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点和平纲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十四点和平纲领(Fourteen Points),1918年美国总统T.W.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主要内容是:

  1. 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2. 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
  3. 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 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
  5. 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
  6. 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7. 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
  8. 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9. 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10. 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11.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12. 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13. 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
  14. 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1918年10月,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

  1918年8月,德国在战败前夕向美国提出愿在十四点基础上和谈。10月,英、法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基础。但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英、法操纵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所议定的和约条款大多不符合十四点的初衷,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