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造型艺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督教造型艺术英语:Christian fine arts),以基督教圣经、教义、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事迹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雕塑,以及教堂、修院、祭坛等建筑物所表现的造型艺术

早期基督教造型艺术

一般认为,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就有基督教艺术的存在,在形式上受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自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拜占廷以后,君士坦丁堡作为艺术中心,在这里产生了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于“基督教的”艺术风格──拜占廷艺术。这种艺术风格不但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占统治地位,对整个基督教会都有重大影响。习惯上称早期基督教艺术为前拜占廷艺术。

在没有正式的教堂建筑以前,早期基督教会利用较宽敞的私宅举行宗教仪式,如为纪念耶稣最后晚餐,就在餐厅里举行祝谢饼和酒的仪式。3世纪初,基督教的教义、礼仪和组织形式逐渐定型化,“宅第教堂”应运而生。起初只是利用较大的私宅加以扩建和装修,如在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杜拉-欧罗普宅第教堂(231)遗址,包括一长方形大房间和四个较小房间,还设有洗礼间和洗礼池,墙上绘有圣经故事壁画,如基督行神迹、墓旁的三个马利亚、好牧人、亚当与夏娃等。这些壁画虽然粗糙,但对后世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价值。

在基督教受迫害而处于地下状态的时期,殉道者的墓地成为信徒聚会的重要场所。根据基督教身体复活的教义,早期教会对死者的遗体十分重视,而殉道者更受到信徒的崇拜,因而埋葬殉道者的墓地──地下墓窟得以保存了大量早期基督教艺术作品。现存的地下墓窟多建于3~4世纪,在罗马近郊最多,约有40余处,在巴黎、小亚细亚、北非等地也有少量发现。这些墓窟都以殉道者的名字命名,最著名的是圣普里西拉墓窟。墓窟内有铭文、壁画、石棺等。铭文的字体古朴庄重,还有古老的表象如锚和十字架的图形作装饰,在洞顶或墙壁白色或乳白色的背景上,用红色或绿色的细线条划成圆的或方的几何图形,画面为圣经故事,题材多属遇难得救之类,如《在火炉中的三个以色列人》、《约拿与大鱼》、《狮子坑中的但以理》、《亚伯拉罕献以撒》、《拉撒路复活》以及别的神迹,这和当时基督徒被迫害的状况有关(见彩图)。在壁画中还大量出现象征基督教信仰的各种表象,如鸽子、棕树枝、鱼、饼和篮子等。石棺本是罗马的传统,早期基督教徒也用石棺装殓死者,但石棺上雕刻的是基督教的人像,常见的是耶稣受洗图,还刻有鸟兽、昆虫、花草等图案。

教堂建筑在基督教艺术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自基督教合法化及国教化以后,大型教堂建筑迅速发展。此时的教堂基本上是罗马长方形大会堂式的格局 (见教堂)。按照尊敬殉道圣徒的传统,往往在圣徒墓地上建造宏伟的教堂,供信徒朝圣。在罗马城最早的教堂是拉特兰宫的圣约翰教堂(约建于320),随后为圣彼得教堂(约建于400)和一系列以圣徒名字命名的教堂,如圣克雷芒教堂(约建于360)、圣保罗教堂(约建于385)、圣撒比拿教堂(建于422~432)、圣母大堂(建于432~440)等。在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建造的教堂结构比较复杂。君士坦丁堡的神圣使徒教堂(建于333~361,已毁)和相传为耶稣葬身处的耶路撒冷圣墓大堂(约建于340)是当时许多教堂的标准模式。早期教堂建筑的外部一般都较简陋朴素,但内部装饰富丽堂皇。4世纪教堂壁画早已无存,保存比较完好的是镶嵌画,在罗马、米兰、拉文纳以及其他许多地方古老教堂的墙壁上、圣所的天花板上还保存有大量镶嵌圣经人物图画和各种图案 (见彩图)。在雕塑艺术方面,由于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反对偶像崇拜的传统,所以早期基督教艺术中没有与异教神像类似的立体雕像。常见的石棺浮雕制作也比较粗糙,最有名的石棺浮雕是名为《两兄弟》的胸像,还保存着古典雕塑的特点。4世纪时盛行圣徒崇拜,常用象牙或贵重金属制成容器来保存圣徒的遗骨、遗物等,这些容器上面有精致的雕刻,有圣经人物肖像,也有别的图案,工艺水平相当高。

