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剪纸贴花纹碗(南宋)

  州窑汉语拼音jí zhōu yáo),(英语:Jizhou Kiln),中国古代瓷窑。窑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镇,故又称永和窑。始建不晚于五代北宋时主要烧青白瓷南宋瓷业昌盛,品种极丰富,仿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仿定窑白瓷等都有很高水平,而更有特色的是黑瓷。元以后渐趋衰落。

  黑瓷的釉面往往带有褐黄色斑块,黑黄相间,犹如海龟背甲,故称“玳瑁釉”。黑瓷的装饰每具新意,如剪纸贴花、树叶贴花。前者将民间剪纸移植于陶艺,做法是将剪纸贴于坯胎,施釉后,揭下剪纸,纹饰质朴喜庆;后者则把树叶腐蚀,将叶脉粘贴于坯胎,效果新奇美妙。

  宋元吉州窑大量烧造白地黑花瓷,但因烧成温度较高,花纹常呈褐色。两宋之交,吉州窑著名陶工舒翁、舒娇父女以瓷塑作品著称,所制器物可与哥窑等价。而器底印“舒家记”款的枕片多次在窑址发现。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吉州古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当时永和又为东昌县治,故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所产瓷器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吉州窑陶瓷在中国宋元时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它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1975年,在东京博物馆举办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吉州窑的兔毫斑、鹧鸪斑和玳瑁斑成为传世珍品,日本国珍藏的剪纸贴花盏被誉为国宝。1976年,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开往朝鲜、日本的中国元代沉船,从沉船中打捞出1.5万余件中国的古陶瓷,不少属吉州窑烧制。韩国中央博物馆陈列的42件吉州窑瓷器被视为稀世珍品。英国博物馆所藏的吉州窑产凤首白瓷瓶堪称瓷中尤物,木叶天目盏则被列为国宝。

  吉州龙窑因其窑身呈长条形,坡形砌筑,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龙窑自下而上分为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长38米、宽1至2米,下窄上宽,修建在平地上,坡度12度左右,而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龙窑通常建于半山腰。

  据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所长伍映山介绍,龙窑窑房完全按照晚唐风格修建,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窑房建筑适应龙窑窑炉修建和烧炼生产的需要。此次复烧的龙窑烧造的瓷器以泥釉、色釉、刻花、剪纸贴花等缸器为主,共有大小100多件。

  吉州窑遗址北距吉安市约11公里,分布在永和镇西侧约2公里长、1公里宽的范围内,废窑累累,瓷片和窑具俯拾皆是。遗址范围内至今仍然保留着24座晚唐至宋元时期的古窑包,为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名窑遗址之一。2001年吉州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吉州窑烧造历史、工艺及种类

  《东昌图流镜记》载:永和“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周显德初,谓之高塘乡临江里磁窑团,有团军将事”。北宋杂著《青原杂记》云:“永和镇舒翁、舒娇,其器重于仙佛,盛于乾道间,余见有元祐、崇宁者”。《青原山志·永和》载:“宋时开窑,取鸡岗龙度腻土作器”,宋时修葺龙度寺,“永和窑所资也”。

  近年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临江窑五代创烧,明代末年终烧,整个窑系有一千二百余年的烧造历史。

  吉州窑是一座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产量大,成本低。它用当地的材质,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制瓷工艺,铸就了吉州窑陶瓷“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的个性特征。烧造的主要器物有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玩具等;釉色有青釉、青白瓷、乳白釉、褐釉、黑釉、彩绘、绿釉、仿龙泉、青花等;胎质有素白、粉白、黄白、豇红、青灰炻质等色,其黄白胎白中泛黄,含砂量高,“似陶非陶”最为典型。

  吉州窑陶瓷的装饰工艺有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纹饰精美生动,装饰技艺精湛,地域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浓厚。它成功运用民间剪纸工艺为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和色彩缤纷、璀灿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剪纸贴花等黑釉窑变瓷,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制瓷工艺

