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北京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演艺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本馆曾先后被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教育、研发、传媒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2012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总评排名中,位列全国博物馆第五位、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第一位。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田家炳楼”,这座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标本楼蕴藏着27万余件馆藏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来自中国的侏罗纪母亲”中华侏罗兽、完成全身羽毛颜色复原的赫氏近鸟龙、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等;还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唯一的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犀牛等。馆内还收藏着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给我国国家领导人的部分礼品标本,如科摩罗总统访华时赠送给江泽民同志的珍贵的拉蒂迈鱼标本、早年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给毛泽东同志的亚洲象标本、朱德同志转送的鳄鱼标本等各类礼品标本。其中比较珍贵的还有新西兰坎特伯雷国家博物馆赠送我国的恐鸟骨骼标本,这种地球上巨大的鸟已经于1885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灭绝,而这件标本也是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古生物陈列厅向我们展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透过化石的印痕,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已经灭绝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迹,似乎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聆听来自遥远太古代的声音;而植物陈列厅又似一部绿色的史诗,叙述着植物亿万年的演变。由水生到植物登陆,即使是一朵花的盛开,即使是一粒种子的传播,都蕴藏了无数的奥秘,留给我们无数的疑问;动物陈列厅,则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人类的朋友”身上的奥秘,这里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还原再现,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之美,动物界的神奇;人类陈列厅,让我们一睹人类由来的壮阔历史。由猿到人,历经万年,才有今日的容颜。一个人的诞生,看似平淡无奇,却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吸引了无数热爱自然的青少年朋友。“动物—人类的朋友”、“恐龙公园”等,又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探索自然,热爱科学。

  在常规展览之外,北京自然博物馆还不定期的推出各种各样的临时主题展览,例如“猛犸象”、“达•芬奇科技”、“人体的奥秘”以及连续十几年推出的“动物生肖”展览等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北京自然博物馆立足首都,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其精心策划的专业展览曾多次走出国门,“中国恐龙展” 曾先后在新加坡、日本、瑞典、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新喀里多尼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展出,博物馆的国际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将大自然的神奇生动地向公众展现,自然少不了科研人员背后的努力。北京自然博物馆拥有一支科学态度严谨、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还有动物、植物、古生物实验室及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近几年全馆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多个,先后出版过许多有代表性的科研专著和科普读物,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发现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有胎盘真兽类哺乳动物、首次恢复带羽毛恐龙的全身羽毛颜色等成果均发布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与《科学》上。

  北京自然博物馆利用自身的优势定期举办有特色的科普活动。 先后组织了19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物知识竞赛,每年有近10万名学生参与,同时举办各类科普讲座、生物教师培训班、小小讲解员培训以及博物馆之夜、小军团生物夏令营、“科普车”等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受小朋友们喜爱。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一直秉承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公众的办馆理念,始终在做好标本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和科学普及的基础上,努力利用自身的优势,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把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呈现给观众朋友,为公益文化传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历程

  • 1951年 3月 经中央宣传部文教委员会批准,中央文化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成立了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文化部丁西林副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委员包括裴文中、郑作新、张春霖、胡先驌等人。
  • 1951年 4月2日 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成立,办公地点设在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的文华殿、传心殿和清史馆,裴文中兼主任。由中央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文向全国征集标本和展品,并从全国各地抽调业务与行政干部。当年,原文化部科普局所属的标本制作所和中央人民科学馆全部职工并入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并接收了南京博物院、北海大众自然博物馆以及河北省的大批鸟类标本、珊瑚标本和古脊椎动物等化石标本。到1952年,筹备处已初具自然博物馆的雏形,并在1954年至1956年先后举办了新中国的首批大型展览:“全国矿产资源展览”、“全国农业资源展览”、“解放台湾展览”和“治理黄河展览”等。
  • 1955年  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馆舍建设批准立项,确定天桥南大街为馆址。原计划建设有三期工程,即陈列楼、标本楼和办公楼,并确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陈列厅8000平方米,首期工程拨款120万元。
  • 1956年 10月 新馆在天桥南大街开工,
  • 1958年 5月 新馆落成,由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题写馆名。至8月份完成了搬迁工作,随后古生物、动物、植物基本陈列布置就绪。
  • 1959年 1月 新馆正式对外开放。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2枚和首日封1枚。《人民画报》当年第4期用彩色整版向国内外作了重点介绍。“大跃进”期间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下放到北京市,隶属北京市文化局。
  • 1962年  北京自然博物馆正式命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任馆长。
  • 1975年  划归北京市科技局领导。
  • 1979年  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继任馆长。发起并筹备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 1980年  创刊发行专业学术刊物《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大自然》科普杂志。
  • 1982年  古生物学家周明镇教授接任馆长。编辑出版大型图册《生物史图说》。
  • 1984年  本馆生态研究室在北京大兴南海子建立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并在麋鹿引进工作圆满结束后独立为成为新的科研机构。
  • 1985年  划归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1992年 9月 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和北京市财政拨款的标本楼——“田家炳楼”——落成。
  • 1998年 7月25日 聘任江泽慧教授(女)名誉馆长。
  • 2004年 2月 聘任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承森研究员为馆长。
  • 2004年 11月 聘请吴新智、洪德元、孙儒泳等2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两名外籍科学家为馆科学顾问。
  • 2005年 2月 原《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改为《自然科学与博物馆研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北京天文馆共同主办。
  • 2008年 2月 原大连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研究员接任馆长。
  • 2008年 3月 入选北京市33座免费开放博物馆。
  • 2008年 4月 入选北京市首批99家科普基地,被选为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研发基地,《大自然》编辑部为科普传媒基地。
  • 2008年 5月 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7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 2008年 7月1日 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