拜占廷艺术

自从帝国迁都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中心随之东移。基督教艺术在继承罗马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大量吸收叙利亚和东方神秘主义成分,逐渐形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拜占廷艺术风格。拜占廷式教堂建筑一方面继承罗马式大会堂空间宏大的特点,但更为强调情绪效果,如采用圆形穹窿屋顶,象征上帝君临天下的最高权柄和苍穹对人类的荫庇;中心式封闭的教堂造成人在上帝环抱之中的感觉。圣索菲亚大堂就代表了从西方到东方这种艺术风格的转变。拜占廷镶嵌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从拉文纳等地教堂保存的大量拜占廷镶嵌画可以看出,它们以象征主义手法,突出表现神秘的属灵世界。画面上的人像,比例拉长,大眼小口,表情严肃凝滞。虽经常出现基督与使徒等形象,但一般不着重描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以其东方君王式的威严神态使人产生敬畏和虔诚的情感。人像在整个画面中占较大比例,且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一般为世人在底部,其上是教士,再上是由圣徒环绕着的天使和“圣家庭”(包括耶稣、马利亚和约瑟,有时还加上马利亚的母亲亚拿,以及以利沙伯等),最上面是基督,十字架也经常出现。拉文纳圣维他勒教堂内的镶嵌画是拜占廷镶嵌艺术的代表。雕塑艺术以浮雕为主,如圣撒比拿教堂著名的雕花大门(5世纪中),由许多块刻着圣经故事的木板组成。拉文纳正教洗礼堂墙上有16面石膏彩塑,为5世纪后期作品(见彩图)。6世纪,在教堂内的圣所与会堂之间隔着一道木板屏风,板上有浅浮雕圣像,以后屏风的面积逐渐加大并定型化,形成代表东正教特色的圣像屏风。基督教合法化以后,用莎草纸书写的经卷逐渐被比较昂贵耐用的羊皮经卷所取代。现存的羊皮纸圣经手抄本如6世纪著名的《维也纳创世记》(见彩图)和《罗桑诺福音书》,不但书写精美,且绘有插图及图案。有的圣经手抄本还有雕花木板、象牙板或镶嵌着珠宝的贵金属板作成封面,图案优美,制作精良,是名贵的艺术品。

726年,东罗马帝国下令禁止圣像崇拜,东派教会的造型艺术受到限制,直到843年才取消禁令(见圣像破坏运动)。圣像破坏运动结束后的两个世纪是拜占廷权力的巅峰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包括壁画、镶嵌画、雕塑、珐琅制品、丝织品等,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被称为拜占廷艺术的第二次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典型的教堂平面呈正方十字形,即希腊十字架形。教堂中央是一巨大穹窿屋顶,有的还加上四个辅助的山穹窿,故又称五点式结构,威尼斯圣马可大堂(建于1042~1089)就是著名的例子。木板圣像绘画 (icons)开始流行于君士坦丁堡,后传入俄罗斯。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于988年信奉基督教以后,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曾集中了大批拜占廷的艺术家和工匠,形成俄罗斯风格的基督教艺术。如著名的圣像《弗拉基米尔圣母》(约1130),虽然还是拜占廷式的,但已显示出一种新的、人性化的风格。俄罗斯正教教堂采用希腊十字架形的模式,拜占廷的尖顶穹窿,著名的有分别建于基辅(1037)和诺伏哥罗德(1045~1052)两地的圣索菲亚大堂。

