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吐鲁番火焰山
坎儿井
吐鲁番葡萄沟
吐鲁番地区博物馆
高昌故城
吐鲁番地区:库姆塔格沙漠

吐鲁番市汉语拼音:Tǔlǔfān Shì;英语:Turpan City;维吾尔语:تۇرپان شەھىرى),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天山东部山间盆地,于1975年7月成立地区,2015年7月撤地设市。 面积6971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17万人。 辖1个市辖区,2个县。

吐鲁番一名的来历含义,有“都会”、“富饶的地方”等,也有认为是“吐蕃”的转音。吐鲁番古称姑师。汉代为车师前国,车师前王庭。前凉置高昌郡,设田地县,隶属沙州(敦煌)。北魏柔然立高昌国。唐置西昌州,后改称西州。

吐鲁番四面环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吐鲁番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68种,发现矿产地400余处,其中规模以上矿产地146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芒硝、花岗岩、钾硝石、钠硝石、膨润土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

吐鲁番盆地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达280-300天,境内有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素有“风库”之称,是风能、光伏利用等新能源资源富集区。

吐鲁番自然条件独特,日照和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独特,是全国著名的干热区,极端高温达47.8℃,盆地内干燥少雨,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10℃以上有效积温达5300℃以上,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无霜期长达280-300天,太阳能年辐射量每平方米达5200-5900兆焦,风能资源总量达5000万千瓦。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为农业、园艺业、有机瓜果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是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由于吐鲁番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葡萄的生长,因而瓜果丰茂,又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所以水果中的含糖量非常高。 现有葡萄品种有无核白、红葡萄、黑葡萄、玫瑰香、白布瑞克等500多种,仅无核白葡萄就有20个品种,它的含糖量可高达22%-24%。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

吐鲁番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乌鲁木齐的门户,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在这里交汇,与吐鲁番机场、G30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连接南北、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和便捷交通优势,实现了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西气东输一二三线、亚欧光缆、第二条出疆光缆、西电东送750千伏输变电线路横贯全境。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

吐鲁番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现已开发旅游景点17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2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于2014年6月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已发现文化遗址200余处,出土文物4万多件,历史上至少使用过18种以上古文字、25种语言,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四大体系和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七大宗教交融交汇点。

  • 邮编:838000 区号:0995

行政区划

辖1个市辖区,2个县。市政府驻高昌区绿洲东路495号

人口和语言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吐鲁番市常住人口为693988人。

2013年末全地区总人口64.3万人。其中:市镇人口为2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7.9%;乡村人口39.9万人。男性人口32.5万人,女性31.8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1:100。全年出生人口1.5万人,出生率23.4‰;死亡人口0.3万人,死亡率4.2‰,自然增长率19.2‰。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50.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8.0%,其中:维吾尔族人口46.1万人,占比71.7%;汉族人口14.15万人,占比22.0%;回族人口3.8万人,占比6.0%。农业人口46.1万人,非农业人口18.2万人。

吐鲁番个别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语言文字为几个民族所通用)。现在使用的文字有维吾尔文和汉文。多年来,吐鲁番地委、行署为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已的语言文字,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受到社会尊重,并得到广泛使用。

在新疆范围内通用维吾尔、汉两种语言文字,在各自治州、自治县都使用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汉语文;在新疆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5种语言文字。

民族宗教

  吐鲁番地区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布依族、侗族、傈僳族、高山族、纳西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瑶族、白族、土家族、东乡族、土族、羌族、裕固族等27个民族。

  根据2013年统计显示,目前全地区总人口64.3万人,少数民族50.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8.0%,维吾尔族人口46.1万人,占比71.7%;汉族人口14.15万人,占比22.0%;回族人口3.8万人,占比6.0%。

  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历史上在这里流行的宗教有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已经消失,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一直流传至今。

  吐鲁番是伊斯兰教传入较早,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之一。目前,伊斯兰教是吐鲁番地区最大的宗教,为维吾尔、回、哈萨克等7个民族所信仰,人口总数467040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74.98%。吐鲁番地区有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957座,其中,主麻以上清真寺349座,回族清真寺55座,基督教活动堂点19处,宗教教职人士1159人。

