园弄口。四子刘安溥,字湖涵,立堂名景德,住宅在南东街凤凰桥南首。刘镛因儿子锦藻进士及第,恩封通奉大夫。

  刘镛善于处世,凡义塾、书院、育婴堂等义举,无不捐资提倡。同治八年(1869),浙江大水,湖州受灾尤重,刘镛筹金数万,雇轮船向芜湖购米万石,赈济平粜,人心大定。他还教育子孙要关心族人,亲善乡邻,热心社会公益。他的事迹,受到清廷褒奖,圣旨恩准在家庙中建积善牌坊,赐“乐善好施”题词。他教育子孙,要团结亲族,共振家业,故又获钦赐“承先睦族”九龙金匾。刘镛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病卒,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