基本陈列

人之由来

  2015年10月22日,《人之由来》展览开幕。此展览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四大基本陈列之一,曾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人之由来》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多年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的老专家周国兴教授指导下完成,在内容上增加了近年来古人类学最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许多新的标本也在展览中亮相。

  展览主要从观众所关心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两个问题来设计展览内容。为了更清晰的展示这两个问题,展览分设“认识你自己和现代人之由来”两个子展厅。在“认识你自己”子展厅中,展览从“作为个体的人之由来”、“人对自身来源的探索”、“人是动物”、“人是特殊的动物”和“作为特殊动物的人之由来”五个方面与观众进行交流与探讨;而在“现代人之由来”部分,展览则讲述了从“托曼”至现代700万年间发生的故事。

  《人之由来》展览用图版、标本、多媒体、景观、投影及幻影成像等多种手段对所要探讨的内容进行了展示,每一种展示手段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都是对科学发现及科研成果的忠实体现。

  此展览标本数量约为160余件,包括用以说明人类在自然界中位置的现生动物标本、距今一两千万年以前的人类可能的祖先——古猿代表、从地猿到现代人历经700万年间曾出现过的各个阶段的人类代表以及这些代表所制作的石器和所创造的文化艺术等。在此展览中,许多著名的古人类化石将与观众见面,其中包括极为罕见保存下来的生活在距今320万年前的“露西”、160万年前的“纳里奥托姆男孩儿”和6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骨架。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

  “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览重点讲述了化石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寒武纪大爆发,无脊椎动物的繁荣等重大历史事件;清晰地展示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多细胞的后生动物,又历经二胚层阶段、三胚层阶段最后到脊椎动物起源的生命进化历程。

  整改后的展览还增加了很多精美化石,并使用高科技的声光电技术再现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精美的地层褶皱展现地壳运动的威力,多媒体动画展示《化石的形成》;米勒实验解释生命的起源;观众通过参与展品互动,可以见到地球上最早的氧气是怎样从叠层石中冒出来的;海洋中水母优美的舞姿再现了5.8亿年前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繁荣景象;放大镜灯箱展示的澄江动物群化石使观众赏心悦目;精美的珊瑚化石和色彩斑斓的复原景箱让我们看到了远古时期无脊椎动物的繁荣;观众可以亲自触摸鸮头贝化石,感受远古生命的气息;精心设计的菊石展箱展出美轮美奂的菊石化石,更有玛瑙化菊石使化石变成了宝石供人们欣赏;在增强现实展项中,观众将图片对准摄像头,就会有相应的生物在空中游荡;大型复原景观“繁荣的奥陶纪海洋”展示3米长的直角石复原形象,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远古生物的神奇,还有多媒体投影直角石生活的情景,观众宛如置身4.6亿年前的海洋当中,在美的享受中学到了相关的古生物学知识。欢迎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览。

植物世界

  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展览运用了声、光、电和多媒体等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仪器,将植物学知识巧妙融合在景观、动画、科学实验和游戏中。实现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完全统一,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欣赏植物、认识植物的精彩世界。

  植物演化部分是以早期陆地植物起源为起点,以陆地植物演化过程为主线,整体复原已经灭绝的多种植物类型,展示了早期陆地植物刚刚开始登上陆地的景观,繁盛的蕨类植物景观,裸子植物景观和早期的被子植物景观,展示着史前植物的神奇之美。

  植物景观部分是以现代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背景画与前景植物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展现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六种典型植物景观:荒漠、典型草原、典型湿地、山地、热带雨林以及红树林植物景观,营造出一个多姿多彩的现代植物世界。

  植物功能部分是一个充满动感、充满活力、充满趣味性的展示空间。分别针对植物的生长运动,运输系统,光合作用,开花传粉,种子散播和生存策略等内容,通过模型、标本、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描述,巧妙地回答了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如何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转,如何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一致,如何适应其周围的环境,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等等有趣的科学问题。