  吐鲁番地区历来十分重视对爱国宗教人士的培训工作,坚持地区集中培训,县、乡、村定期学习培训和根据形势任务进行特殊培训三个层次的培训格局,结合地区实际将自治区4年一轮爱国宗教人士培训改为2年一轮,认真组织开展宗教人士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1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910人次。

历史

  公元640年,唐平定高昌后,设西昌州,改为西州,实行县(乡)、里制,下辖五县。高昌县、柳中县、交河县、天山县(今托克逊县境内)、蒲昌县(今鄯善县境内)。唐置西州的同年,设安西大都护府于交河城。安西大都护府领辖22个都督府,118个州。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大都护府迁至龟兹。唐永徽元年(651年),复撤回西州。唐显庆三年(658年),再次迁龟兹。西州改置为西州都督府。唐龙朔二年(662年),吐蕃军队进入西域,开始了与唐长年的西域争夺。唐咸亨元年(670年),吐蕃与西突厥联兵攻陷西域十八州,唐放弃安西四镇,退守西州。唐昌元年(689年)安西大都护府复移至西州。唐长寿元年(692年),又迁于龟兹。唐开元二年(714年),唐置天山军于西州境。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西州原建置。唐贞元六年(790年),吐蕃与回鹘争夺北庭(今吉木萨尔),吐蕃占北庭。随后,攻占西州。吐蕃 与回鹘对西州进行了长年反复的争夺,最终回鹘控制了西州。唐咸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鹘仆固俊克西州,建立以高昌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国都高昌城。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高昌回鹘先后臣属于辽、宋、西辽。元太祖四年(1209年),高昌回鹘归附蒙古。高昌回鹘王国称为畏兀儿王国,保留亦都护王治。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高昌亦都护保持原辖地。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于畏兀儿地置断事官。1275年,察合台汗国汗都哇与海都联兵反元,率兵十二万,围攻火州(高昌故城)长达六个月。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将其女送于都哇,叛军解围而去。之后,都哇又围攻火州。火州陷落。火赤哈儿的斤退守哈密力,哈密随之攻陷。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其子纽林的斤率部东奔甘肃永昌。高昌回鹘王国名存实亡。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在畏兀地初设提刑按察司,1281年撤销。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交钞提举司,专理至元钞发行和管理。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火州宣慰司,掌管军民事务。元大德三至六年(1299-1302年),都哇控制了火州。元大德十年(1306年),海都之子察八儿向元朝投降,叛乱告终。火州归元朝直接管辖。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复立总管府于火州。元末,吐鲁番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吐鲁番地名第一次出现。元至正七年(1347年),东察合台汗国攻占吐鲁番、火州、柳城。吐鲁番、火州、柳城臣属东察合台汗国,并朝贡于明王朝。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吐鲁番地面也密力火者吞并火州、柳城,称王。王都安乐城(今吐鲁番市东郊安乐故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阿黑麻在东察合台汗国东部的吐鲁番称汗,建都吐鲁番(安乐城)。明隆庆四年(1570年),叶尔羌汗国占领吐鲁番,吐鲁番属叶尔羌汗国。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准格尔汗国曾一度控制吐鲁番,与清朝反复争夺。清雍正十年(1732年),准格尔进攻吐鲁番,额敏和卓不敌,率部八千余人迁入甘肃瓜州(今甘肃安西)。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平定准格尔,吐鲁番属清王朝。1756年,额敏和卓率部迁回鲁克沁(今鄯善县鲁克沁)。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封额敏和卓为郡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置辟展(今鄯善县城)办事大臣及同知,隶甘肃布政司。建吐鲁番六城:辟展(今鄯善县城)、吐鲁番城(今吐鲁番市东南)、鲁克沁、色更木(今胜金)、哈喇和卓、托克逊。办事大臣驻辟展。设办事大臣后,吐鲁番实行军府制与扎萨克制并行,扎萨克由郡王担任。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设辟展巡检。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辟展办事大臣改为吐鲁番领队大臣,及同知,移驻广安城(今吐鲁番市老城),行政中心移至今吐鲁番市。清同治九年(1870年),浩罕汗国阿古柏侵占吐鲁番、辟展、托克逊各城,在各城建回城。清光绪三年(1877年),清收复吐鲁番、辟展、托克逊。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吐鲁番直隶厅成立,辖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范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辟展巡检改置为鄯善县,隶属吐鲁番厅。民国时期,扎萨克制废弃。

