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童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度童婚汉语拼音:Yindu Tong Hun;英语:India,Child marriage of),印度婚姻习俗。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吠陀时期就存在。印度不少古代法典中有大量记载,并肯定童婚,提到女子在月经来之前可以结婚 。如《摩奴法典》明确写道:“30岁的男人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多处记载了童婚习俗 。《梵天往世书》中甚至提到幼女4岁以后可以结婚。印度农村现仍盛行童婚。在拉贾斯坦邦的玛尔瓦尔地区,每年4月都要举行儿童集体结婚仪式。这一天为阿卡蒂节,成千上万还在父母怀中的婴儿即与别家娃娃举行婚礼。这种婚礼和正常婚姻一样,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最后举行正式结婚仪式。婚礼也和成年人的婚礼一样,3、4岁的孩童穿戴整齐,戴项链和手镯在大人指点下,绕“圣火”3圈。尚不会走路的婴儿便放在金属制的大托盘里,完成各种婚礼仪式。按照习俗,幼女婚后仍住在娘家。11、12岁后去夫家,此后的命运就由夫家决定。她们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家务,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经常遭夫家指责和打骂。有的十几岁就做母亲。守寡的少妇不许改嫁,要穿最粗劣的衣服,不准参加任何娱乐活动。童婚习俗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是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 。印度政府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1、18岁,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山区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一是童婚是廉价的;二是童婚是印度教经典所提倡的。政府制定的法律常变来变去,但宗教经典却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