  1.制轮机(陶车) 掘土坑三尺许,于坑底置机座、轴帽竖直木于轴帽内,近地面处用小木圆盘套住直木,固定在坑壁的定位桩上,使直木可以稳定旋转。直木顶端固定一个木圆盘,盘正中再固定一个檀木刻成的盔头,陶车即已制成。用短棍拨动圆盘,盔头随盘转动,以旋转轻巧、平稳为佳。

  2.选瓷土 瓷土以高岭土为佳,因盛产于婺源东乡高岭村而得名。吉州窑的瓷土为就地开采,青原山鸡冈岭是宋时永和窑瓷土的主要产地。色呈灰白或灰黄,分为“粳米土”、“糯米土”两种,前者质硬,后者质粘。取土方法为:剔除地表杂土,引牛边犁边践踏,使其松碎;或入碓臼捣碎、滚糟碾碎后再行淘洗。

  3.淘洗瓷土 淘洗瓷土由粗淘、精淘、干塘三部分组成,其工序是将臼捣碾碎后的瓷土倒入粗淘塘,引水搅拌进行粗选,略加沉淀后,撇去浮于水面的杂质,留下沉积于底的渣滓,将中层泥浆状的粗料引入精淘塘,再引水搅拌进行精选,沉淀后,将上层精料引入干糖,待泥半干(称“生料”)后取出备用。

  4.练泥腐泥 将“生料”取出,置于石板或铺砖地面翻扑,使其匀和为“半熟”瓷泥;将“半熟”的瓷泥沉入用砖砌成的池中发酵、缩水,称为陈腐。陈腐以后的瓷土称“熟料”或简称“料”,直接用于造坯。

  5.拉坯成型 方圆不规整的瓶、炉、烛台等器多用压模法。即先铸成上下两截或左右两开的器物范模,填泥入范,经拍打、挤压、晾干、脱范成坯。

  6.晾坯修坯 坯胎形成后,排放在长条木板上,摆上晾坯架,让其自然风干,称为晾坯。坯胎晾至露白,即行修坯。修坯时,将坯胎套在特制的模具上,向拉坯的相反方向转动陶车,用利刀旋削胎面,使胎面光滑,线条流畅。制精品时,还用大毛笔沾稀泥浆涮胎面,使胎面更为光洁。

  7.画坯汶水 坯胎修成后,交画匠依次画坯,熟练者日画千件,画面如一。也有将坯胎套在花模上,稍加拍打挤压;花样印于胎上,称压花或印花。黑釉地木叶纹、竹、梅、鹿、吉祥语等剪纸图案用于瓷器装饰,则是吉州窑系的一大创举。凡画完一器,画匠须用嘴往坯胎均匀喷少许清水,使画与胎相洽,称为“汶水”。

  8.釉料兑擂 少数釉料烧成后还原色,绝大数都在焙烧过程中变化,俗称“窑变”,须反复试验方能成功。釉料多用泥料、植物灰或矿物质按比例兑用。泥料选定后淘洗滤渣,留泥浆备兑;植物如松毛、桃丝竹、蕨兰根等焙烧成灰,研碎备兑;矿物质则焙烧后碾成沫备兑,兑料后,入擂钵乳料。其方法为:将擂钵置矮凳上,盖上盖板,盖板中间留孔入杵擂研或添料,待釉料溶合无渣,倾入釉缸备用。

  9.醮釉、吹釉、添釉 施釉方法主要有醮釉、吹釉和添釉三种。为了提高工效,防止釉沾粘,一般产品以醮釉为多,形成半截釉或釉不及底现象。方法为:握住器足,先荡器内,后醮器外。琢器之方角、长、棱器物,古时用毛笔拓釉,釉失均匀,后俱用吹釉法。其方法为:取长7寸,口经约1寸的竹筒,一头用细纱布包裹,醮釉嘴吹,至釉满止。洒釉也是在浸釉的器物上,再添洒另一种颜色釉,以求釉色变化效果。