  民国二年(1913年),吐鲁番直隶厅改置为吐鲁番县,辖今吐鲁番市、托克逊县范围。同与鄯善县隶属迪化道(今乌鲁木齐)。1920年,吐鲁番县、鄯善县属焉耆道。1928年,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为县长,县下设乡,改乡约为农官。1930年,置托克逊设治局。1933年,推行县、区(乡)制。1936年,置托克逊县。1938年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先后隶属迪化行政区,迪化专区。1949年,吐鲁番县共有3镇、9乡、68保、795甲;鄯善县2镇、5乡、24保、196甲;托克逊县1镇、3乡、20保,120甲。

  1950年,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隶属迪化专署(后改为乌鲁木齐专署)。三县共划区12个、乡48个:吐鲁番县辖区5个、乡16个,鄯善县辖区4个、乡16个,托克逊县辖区3个、乡16个。1958年,三县属自治区直辖县。同年,改区(乡)制为社(镇)、队制。1970年,吐鲁番县、托克逊县隶属乌鲁木齐市,鄯善县隶属哈密地区。

  1975年7月,吐鲁番地区成立,辖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共有镇3个,公社17个,园艺场2个,其中:吐鲁番县辖镇1个、公社7个、园艺场1个;鄯善县辖镇1个、公社6个、园艺场1个;托克逊县辖镇1个、公社4个。1984年,全地区推行乡(镇)、村制。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吐鲁番县改置为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吐鲁番地区常住总人口550731人。其中:吐鲁番市251652人、鄯善县196929人、托克逊县102150人。

  2003年,吐鲁番地区总面积69620.63平方千米,总人口571711人。

  2008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于调整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与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行政区域界线的通知》(新政发[2008]72号)同意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的鱼儿沟街道、星火街道428.4平方公里划归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管理。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吐鲁番地区常住总人口622903人,其中:吐鲁番市273385人,鄯善县231297人,托克逊县118221人。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销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的批复》(国函[2015]52号):一、同意撤销吐鲁番地区和县级吐鲁番市,设立地级吐鲁番市。吐鲁番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高昌区绿洲东路495号。二、吐鲁番市设立高昌区,以原县级吐鲁番市的行政区域为高昌区的行政区域。高昌区人民政府驻老城路街道老城东路690号。三、吐鲁番市辖原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托克逊县和新设立的高昌区。

地理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吐鲁番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和硕县、尉犁县、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相接。地区南北宽约24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土地总面积69,713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的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4.2%。地区的管理机构-行政公署设在吐鲁番市,距乌鲁木齐市183公里。

  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盆地内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无霜期达27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 −7.6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32.2 ℃,年平均气温 14.4 ℃。本地盛产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

自然资源

  吐鲁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68种矿产,发现矿产地400余处,规模以上矿产146处,其中特大型矿床6处,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47处,小型矿床80处。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铁、铜、芒硝、花岗岩、钾硝石、钠硝石、膨润土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鄯善红”已成为全国名牌产品;蒙皂石矿是我国唯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矿床;膨润土储量居全疆第二位,且为我国为数不多的钠基膨润土。

旅游

  吐鲁番旅游、文物资源丰富。已开发旅游景点16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3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

风景名胜

  • 吐鲁番坎儿井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组成,是荒漠地区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新疆的坎儿井总长度曾达到5000多千米,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新疆的坎儿井绝大多数集中在吐鲁番。
  • 葡萄沟
  • 火焰山
  • 高昌故城
  • 交河故城
  • 苏公塔
  • 麻扎村
  • 艾丁湖
  • 吐鲁番地区博物馆 位于吐鲁番市木纳尔路1268号。吐鲁番博物馆新馆是吐鲁番地区2006年的重点工程,经过三年的积极筹备,完成了选址、整体设计、资金筹措、招标建设单位等工作,于当年9月8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12日正式破土动工。吐鲁番博物馆、培训中心工程规划占地30亩。工程总面积17570.01平方米,博物馆工程建筑面积13291.3平方米,展览面积达4126平方米,三层,局部地下室,框架结构。在博物馆东北角,设有一座观光塔,塔高56m。培训中心建筑面积4278.71平方米,四层,局部地下室,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