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拉石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埃洛拉石窟一角

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石窟群。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市西北26千米处。石窟坐东朝西,从南向北绵延近2 000米。现存编号洞窟34座。其中,第1~12窟为佛教石窟,开凿于7~9世纪;第13~29窟为印度教石窟,开凿于7~10世纪;第30~34窟为耆那教石窟,开凿于9~11世纪。中世纪时荒废,19世纪后得到清理修复。

佛教石窟

埃洛拉佛教石窟形制基本沿袭阿旃陀石窟。除第10窟为塔庙外,余皆为佛殿与僧房混合而成的精舍窟。第10窟有一宽大的敞开式前庭。前庭左、右、后三面绕以凹形柱廊,柱廊外侧壁凿出小室。雕镌华丽的明窗作三叶形,中央偏上开圆窗,拱顶镌出涡卷形纹饰,拱脚上翻呈火焰状,三叶拱内雕出曲拱和椽头。主室的纵券顶和侧廊的平顶均为仿木结构。佛塔结构复杂,塔身为圆柱形,但附一宽大的主立面;主立面前雕刻倚坐佛像及胁侍,塔身其余部分垂直凿若干方框,内皆雕佛像,姿态各异。佛教石窟在建筑和雕刻上虽不如印度教石窟那样繁缛奢华,但许多雕刻已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除一佛二胁侍的三尊像之外,开始出现众多菩萨、多罗女神和曼荼罗等早期密教图像,意味着佛教的衰落、解体与蜕变。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印度教石窟,气势宏伟、雕饰豪华,吸收了佛教寺院和南北方印度教神庙的特征。人物雕刻融合了德干遮卢迦王朝的刚劲厚重与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纤细优雅,以动态强烈、变化丰富为特征。第16窟,俗称“凯拉萨神庙”,既是埃洛拉石窟群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印度教石雕建筑的问鼎之作,堪称世界建筑艺术的奇迹。相传,拉什特拉库塔国王克利希那一世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开凿这座祀奉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庙宇。在一整块从山崖中分出的巨石上,工匠们雕凿门楼、前殿、主殿等各种建筑。主殿方形,后部连接方锥形建筑,二者为全窟建筑和雕刻的精华,总长50米、高29.5米、宽32米。表面雕刻各种印度教神像及装饰性图案,有些题材取自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波罗多》,代表作有《阇陀优奋战罗婆那》、《舞蹈的湿婆》等。这些雕像在造型、情态等方面颇具印度本土风貌,充分显示印度教艺术的华丽风格,对当时其他地区的印度教造像有重要影响。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耆那教石窟,形制多仿印度教石窟,但规模不如后者宏伟。窟内雕刻亦缺少印度教石窟的活力,而流于繁琐、细密和纤巧。第32窟俗称因陀罗瑟帕,形制类似凯拉萨神庙,是埃洛拉保存最好的耆那教石窟。在双层列柱式大殿侧壁雕造出耆那教祖师大雄、巴湿伐那陀和戈摩达希瓦尔等。窟顶亦残存若干珍贵的耆那教壁画。埃洛拉石窟与相距不远的阿旃陀石窟并称印度艺术的两大宝库。阿旃陀以壁画闻名,埃洛拉以雕刻著称。阿旃陀石窟纯属佛教,埃洛拉石窟三教合一。1983年,埃洛拉石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