  10.旋坯挖足 拉坯时,器足留有二三寸长的泥柄,供画坯吹釉时握手。上述工序完成后,须切除泥柄,方法为,设挖足旋车,车形与拉坯陶车相似,叭盔头改为木桩,桩的粗细视器之大小而定,桩顶浑圆并用丝棉包裹,将坯扣合桩上,拨转旋车用利刀旋削。

  11.成坯入窑 成坯入窑,先入匣钵,以防烟火薰坯。钵以粗泥专造,另窑烧成。装钵时每器下垫一窑钱,底空处用沙填空。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个叠装入钵。入窑则按前火烈,中火足,后火微的特点,视釉之软硬、器之大小适位安放。

  12.烧坯开窑 瓷器好坏,窑火掌握十分关键。视窑内器物不同,分为烧一日,烧三日,清晨开窑。工匠须用数层布包裹脸面手足,蘸冷水入窑搬取,以防烫伤。出窑后,迅速取出钵内瓷器,趁热装入新坯,利用钵内余热烘烤新坯,以免冷钵冷坯入窑,窑火骤热烧裂新坯。

  13.瓷器装运 瓷器出窑后,按上、中、下、脚货四等分类码放,脚货一般就地卖出,上、中、下三等分别用纸、草、篾篓包装,按市场要求,水路装船、旱路装车运往各地。

烧造工艺

  1.窑型 目前吉州窑系发现的窑型,有龙窑和马蹄窑两种。龙窑因其窑身呈长方形,坡形砌筑,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吉州窑大多数窑址属龙窑。龙窑的烧造方法是根据热气的自然上升原理,利用窑身的坡度调节火焰流速,使窑内温度逐级上升,达到烧制要求,因而龙窑往往依山而建,如彭家窑。永和的龙窑则是建在废弃匣钵、瓷片和沙土垫底的堆积坡地上。由于龙窑身长,窑身两侧隔6至8米设投柴门一个,以求窑火均匀。瓷器烧得好坏,绝技在于窑工掌握火候,而火候的掌握,主要是凭人的眼力和经验。

  马蹄窑因其平面结构呈马蹄形而名,又因其立面似馒头状,俗称馒头窑。其窑型在北方窑中多见,吉州窑系仅在临江窑遗址发现3座。此窑的特点是火膛呈扇面形,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券顶空间,窑后壁的正中和两侧共设三个烟道,烟道呈扇形。点火后,烟气从烟道直接排出,火焰自火膛先喷至窑顶,受阻后再转向窑底,流经坯体,使坯体烧成。

  2.窑具

  烧柱:承放坯件的支烧垫具。器身腰部微束,呈喇叭状,中空,分为高、中、低三种。

  垫泥:用坯泥制成的隔高物,不规则。叠烧时,在两件器物之间随手衬3至6块坯泥,以防止器物间的釉沾粘。此法往往使器身留有垫痕,不仅影响器物美观,且垫泥容易与器物相粘,造成废品。吉州窑早期青、白瓷使用此法。

  垫圈:又称窑钱。圈状,中空,厚薄不一,坯泥制成,入火烧制成形后备用。装烧时,将垫圈置于器物间,以防止器物相互沾粘。此法虽使器内底尚留有涩圈,但改变了器身留下不规则垫痕和垫泥与器物沾粘现象,使器物更美,也大大减少了废品。

  匣钵:陈放坯体,阻隔烟薰的烧造器具。有漏斗状和圈状等类形。漏斗状匣钵适用于单件器物正烧法,烧造的器物精美,成品率高,但产量低,北宋时期的圈状匣钵呈圆筒形,内壁呈竖排锯齿状,器物一件反扣在锯齿上,一个匣钵装器多达10件左右,此法工效高,但器物口沿留有芒口,不堪用,只好包镶器口以付使用。

