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化龙灯,发源于浙江湖州安吉境内东枝末梢的昆铜乡上舍村。根据当地袓辈的口传和有关文字记载,昆铜化龙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朝嘉庆年间,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朱姓民间艺人根据民间庙会等活动的需要,以竹材为道具骨胳材料,以彩纸为裱糊材料制作“龙”和“花灯”进行表演,用花篮、花瓶灯走“四角阵”,同龙形道具合并同演,因此称为“花龙灯”。到清朝道光年间,村民艺人杨九林对“花龙灯”进行了改革,在工艺上使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变化,舞蹈在“变”字上下功夫,以花篮灯、荷花灯边舞边衔接成一条彩龙,表演时,先由花灯围成圈用热烈的舞蹈、震撼的锣鼓,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当“龙”腾空而起时,外围花灯立即散开,给人们造成瞬间“花灯”变“龙”的感觉。打破了原来阵式单调、缺乏变化的格局,并改名为“化龙灯”。“化龙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演化,加上龙本身蕴含的吉祥、尊贵之意,逐渐演化为村中逢年过节和喜庆之时必定表演的一个传统节目。村中科考捷报传来,莫不以舞龙相庆,含有金榜题名跳上“龙门”之意;过年舞龙庆贺来年风调雨顺,祥光普照,五谷丰登。此习惯在当地代代相传,声名远扬。

  昆铜“化龙灯”曾于1956年参加过省举行的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之后曾一度遭遇冷落。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情趣在发生变化,昆铜“化龙灯”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提高,村民胡启华、杨阿方在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对“化龙灯”的演技进行多次革新,使“化龙灯”更具浓郁的乡土特色及极强的观赏性。突破广场舞蹈模式,不仅能在大型广场施展,也能在乡村小晒场上表演;既能作为独立节目出场,更能与其他节目组合亮相。使原先群众自娱自乐的民俗表演,进化为既不失大雅,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艺术精品。于1991年,参加首届湖州丝绸文化节演出,使冷落三十多年的“化龙灯”再现雄风,并在湖州丝绸文化节上表演获得圆满成功,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从此“化龙灯”不断走进节庆、庆典等一系列活动中,成了当地一系列庆典活动的一道文化大餐。1997年,首届安吉竹文化节期间“化龙灯”再次得到改进,新增“双龙抢珠”、“龙腾狮舞”等动作,更添活跃、喜庆气氛,“化龙灯”表演趋向成熟。

  “化龙灯”原用28盏小花灯,为了提高表演的灵活性及首尾协调功能,现用26盏花灯组成。分为三个组合:头牌灯、龙灯、花瓶灯。 头牌灯2盏,毎盏绘画二幅,表演时不同侧面有不同画面出现,由二位姑娘身着红装表演。

  龙灯12盏,其中龙珠、龙头、龙尾各一盏,龙身九盏。龙珠为蚌壳灯,珠为红色,蚌壳褐色,珠心可伸可缩;龙头成花篮状,龙角为莲藕状;龙身九节,毎一节为一朵荷花;龙尾则是一条活生生的鲤鱼。龙身全长19.2米,由12位男子头扎红巾,身着黄色服装,系红色腰带表演。

  花瓶灯12盏,毎盏灯分二半合二为一,能分能合,分时为云状与龙共舞,合时为一花瓶。12只花瓶插上12时节的花,由12位姑娘身着绿装表演。

  “化龙灯”通过“动则变”、“变则化”的表演形式,汇成一条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彩龙,舞台效果非常明显。头牌灯主要为引导龙舞;花瓶灯对龙灯起到陪衬作用,并在成龙、化龙时起掩饰作用;龙灯则是整个灯舞的主体。早先演出主要以走灯的形式走阵势,有花瓶阵、荷花阵、长蛇阵、四角阵、篱笆阵、剪刀阵等12个阵势;改为舞蹈形式后,有花瓶灯舞、荷叶出水、荷花绽放、掩体接龙、长龙入阵、参拜四方、乌龙戏珠、老龙吸水、老龙翻身、老龙搔痒、老龙戏水、十面埋伏等12个造型。

  昆铜“化龙灯”这一民俗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两支,一支为上舍“竹叶龙”,另一支便是长兴的“百叶龙”。如今享誉全世界的“长兴百叶龙”就是在上世纪中叶由上舍“化龙灯”的艺人传授给长兴天平桥艺人的。不管是长兴的“百叶龙”还是上舍的“竹叶龙”均与“化龙灯”一脉相承,是在传承和吸取了“化龙灯”精髓的基础,分别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而形成。

  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化龙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激活了一池春水,极大地带动了县、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围绕“化龙灯”为主题,根据竹乡特色,上舍村创作的“竹叶龙”,在表演中与“化龙灯”争奇斗艳,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为展现竹文化,村民胡启华采用竹根、竹身至竹节、竹叶等纯竹材料制作的“竹龙”、“竹凤”,都已走进了央视媒体,今年又走进省城参加民间艺术品展览。与此“化龙灯”、“竹文化”相呼应的乡文化活动也焕发了勃勃生机,首个村级“竹文化陈列室”、“化龙灯”陈列室也在上舍村建立。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龙文化”、“竹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特色村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