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使这个东方最繁华的城市遭到空前浩劫,无数艺术珍品毁于一旦。但拜占廷艺术并未就此衰亡,而继续在东、西方发展。教堂建筑趋向小型化,穹窿屋顶较小而高,重视外墙装饰,建筑样式美观而多变化。约建于1250年的雅典圣埃勒夫特里奥大堂(又称小都主教座堂),长约11米,宽约7米,穹窿圆顶的直径不到3米,用大理石建成,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教座堂。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堂中作于13世纪的镶嵌画《祈求》(希腊文Deёsis,为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基督在祈祷,两旁分别为马利亚和施洗约翰),人像比例适中,形象生动,圣母充满温柔与母爱,基督也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君王。14世纪初出现微型镶嵌圣像,在木板或蜡板上镶嵌金银和别的贵重材料,小的只有20厘米左右。10~15世纪是俄罗斯基督教艺术的黄金时代。俄罗斯圣像画家的代表当推希腊籍画家提阿凡那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领报大堂的圣像画《祈求》为其代表作。深受提阿凡那斯影响的俄罗斯僧侣画家鲁比列夫的名作《旧约三位一体》(约1410),为拜占廷圣像画中习见的主题:三位天使(借喻天父、基督、圣灵)在亚伯拉罕家作客,画面充分表现新的俄罗斯风格──亲切而富于人性化(见彩图)。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俄罗斯教会居于正教领袖地位,拜占廷艺术对俄罗斯仍有一定影响。莫斯科的圣巴塞尔大堂(建于1555~1560)就是俄罗斯风格的拜占廷式教堂。

罗马式艺术

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后,西方的文化艺术有一个停滞衰退的时期,至11世纪才开始复苏。在此期间,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在政治和精神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加冕。查理大帝企图在西方恢复罗马帝国的统治,加强对教会的控制,提倡恢复古典的基督教文化艺术。他召集大批基督教学者、艺术家,兴办学校,修建宫廷、教堂和修院,史称加洛林文艺复兴,为11世纪文艺复兴的先河。962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德意志皇帝奥托一世加冕,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随着帝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增强,在德意志境内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教会中心。斯拜尔大堂(建于1030~1061)已显示出罗马式建筑的特点,与沃尔姆斯大堂和美因茨大堂同为德国最古老的罗马式教堂。

10世纪初,克吕尼修会发起改革运动。以宏伟壮观的教堂建筑、富丽堂皇的陈设和装饰、隆重繁缛的礼仪作为重要的传教手段,是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当时宗教艺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世纪具有欧洲地方特点的罗马式艺术风格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以后,西派教会势力增强,欧洲各地竞相兴建或修复教堂和修院。11~12世纪盛行的罗马式教堂突破早期罗马长方形会堂的传统,平面呈拉丁十字架形,横厅加长,中殿向东延伸,在中殿超过横厅的部分与东端的圣所之间为圣歌队(或称唱经班)席。外墙厚实,窗户较小,门窗上部为半圆形拱环。12世纪初,克吕尼修会在欧洲有300多所修院,为了适应礼仪的需要,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完全排除拜占廷的象征主义。在17世纪罗马圣彼得大堂建成之前,法国勃艮第克吕尼教堂是全欧最大的教堂。该堂连同它的名贵壁画毁于18世纪末。在它附近的贝尔采镇还保存着同一时期、出自相同画家的巨幅壁画,为这一时期罗马式艺术最杰出的代表。12世纪初一些新修会兴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西多会,他们反对豪华的教堂建筑和装饰,禁止绘画和雕塑,更反对用珠宝和贵金属制作圣器,甚至不惜将原有的这类艺术品烧毁。但在修院抄录圣经的重要日常工作中,并不排斥艺术创造性,因而留下了艺术价值很高的手抄本。12世纪有的教堂用大理石拼成几何图案作为装饰,这种大理石镶嵌艺术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如西西里蒙里尔大堂(建于1174~1182)墙面用不同颜色的大理石镶嵌,图案为阿拉伯式的。这座教堂的结构为罗马式,而尖拱则来自伊斯兰教传统。

