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作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变质作用汉语拼音:Bianzhi Zuoyong;英语:metamorphism),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 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新的岩石的整个转变过程,属于地质作用的一种。绝大多数的变质作用都与地壳熔化过程中的地球内部热流活动、构造应力或负荷压力有关,少数是由宇宙物质撞击月球和地球表面产生的。地表的风化作用和其他外生作用不属于变质作用。

方式

  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①重结晶作用。原岩矿物颗粒变粗,但无新矿物形成,如石灰岩变成大理石等。

  ②变质结晶作用。形成新矿物相的同时,原有矿物部分分解,或全部消失。

  ③变质分异作用。成分均匀的原岩变质为矿物、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岩石。

  ④热液交代作用。岩石中有一定量的物质组分被带入或带出。

  ⑤变形和碎裂作用。在较高的定向压力下,岩石碎裂或塑性变形。

因素

  主要有温度、压力和热液。

  ①温度。多数变质作用都是在温度升高情况下发生的。 一般温度范围为 200 ~900℃。

  ②压力。一般为(0~10) ×108Pa。分两种,一种为静压力,包括负荷压力和流体压力。一般情况下,两者相等,少数情况下,两者不等时,流体压力成为控制脱水、脱碳酸作用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应力,是一种侧向力,表现为对岩石和矿物的机械改造,如岩石产生碎裂、劈理、变形等。

类型

  类型很多,主要有:

  ①区域变质作用。包括埋深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的特点是变质区域范围大,温度可从低温至高温。

  ②接触变质作用。多发生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是由岩浆活动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近地壳浅部的低压高温条件下。

  ③动力变质作用。指与断裂构造活动有关的变质作用的总称。可分为碎裂变质作用、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和逆掩断层变质作用。

  ④洋底变质作用。与大洋中脊下的高热流有关的变质作用。

  ⑤冲击变质作用。是宇宙物质冲击地球表面产生高温高压所形成的瞬间变质作用。

  ⑥高热变质作用。多指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与围岩或捕虏体接触发生的变质作用。

  ⑦气液变质作用。指具有一定化学活动性的气体和热液与固体岩石进行交代反应,使岩石改变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