恐龙公园

  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在《恐龙公园》中观众可亲眼目睹庞大的峨眉龙躲在树林中,高抬着长长的脖子,够吃蕨类植物树顶端的嫩枝;一只小小的盐都龙,受到了食肉恐龙的威胁,钻到峨眉龙的肚子底下躲避危险;尽管地面危机四伏,天空上的翼龙悠闲地在空中滑翔;马门溪龙动着蟒蛇一样的脖子,极力想发出叫声,无奈它的脖子太长,就像今日长颈鹿一样,是个哑巴;更有凶猛的永川龙虎视眈眈地盯着巨大峨眉龙,伺机把它们作为美食;两只恐爪龙合力围攻一只甲龙,甲龙凭借身上的重甲,对贪婪的恐爪龙不理不睬。这里需要提醒一下身高1.7米以上的观众,参观的时候要当心,蜀龙带刺的尾锤在四处摇摆,不小心就会被这凶猛的武器砸到脑袋。

  观众还可以投个硬币,多产的慈母龙就会下一个恐龙蛋,让观众带走,在“恐龙蛋”里面可以看到呼之欲出的小恐龙。最有意思的是,在开幕当天及博物馆夜期间,还会有一条迅跑龙,走到观众中间与观众互动、合影;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突然来到你身边的迅跑龙吓到。

  在《恐龙公园》中,北京自然博物馆还增加了恐龙发掘现场。观众可以看到恐龙化石挖掘时候的场面,看到恐龙化石还在岩石中的状况;另外,新《恐龙公园》中还有“热河生物群”和“恐龙时代海洋”两个幻象,展示恐龙世界中的海洋里面的庞然大物,栩栩如生,赏心悦目。

古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由拟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湿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该展厅馆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

  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阶齿兽的复原图和骨骼标本,它是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同期最大的哺乳动物;可以欣赏到庞大的象类家族,包括赫赫有名的高4米长8米的黄河象和铲齿象。观众还可以欣赏到一件十分引人注目的标本:目前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

古爬行动物厅

  古爬行动物厅向观众展示了生物界两亿多年前的景观,并以总鳍鱼、鱼石螈、蚓螈和异齿龙为代表,演示了脊椎动物从水域向陆地发展的复杂过程。大厅中央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群,如中国人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称王称霸的霸王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多媒体电脑可以让观众欣赏到恐龙的原始埋藏状态,并通过“化石搜寻器”来体味古生物学家挖掘恐龙化石的艰辛和乐趣,从模拟地层演示中体会到地球沧海变良田式的重大地质变化过程......

神奇的非洲

  展览以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美国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非洲珍贵动物标本为基础,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大陆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非洲大陆的神奇。展览采用360度环形全景画展示技术,地面地形与背景画的自然衔接展现无限透视的原野效果,配合开放式动物景观这一新颖的展示方法,向观众展示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在西耳厅,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地球表面的陆地来了解各大洲的动物;通过古长颈鹿和现代长颈鹿两个标本的脖子的鲜明对比,了解长颈鹿脖子变长的秘密;狮子捕猎的场景让观众感受非洲原野的弱肉强食的生存大战。在马赛人的展厅里,观众可以瞭望马赛人的村庄,走进马赛人的茅草屋,感受马赛人的生活气息,近距离的与马赛人观望。足不出户,感受非洲。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相信观众会在这个展览里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的非洲。

探索角

  “探索角”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吸收国外一些博物馆的先进经验建立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宗旨是打破博物馆的传统式展示,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探索。 在这里,各项活动都鼓励观众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往往比单独的视觉或听觉得到的信息记忆更深刻。

  “探索角”分为几大活动区,都向观众免费开放。在“报告阅读区”里,观众可以自由阅读科普书籍,还可以尽情上网检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儿童区”主要针对3-7岁的小朋友,他们在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他们在自然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在“试验活动”区里定期组织专题实验;观众还可以利用显微镜自由观察微观世界。此外,“探索角”提供了各种生物学模型供观众自行拼装,还展示着美轮美奂的动物标本与知识牌,更为整个“探索角”增添了无穷乐趣。 在这里,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掌握知识、发现问题和培养兴趣。

动物——人类的朋友

  陈列中的动物标本,不仅包括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如:金丝猴、东北虎、大熊猫、雪豹、江豚、儒艮等,而且还有许多国外提供的部分珍贵标本如:马来熊、双角犀鸟、各种苍鹰等。

  “动物——人类的朋友”陈列是以进化论为主线,展示了动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以及在相应的生态环境下,各类动物生存的真实景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列中的这些珍贵动物标本制作水平很高,毛皮色泽光润、体态造型完美,再现了动物体生前应有的姿态和容貌。 此外,展览还设计了许多互动参与项目,观众可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潜移默化的了解更多动物知识,以及动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如:人类的衣食住行、建筑仿生、文化创意、宗教信仰等,无不彰显了动物与人类的依存关系。展览的主旨无疑是提示人们懂得“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爱护和保护动物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