哥特式艺术

12世纪中,法国首先出现高耸挺拔的教堂建筑形式,即所谓哥特式。据说,哥特式一词出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史家瓦萨利,他把所有非希腊罗马的艺术贬之为“哥特式的”(Gothic,哥特人是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日耳曼民族,曾入侵意大利),此词后来变成专指这种建筑形式的名称,并泛指同一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不再含有贬意。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是高耸,用尖拱代替圆拱,墙壁较薄,层迭的窗户占墙面很大面积,窗框的形状也多样化,建筑物以细圆柱支撑,屋顶用肋状拱券以增加高度,外面用飞扶壁支持,欹斜的屋顶复以薄石板。在高高的塔楼上再加上锥形尖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高空,但法国教堂比较少用尖塔。彩色玻璃花窗是哥特式教堂的共同特点。从12世纪中到13世纪,在巴黎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建起一批宏伟的哥特式教堂,如圣得尼斯大堂(建于1135~1140)、沙特大堂、巴黎圣母大堂(建于1163~约1250)、瑞姆斯大堂(建于1211~1290)、亚眠大堂(建于1220~1288)、博韦大堂(建于1247~1272)等。教堂外部,尤其是正门立面,用雕像和浮雕装饰,具有庄严美。13~16世纪哥特式教堂遍及欧洲主要国家,如意大利的米兰大堂(1387始建)、德国的科隆大堂(1248始建)均为世界闻名的哥特式教堂。英国的哥特式教堂比较简朴,不如法国哥特式之高耸,最古老的英国哥特式教堂是索尔兹伯里大堂(建于1220~1258)。

哥特式雕塑艺术的中心在巴黎,它继承了罗马式的内容和形式,但更追求自然和完美。雕像由初期的比例拉长、僵直站立的程式(如沙特大堂所见)转变为比例适中、姿态自然、表情安详的新风格(如瑞姆斯大堂所见)。意大利雕塑家尼古拉·比撒诺和乔万尼·比撒诺父子为比萨大堂和锡耶纳大堂雕制的大理石讲台,造型优美,雕像生动。哥特式教堂以彩色玻璃装饰为主,壁画较少。尼德兰画家胡·凡·艾克和扬·凡·艾克兄弟共同创作的祭坛圣画《敬拜上帝羔羊》是传世名作。这组画在12块形状不同的橡木板上的圣画以献祭的羔羊(象征基督)为中心,象征人类的堕落与基督的救赎。

14世纪,以耶稣受难为题的绘画和雕塑十分普遍,并出现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圣像──耶稣苦像。还有种名为《哀悼基督》(拉丁文Pietà,意为虔诚)的圣像也很常见,内容是悲戚的圣母把耶稣的尸体抱在膝上。十字架受难向来是一个最常见的题材,但此时流行的形式是特别夸张地表现死亡的痛苦与丑恶,并突出展现耶稣身上的伤痕和流血的伤口。这种令人悚然的表现方法显然与1347~1350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以及百年战争、天主教会大分裂的动荡的时代背景有关。

