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北洋军阀

添加2,151字节2013年11月27日 (三) 20:31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北洋军阀'''([[汉语拼音]]:Beiyang Junfa;[[英语]]:Northern Warlords),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文件:92764.jpg‎|right|thumb|280px|正在训练中的北洋新军]]=== 创立 ===  '''北洋军阀'''([[汉语拼音]]:Beiyang Junfa;[[英语]]:Northern Warlords),中国近代以[[袁世凯]]为首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为主将的政治军事集团。初起于[[清朝|清]]末“新建陆军”。1895年12月,袁世凯奉谕接管胡燏棻定武军,在天津小站仿照[[德国]]陆军建制编练新军,开始形成无形而实存的小站集团。其核心成员主要有[[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曹锟]]、[[卢永祥]]、[[段芝贵]]、[[张勋]]、[[倪嗣冲]]等。当时,袁世凯“新建陆军”与[[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同隶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统称“北洋三军”。“北洋军阀”称谓,由此演变而来。  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  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随后,奉谕在保定设立军政司,网罗旧属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分任参谋、教练等处总办,仿照所部武卫右军编制,创建5个镇的北洋常备军和1支镇京旗常备军。1905年,清廷计划全国编练新军36镇,袁趁机将其改编为6个镇,由七千多人发展至八九万人。同年10月及次年10月,分别在河间、彰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公开向应邀而至的英、美、俄、法、德等国军事观察家、新闻记者及各省新军观摩官员展示军威。北洋军阀作为军事集团至此告成。=== 发展与结束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凭借[[北洋军]]实力,初逼清廷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授予军事全权。继而一面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压,促成南北和谈,求得革命党人对其未来最高领导地位的切实保证;一面要挟清廷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宣布清帝退位。1912年3月,袁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段祺瑞为陆军总长,组成第一届内阁。北洋军阀由此成为全面控制北京中央政权和部分地方政权的政治军事集团。次年,[[孙中山]]反袁起义失败,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北洋军阀进入鼎盛时期。  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权,1920年7月发生直皖战争,皖系失败下台,直系上台。1922~1924年先后发生了两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后,奉系控制中央政权。不断的军阀混战,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北洋军阀自身的实力也受到削弱。1926年7月 ,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见皇姑屯事件),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不久,袁世凯称帝败亡,北洋军阀一分为三,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三大派系,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1917年7月,段祺瑞重新出任国务总理,改行责任内阁制,皖系军阀首先入主北京中央政府。三年后,皖系被得到奉系支持的直系军阀打败,北京政权转入直、奉之手。1922年4月,爆发首次[[直奉战争]],直系获胜,曹锟成了北京政府的主人。1924年再次爆发直奉战争,直系战败,由段祺瑞在北京成立临时执政府作为过渡政权,北洋军阀开始走向衰落。   1926年11月,张作霖被遭到由广东出发的[[国民革命军]]重创的各地军阀推举为“安国军” 总司令。次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任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军]]进驻北京。12月,退回关外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所部列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北洋军阀历史宣告结束。  从国内看:'''从国内看:'''  从形势看:'''从形势看:'''[[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B音词条]] [[Category:军阀]] [[Category:中国]][[Category:历史学]][[Category:中国历史]][[Category:中国现代史]] [[Category:军事]][[Category:军事学]][[Category:军事史]][[Category:中国现代战争史]]
52,14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