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叶一源(约600—645),字九江,初为国捐躯的名将。祖籍松阳,后徙居瑞安,少有志操,通诗书,善骑射,文武兼备。唐武德四年(621)授建州总管、福建道节度使。贞观十八年(644)随唐太宗东征高丽,英勇杀敌、战死沙场,谥“武义”,武则天时加封“忠烈”。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各地烽烟四起,天下大乱。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乘机在太原起兵,攻取长安。消息传到广南叶一源那儿,他心中暗自高兴,忙对被朝廷贬官在此的父亲叶公圭说:“如今四海沸腾,群雄蜂起,隋朝气数已尽。只要有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圣杰出来主事,我们帮他夺取天下,可谓囊中取物、易如反掌。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听说唐国公李渊雄才大略,咱们何不去投奔他共图大业!”征得父亲同意后,叶一源便在当地聚兵千余,然后率众间道赶赴太原与李渊会晤。叶一源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格心在南朝陈宣帝时曾任左相,隋灭陈后,弃官迁徙至安固(瑞安)居住。父亲公圭隋炀帝时为参知政事,后被贬谪居广南,叶一源也随父去了广南,父子俩人对隋末政治腐败、隋炀帝的倒行逆施都心怀不满。

  李渊知道叶一源文武兼备,非等闲之辈,对他的到来感到十分欣喜,两人畅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李渊当即将一源留在自己的身边,帮助筹谋战事、掌管军中机密。李渊称帝统一天下后,论功行赏,授任叶一源为建州总管、福建道节度使。

  隋末唐初,朝鲜高丽王朝分裂为高丽、百济、新罗3个国家。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高丽国酋长泉盖苏文发动兵变,杀死国王和大臣等100多人。此后他独揽朝政,专权用事,对内酷刑杀戮,对外大肆扩张,直接威胁大唐辽东边境的安全。唐太宗李世民对左右大臣说:“盖苏文弑君戳杀大臣,残虐百姓,又违抗诏命,侵犯邻国新罗,气焰嚣张,朕决不能坐视不管!”

  贞观十八年(644),他命李世勋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调集10多万大军,战舰500余艘,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向辽东进发征讨高丽。第二年,唐太宗又御驾亲征,并命叶一源也率部同往。一源骁勇善战,一路上叱咤强敌,所向披靡。唐军连战告捷,攻克10余城,大军直逼盖牟城(今辽宁盖平县)。不料,在这里遇到盖苏文军队的顽强抵抗,唐太宗亲临阵前督战,仍然久攻不下。此时,辽东正值雨季,气候恶劣,唐军劳师袭远,后方接济困难。李世民深知必须速战速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否则旷日持久,后果将不堪设想。但如今双方却僵持不下,为此,他不免长吁短叹、心急如焚。

  叶一源见状,慨然手提长槊冲出大帐。他对左右将士大声疾呼:“主忧臣辱,我等宁可鼓勇向前,战死沙场,也决不贪生怕死,畏缩不前!众将士快随我来!“

  喊罢,他飞身上马,冒着矢石,单骑率先冲入敌营,挥槊一阵猛刺,把好几个敌兵挑下马来。后面的唐军将士见主将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个个勇气倍增,也呼啸着一齐冲杀过去。一时间,战鼓动地、杀声震天。叶一源如猛虎下山,在敌阵中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高丽军队哪里抵挡得住唐军如此猛烈的攻势,结果全线溃退,弃城而逃。叶一源斩敌20余人,正想乘胜追击,不幸身中流矢,他忍痛拔出箭镞,驰归大营后,因失血过多,气绝身亡。 攻克了盖牟城,唐太宗龙颜大悦,正想犒赏叶一源等一批攻城有功的将士,不料传来叶将军中箭身亡的噩耗,他不觉黯然神伤,悲痛之下连饭都难以下咽。此次御驾亲征,虽然攻占了盖牟等10余座城池,俘获更是难以数计,但唐军也遭受惨重损失。此后,大军又在安市(今盖平县东北)受阻,眼看天寒地冻,粮草将尽,唐太宗感到已回天乏力,自己征服高丽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结果不得不草草收兵、悄悄班师回朝。

  回到长安后,他很痛惜、怀念忠勇无畏、以身殉国的叶一源,特赐谥武义侯,诏令所居地方立庙祭祀;武则天时又被加封为忠烈,称忠烈武侯。

  早年,为缅怀先哲乡贤的丰功伟绩,瑞安县城先后建有汉蔡敬则忠义庙、唐叶一源忠烈武义庙与明卓敬卓公祠,三祠鼎足而立,供后人奉祀瞻仰。大唐开国勋臣叶一源,神威显赫、名震四方,他那浩浩忠义正气,受到万众敬仰、千古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