文艺复兴艺术

15世纪初,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开始出现古典罗马式的建筑,穹窿圆屋顶,半圆拱窗户,希腊式圆柱,简单流畅的线条。到16世纪这种建筑已逐渐取代了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教堂建筑是罗马圣彼得大堂。文艺复兴时期宗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方面。它彻底改变了呆板的、程式化的传统,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画面多以大自然或建筑物为背景,以和平宁静的人物形象表现宗教的虔诚。佛罗伦萨画家乔托开创的人文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有重大影响,作品有《圣法兰西斯之死》、组画《基督的一生》等。文艺复兴初期的宗教名画有马萨乔的《纳税金》、《亚当与夏娃被逐》,弗兰切斯加的《圣十字架的传说》、《耶稣诞生》、《耶稣受洗》、《复活》等,结构严谨,形象生动。文艺复兴盛期以罗马为中心,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进一步发展了气魄雄伟、优美典雅的古典风格。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记》、《末日审判》均为传世之作。拉斐尔一生画了100多幅圣母像,其中《西斯廷圣母》最为杰出。威尼斯画家提香着意刻划人物性格,他的《埋葬基督》,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悲伤、焦急、怜爱的心情。西班牙画家埃尔·格里柯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感情,由于受到拜占廷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注重表现神秘主义的效果,把人从现实引向另一世界,《基督复活》为其代表作。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祥地德国,为宗教论争而大量发行的宣传品中,大都印有版画插图。德国画家丢勒在油画、版画、雕塑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油画《四使徒》,木刻版画《启示录》插图,铜版画《骑士、死神、魔鬼》等。

文艺复兴雕塑家突破中世纪身裹厚袍的雕像传统,创作出圆雕裸体人像。多那太罗的《大卫》铜像,是第一个裸体雕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具有庄严、雄浑、完美无疵的特点,代表作有《摩西》、《大卫》、《哀悼基督》等。

巴罗克艺术

宗教改革和三十年宗教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大致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个阵营。新教主张信徒与上帝直接交流,不需通过外界的媒介;而且认为,神像会导致偶像崇拜,所以反对在教堂内悬挂带有神秘色彩的圣画,反对陈列雕塑圣像。天主教特兰托公会议则于1563年重申圣像的重要意义。反宗教改革的主力耶稣会强调教堂的建筑、装饰、陈设、圣像等,均有助于坚实信仰,战胜邪恶,因而接受并发展以奢侈豪华、雍容富丽为特点的巴罗克艺术。耶稣会的第一所教堂──罗马的耶稣教堂(建于1568~1584)由维克诺拉设计。这座教堂结合中心式教堂与长方形教堂的优点,既便于举行隆重的礼仪,又利于讲道。这座巴罗克式教堂影响欧洲教堂建筑近4个世纪之久,各地争相仿效,形成所谓耶稣会风格;并且随着耶稣会的传教活动,影响还扩大到东方和拉丁美洲。这座教堂内部装潢极为华丽,屋顶拱券全用贴金的石膏雕塑装饰,尤其是天花板上的名为《耶稣圣名必得胜》的壁画,是意大利画家高利的杰作(约完成于1683年)宏伟的壁画与周围凌空的石膏塑像和金碧辉煌的天花板浑然一体,达到强烈的戏剧效果(见彩图)。威尼斯的圣母教堂(建于1631~1682)是一座八边形的大理石教堂,造型优美的穹窿由漩涡形的扶壁支撑,十分精巧别致。奥地利本笃会修院麦尔克教堂(建于1702~1738)内部的装饰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事,可与当时最富丽堂皇的歌剧院媲美。

在天主教国家,除了盛行为王室、贵族服务的宫廷画外,宗教画也开始进入私人家庭。巴罗克艺术的代表、佛兰德斯宫廷画师鲁本斯,一生创作极丰,他的宗教画如《博士来朝》、《圣母升天》、《最后审判》、《基督被抬下十字架》等,色彩绚丽,富于动感,形象丰满高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荷兰新教画家伦勃朗,擅长肖像画,笔下的人物多为贫民、流浪者等下层群众,形象栩栩如生。他同时又是造诣很高的腐蚀版画家。在他留下的大量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油画、腐蚀版画中,主要有《浪子回头》、《牧羊人朝拜耶稣》、《好撒玛利亚人》、《被病人包围着的基督》等,均具有时代感。巴罗克式雕塑以意大利的贝尔尼尼为代表。他为罗马圣彼得大堂创作的雕塑均堪称为纪念碑式的作品,如圣彼得墓上的螺旋形铜柱,圣彼得大堂门前环抱广场的柱廊以及圣彼得的主教宝座等。大理石雕塑《圣德肋撒的异象》为贝尔尼尼的另一杰作。