陶瓷种类

  1.青瓷类 吉州窑初创时期的产品,此类产品多为青灰色和青黑色炻质胎,胎骨厚重,饼底。釉色有青褐,青黄等,半截釉,有泪痕。器型有碗、罐、壶、砚等。

  2.乳白釉类 两宋时期的主要产品之一。胎质灰白,含砂质,施含青的透明薄釉,釉不及底,有些碗内有涩圈。早期的仿定窑产品多见缠枝花卉、双鱼、凤凰,牡丹等印花纹饰,中、晚期多在碗内底题“吉”、“记”标识,器型有碗、盘、钵、杯、盏、碟、瓶、罐等。

  3.黑釉类 黑釉即天目釉,是深色釉的统称,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分为素黑、茶色、褐色等多种釉色,为吉州窑典型代表产品之一。釉色多有窑变,色泽和谐质朴,装饰纹样千姿百态。工艺有剪纸贴花、油滴、洒釉、刻花、剔花等。纹样有木叶、奔鹿、虎斑纹、玳瑁纹、鳝皮黄、兔毫、双凤、火焰宝珠纹、梅、荷、牡丹、卷草纹等。器型有碗、盏、钵、碟、瓶、壶、罐、炉、杯等,各种器类又衍出多种型制。

  4.釉下白地彩绘类 始于南宋,元代有较大发展。坯胎制成后,用铁质彩料直接在胎体上绘画,然后施一层淡薄透明釉,烧成后彩绘呈酱褐或红褐色。器型有瓶、炉、盆、罐、枕、壶、盒、盂等,主要纹饰有波涛、回纹、折枝梅、双鱼、蛱蝶、奔鹿、锦地、莲瓣、蕉叶纹等,且多用“开光”手法突出主题纹饰。

  5.绿釉类 盛产于宋元时期,胎质较粗松,以无名草、棕桐汁、氧化铜为着色剂,属低温釉,瓷化程度低。釉色有深绿、黄绿、淡绿等,器型有枕、盆、碗、盏、瓶、炉等,亦有筒瓦、吻等建筑装饰瓷。

  6.仿龙泉类 吉州临江窑产品。盛行于元、明时期,造型别致,釉汁凝厚、足底多上釉,露红色涩圈。纹饰有缠枝花草、团菊、双鱼、莲瓣、瓜棱纹等,器型有碗、盘、高足豆、罐、壶等。

  7.青花瓷类 吉州临江窑产品。盛产于明代,可与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相媲美。纹饰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松竹梅、博古、婴戏、梵文等。器型有碗、盘、碟、杯、瓶、罐、壶等。

  8.捏塑类 舒翁、舒娇父女制作的瓷塑最负盛名。产品分为玩具、陈设件、建筑构件等。玩具有彩球、象棋、人物、动物等,陈设件有佛像、罗汉、八仙、人物俑、动物俑等。此外,鏊鱼吻、龙头翘角等建筑构件、皈依瓶、灶台等明器上的仕女、朱雀、百灵等造型也多用捏塑手法。

吉州窑古陶瓷装饰艺术

  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集南北各窑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灿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鳝皮黄、油滴斑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不少国家均有收藏,甚至奉为国宝。釉下白地彩绘技术更是直接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开辟了制瓷装饰工艺的新天地,对我国陶瓷生产影响深远。

  吉州窑随着烧造技术的进步,施釉方法从半截釉发展到釉不及底,到施满釉,表现了窑匠力求完美的愿望,但受地理环境影响,在瓷土含砂量高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窑匠们却始终无法改变在坯胎制作方面较为草率,刻意追求釉色变化以弥补坯胎不足的生产习惯,形成了“重釉不重胎”的时尚。其结果造就了坯胎粗糙随意,釉色百花纷呈,璀灿夺目的两个显著特征。而重釉不重胎,追求釉色变化的时尚,却正好促进了吉州窑的装饰技术的发展。

  吉州窑古陶瓷装饰,无论是剪纸还是彩绘,讲究简练的画风画法和疏朗有致的图案布局,往往潦潦数笔勾勒成形,或点缀几笔以打破平面,极其写意又十分传神,绝无文人骚客笔下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即使同画梅花,也别具一格。其图案均源于自然,取自民俗生活,多以自然物为对象,因而装饰图案质朴明快,童趣盎然,民俗俚语特点鲜明,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一、黑釉装饰

