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那些花),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是因为你。

【注释】
  取次:随便,草率地。
  花丛:这里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
  修道:尊佛奉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
  君:敬辞。称对方。这里指亡妻。

【出处】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背景】

  《离思五首·其四》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体裁为七言绝句。《离思五首》是一组悼亡绝句,抒写了作者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这组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组诗。

【赏析】

  《离思五首·其四》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抒写了至亲至深的夫妻之爱,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亡妻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说,已经见过茫茫大海的水,那其他地方的水就算不上是水了;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前一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脱化而来。后一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作者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难为水”、“不是云”,这固然是作者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作者在另一首《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后人用此两句,常喻人的阅历广,眼界就开阔,追求的目标就更高。

  后二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前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欣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后句承上“懒回顾”的原委含蓄地说,一是他对世事看破红尘修道的缘故;二是因为失去心爱的人,再不会动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这是悲痛无法解脱的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修道”对作者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因此,“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修德、治学的一种自我操守。

  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离思五首·其四


40.离思五首·其四.jpg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