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史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尔伽美什史诗》汉语拼音jí ěr gā měi shí shǐ shī),(Epic of Gilgamesh),古代巴比伦史诗。起源于苏美尔时代,经长时间口耳相传,于古巴比伦时收集、整理、编订而成,是已发现的最早的史诗。于亚述古都尼尼微的巴尼拔图书馆发现的这一史诗,用楔形文字分别刻在12块泥板上,共3000多行,是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流传在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

  前11块泥板上的史诗主要记述苏美尔时代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故事。乌鲁克城的统治者吉尔伽美什“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人们不堪忍受他的残酷统治,祈求诸神拯救。诸神创造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启都与之为敌,两人激烈搏斗不分胜负,互相钦佩而结为密友。后来,他们一同为民造福,先后战胜沙漠中的狮子,杀死迫害人民的森林妖怪芬巴巴。吉尔伽美什拒绝女神伊什妲尔的求爱,并在恩启都帮助下杀死前来复仇的天牛,恩启都受到死的惩罚。吉尔伽美什出于对死的恐惧和受神主宰的威胁,决定探求永生之法。经过遇洪水而健在的乌特那庇什廷的指点才找到长生草,被蛇吞食以后,他悲痛万分。第12块泥板写他在与恩启都亡魂对话后才明白人类不能永生。史诗歌颂了古代英雄为民建功的行为,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

  公元前612年古城尼尼微毁于战火,刻有史诗的泥板被埋入地下。1872年,英国人乔治·司密斯从尼尼微宫殿遗址出土的泥板残片中,发现了史诗的第11块泥板,以后相继发现,共计12块。1884~1891年,P.浩普特最先把这些泥板编纂全文出版。1930年,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为题的亚述·巴比伦语版发行,相继有英译本、德译本和法译本问世。其他主要语种的版本是40~60年代出版的。1981年出版有史诗的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