  黑釉即天目釉,是深色釉的统称,分为素黑、茶色、褐色等多种釉色,为吉州窑典型代表产品之一。黑釉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用于瓷器装饰,其历史和青瓷一样悠久,早在公元二世纪东汉时期已为人们所掌握。宋代的黑釉瓷,已是南北民窑的主导产品之一,除了呈现技术较为简单,易于掌握,还与当时的饮茶风尚密切相关。

  宋人崇尚斗茶,即把半发酵的茶饼磨成粉,再沏以煮沸的开水, “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水’,‘两水’。茶色白,入黑盏,水痕易验”(见<<方兴胜览>>),可见黑釉瓷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偏爱。吉州窑生产的单色黑釉瓷,釉层薄而匀,亮而柔,整体表现了深沉而庄重的艺术魅力,烧造是十分成功的。宋元以前的黑釉瓷品,因釉料稀,容易下流,口沿往往显现淡淡的黄线圈,更因釉冷得快,胎冷得慢的温差影响,几乎所有的黑釉窑变瓷的釉面,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不规则的冰裂现象。

  吉州窑的剔花装饰,不同于北方瓷窑在化妆土上剔花,而是直接在较薄的黑釉上剔出直露胎色的花纹,即在剪纸贴花工艺基础上,再使用剔、刻、点、划等技法,以渲染图案的装饰效果,是剪纸贴花工艺的延伸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剪纸贴花的装饰品种。

  黑釉剔花折枝梅纹三足炉,高10.4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8厘米,该器内敛平口,有黄圈,通体黑釉,器腹饰剪纸折枝梅图案,施釉后揭去剪纸,剔除杂釉,刻划梅枝,彩点花芯,构图简单,剔、刻、点、划等技法同时使用,通过黑釉衬托黄白色的胎色花纹,使图案突出醒目,又和谐自然。

二、黑釉窑变瓷装饰

  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装饰,脱胎于单色黑釉瓷。少量釉色烧成后可以还原,多数釉料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异变,王佐《格古论》曰:“五色最难,而红尤难,非硃砂留质于火内也。别施工巧烧成,……以无名草、棕榈汁染成绿,以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蓝则一味土棘”。其“别施工巧”即窑变。技法为:在涂好含铁釉料的胎体上,又以泼、撒、点、甩等施釉技法施色比釉料,或混合,或叠加,让不同构成成分的釉,或因施釉的厚薄先后,在窑床生成温度或者生成气氛中产生釉色理化变异,异变的结果主要由釉料成分、烧成温度和环境决定,其理化变异十分徽妙。

  吉州窑的窑变技术,使同一器物上出现多种釉色或纹饰,为了区别和称谓方便,通常将基础釉、基本纹饰或者坯胎颜色称之为“地”,将主题图案、渲染纹饰称之为“纹”,将不规则块状、条状、点状的装饰釉块称之为“斑”,如玳瑁斑、虎皮斑、兔毫斑、油滴斑等。

  吉州窑黑釉虎斑纹钵,高8.2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5.5厘米,即在黑褐色的基础釉上添加呈金黄色的竖条釉,经窑内高温作用,使两种釉相互交融渗透,形成黄黑或黄褐相间的线条状,因酷似老虎皮毛而称之为“虎皮斑”。

  黑釉玳瑁纹碗,高5.3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3.4厘米。该器利用窑变技术,在黑亮的地釉上,添加呈金黄色的块状色釉,烧成后形成玳瑁皮的斑状,为吉州窑窑变的另一种装饰纹样。   

  青黄釉蝌蚪纹碗,高5.1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3.7厘米,此器在旋转的状态下,于青黄釉地上分次随意洒上对比色釉,烧成后,错落参差的蝌蚪纹样随意自然,颇能体现吉州窑产品非刻意追求釉滴变化的特点。