现代基督教造型艺术

18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并无重大突破。19世纪初又出现崇尚简朴的古典式教堂建筑,如巴黎的玛德兰教堂(建于1802~1842)是古希腊哥林斯神庙式的建筑。英、德、法等国流行新哥特式教堂建筑,后传到美国,如纽约的三一教堂(建于1839~1846)。在绘画方面,威尼斯画家提埃波罗的宗教画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如《最后晚餐》、《朝拜耶稣》,色彩浓丽,具有宫廷画的装饰风格。英国的诗人兼画家布莱克为圣经作了许多版画插图,其中以《约伯记》插图最为突出。19世纪许多著名画家从基督教汲取个人灵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如法国画家安格尔的《圣母圣婴》是模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的作品。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宗教画继承鲁本斯的传统,重视人物的情感,作品有《雅各与天使角力》、《基督被钉于强盗中间》等。荷兰画家梵·高的《好撒玛利亚人》,英国画家亨特的《世界之光》、罗赛蒂的《天使向马利亚报信》等都是19世纪的优秀作品。

19世纪中叶,本笃会在天主教会内部发动一次宗教复兴运动,重视神学思想与宗教艺术的结合,对基督教艺术的发展有所促进。天主教会在罗马教廷的认可下,也起用当时知名艺术家为教堂作画。法国画家高更的宗教画具有象征主义色彩,如《黄颜色的基督》、《雅各与天使角力》。法国画家鲁阿反对文艺复兴以来宗教艺术与世俗艺术相融合的传统,主张宗教艺术既要表现人世生活,更要反映超乎尘世的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创作的宗教画反映出很深的宗教感情,如《兵丁戏弄耶稣》、《圣维隆尼卡面纱上的基督》等。20世纪有更多的艺术家倾向于基督教题材,但不一定是为教会而创作。如美国犹太画家拉特纳的《哀悼基督》(1948)就属于基督教常见的主题。教会对现代艺术潮流也采取了容忍或欢迎的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建造的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多请知名建筑师和艺术家担任设计,在别的造型艺术方面也有类似情况。法国画家马蒂斯为法国文斯多明我女修会设计的小礼拜堂(建于1951),包括墙饰、圣坛、圣器等,线条简单,色彩强烈,具有时代感很强的现代化风格。由法国建筑师柯比西耶设计的法国龙尚豪特圣母教堂(建于1955)造型独特,想像丰富。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斯宾斯设计的圣弥迦勒大堂(建于1954~1962),采用新颖大胆的结构和装饰。该堂原建于14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1954年在废墟上重建。新堂以象征性的装饰著称于世。在祭坛后面悬挂着高约21米的巨幅挂毯,是英国著名画家萨特兰的作品,名为《四词素荣耀中的基督》。正对祭坛的是10扇高约21米的彩色玻璃窗,分别象征人类生命的进程与上帝在历史中的启示。

英国雕塑家摩尔为诺桑普敦圣马太教堂创作的石雕《圣母圣婴》(1945),有着古拙单纯的原始风格,与习见的程式完全不同,在雕塑揭幕时曾引起争议,但旋被公认为一件十分成功的作品。英国雕塑家艾泼斯坦为伦敦圣婴女修院雕塑的《圣母圣婴》(1951),为圣弥迦勒大堂创作的铜雕《圣米迦勒与魔鬼》,均为当代重要雕塑艺术作品。20世纪的宗教画也吸收或借鉴现代艺术手法,用抽象主义表现超自然的精神境界。如1946年萨特兰为圣马太教堂所作壁画《十字架受难》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宗教画。英国画家斯宾塞的宗教画完全摆脱前人宗教画的约束,他以家乡柯克汉的景物为背景,以当地村民为原型,创作了许多个性化的宗教画,如《最后晚餐》、《复活》等。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