三、剪纸贴花装饰

  剪纸艺术是我国流传较广的民间装饰艺术,以纸张为基本材料,通过剪、刻手法令其透漏,达到虚实对比的装饰效果,本属“女红”范畴。将剪纸艺术成动运用到制瓷装饰,则是吉州窑的首创。其方法为:将剪纸图案贴在已施或未施釉的器物上,于图案上再施釉或不再施釉,或直接焙烧,或揭除剪纸后烧制,使剪纸图案突显,又与釉色溶合一体。其工艺既增强了产品的装饰效果,又简化了图案的描绘工序。

  剪纸贴花工艺的出现,亦与斗茶茶艺密切相关。北宋陶谷<<清异录>>卷四“茶百戏”条载:“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允,别施妙诀,使汤做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织巧如画,但须臾就散减,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生成盏”条载:“饮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漏影春”条载:“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松实、鸭脚三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由此可见,剪纸贴花运用于制瓷装饰,不是空穴来风,而应是为了解决“须臾就散减”的茶艺遗憾,巧妙利用“漏影春法”于制瓷工艺,是“漏影春法”的延伸与发展,令“使汤做水脉成物象”,“注汤幻茶成一句诗”等茶艺图案的固定化产物。其图案纹饰均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鞋花、帽花、奔鹿、凤、蝶以及抽象写意图案,烧成后的剪纸图案极具漏影效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剪纸贴花多运用在碗、盏内壁。鳝皮地剪纸双凤纹盏,高6.4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4.1厘米,器口有含,外壁淡褐釉地,浅黄油滴斑纹,假圈足,足内无釉,内壁为碎冰裂纹鳝皮黄地,剪纸图案为淡褐色,中轴线饰三朵剪纸梅花,两侧对称配以朝向相同的飞凤回首剪纸,整体布局对称平衡,疏朗有致,画面清新雅稚,静中见动。

  宋吉州窑兔毫地剪纸菱花纹碗,高6.7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3.6厘米,口微敛,以窑变釉面以剪纸贴花工艺相结合,外壁淡褐釉地,浅黄油滴斑纹,假圈足,足内无釉,内壁浅黄泛灰兔毫纹地,似青、蓝、绿、紫火焰,呈放射状,器身饰三朵深褐色菱花纹,画面纹样纤细,主题突出,既庄重沉稳,又异彩纷呈,变化万千。                 

  散缀梅朵构图是吉州窑剪纸贴花中常见的纹样之一。鹧鸪地剪纸梅朵纹碗(见照8),高6.5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3.8厘米,斗笠形,小圈足。器口现黄圈,器外素黑,器内灰白色细小斑块釉地,呈鹧鸪斑状,器壁排列两圈不完全规整的黑色剪纸梅花图案,梅朵又出透漏鹧鸪斑纹为梅芯,以增强梅花的立体感。整器构图饱满,满而不繁,错落有致,釉色浓淡相衬,相互渗透,体现了吉州窑窑变技艺与剪纸贴花工艺的完美结合。

四、黑釉地木叶纹装饰

  木叶纹更是吉州窑独创的制瓷图案装饰工艺,因其装饰图案取自天然树叶,一洗剪纸图案的人工痕迹,装饰效果更加清新自然,加上制作工艺耐人寻味,因而独步海内外数百年,长期为人们所困惑。其实,制作工艺还是运用剪纸贴花和釉色窑变原理。其技法为:将浸去肉质的叶脉沾上釉,或经处理的完整树叶直接贴于器表,上基础釉后,再于树叶上罩不同的色釉入窑烧制,树叶的形状就凸显在基础釉上了。用烧制的佳品盛水,其树叶在水中有飘浮感。

  树叶在自然环境中随手可得,把它作为陶瓷装饰,最初可能源于偶然。是一片落叶粘在坯胎上,还是吉州窑随处可见,经水泡去肉质的叶脉不经意施到了器物上,烧成后留下的痕迹引起窑工的创意,逐步成为定型的装饰,这已无从得知。但吉州窑独创的黑釉地木叶纹装饰,可以看作是吉州窑窑工崇尚自然,不满足人为元素图案装饰,进而追求天然纹样装饰陶瓷的杰出创造。

  木叶纹装饰多出现在南宋典型的斗笠碗上,表现的是树叶的自然状态,有一片树叶,双叶叠摞式、三叶散点式等多种样式,也有半片树叶挂在碗盏边沿的。叶形多选用桑叶、柚树叶、乌臼树叶、夹竹桃叶等肉质肥厚,叶脉粗壮的树叶,也见有一件用侧叶柏枝条的残片。

  黑釉木叶纹斗笠碗,高5.6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3.6厘米,浅黄口,斜腹壁,小圈足,器内外满施黑釉,盏内一侧洒落一片黄色的桑叶,叶柄弯曲如钩,叶茎清晰可见,树叶一侧靠叶尖处破裂,并翻卷于叶尖外,全叶虽不完整,却极其自然,栩栩如生,巧夺天工。静心品味,满器的黑釉仿佛深遂而浩瀚的夜空,金黄色的树叶仿佛挂在天空中的明月,生气盎然而又苍劲深遂,令人遐思,叹为观止,使你感悟自然的美好,感知生命的神奇,感叹吉州窑匠人的鬼斧神功。

五、釉下白地彩绘装饰

  白地釉下彩绘是吉州窑代表性产品之一,始于南宋,元代有长足发展。吉州窑彩绘瓷脱胎于磁州窑。磁州窑胎质偏黑灰,不得不在坯胎上先施一层淡色化妆土,然后再绘黑彩,以求色彩和谐,而永和窑胎质白中泛黄,黑色釉与胎色反差过于强烈,不受人们欢迎,而直接在坯胎上着褐彩釉,反而色泽和谐,画面自然,形态古朴。彩绘手法有二、一是直接在坯胎上用褐彩绘制图案,称白地彩绘,二是反用剪纸贴花,于全器涂彩,揭去剪纸,显现素胎白花,俗称“褐地漏白” 。 主要纹饰有波涛、回纹、折枝梅、双鱼、夹蝶、奔鹿、锦地、莲瓣、蕉叶纹等,且多用“开光”手法突出主题文饰。

  白地褐彩喜鹊闹春纹瓶,高12.7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4.4厘米。该器大肚细颈,颈部以七圈粗细旋纹作陪衬,瓶身正面绘一折枝梅,枝上立一喜鹊。古人以喜鹊象征喜庆,梅谐音“眉”,喜鹊立于梅梢,即组成了“喜上眉梢”的吉祥图案,是吉州窑彩绘花鸟纹的常见题材。从设计意念来看,整体设计围绕“鹊叫春”展开,梅枝舒卷自然,梅梢顶端梅朵肥硕,喜鹊雀跃,活灵活现,表现了一派生机盎然,前程似锦的喜庆景象。

  褐地留白菊纹瓶,高16.2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5.8厘米,该瓶颈残,器身贴数朵盛开的白菊剪纸,再通体施褐彩釉为地,明暗对比鲜明,为反用白地彩绘制作工艺的典型代表。

  白地褐彩绵地开光花卉纹水盂,高5.7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1厘米,器口、颈部及器足密施褐色旋纹,器身密施繁密规整、华丽精致的棱形花纹织绵图案,于腹部开对称变形如意云斗纹窗,开光内以褐彩点染水草蝌蚪纹,疏朗劲拔的水草纹似乎散发着幽香,似是而非的蝌蚪似聚似散,游戏在水草间,使纹样鲜活,呼之欲出。纹饰两侧留大量胎白过渡,使主题纹饰与绵地间形成主次鲜明,疏密相间、古朴与繁华的对比变化,远看画面主题突出,质朴自然,近看纹样纤细,静中有动,具有和谐亮丽的美感。

  釉下白地彩绘工艺的出现,开创了釉下色彩任意变化的广阔天地,直接推动了青花瓷的成熟和发展,被瓷业界称之为瓷业釉色装饰工艺的“革命”。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