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音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复调音乐(polyphony),一种以若干独立的旋律线的结合与发展为基础的音乐。构成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在横向结合上各自条理清晰,在纵向结合中按照对位法则形成节奏不一的对比和补充。复调音乐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思维体系。

复调音乐的起源与宗教音乐密不可分。早期复调音乐的形成,实际上是构建在宗教音乐时代中,起初发源于单纯的格列高利圣咏,这是当时欧洲极为流行的音乐形式。它的出现对其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以单音音乐的形态出现时,就有了数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教会调式,这也构成后来复调音乐发展的调式基础。复调音乐的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9~13世纪的复调音乐

①建立在格列高利圣咏基础上、以平行声部为主的起源于9世纪的奥尔加农(organum)是复调音乐最早的形式。它以格列高利的曲调为主,另外加上一个与之平行的旋律。原旋律称作“固定调”(cantus firmus),奥尔加农主要分为两类:ⓐ两个声部以同度音开始,然后上面的声部和下面的声部逐渐分离,直到相隔四度为止,最后回到同度音结束。ⓑ数声部都作平行四度的进行,或两声部按照完全五度排列起来。②克劳苏拉(clausula)是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出现的复调乐曲。其自身完整而起止分明,这种韵律化的音乐形式取代了奥尔加农,在结构内部强调了Ⅰ→Ⅴ→Ⅰ的进行。在终止式中,引入了导音的上二度进行。这是巩固调性的表现。③当克劳苏拉发展到后期时,就演变成为经文歌(motet)的雏形。13世纪时的经文歌已成为独立作品。它既保留了平行四、五、八度进行的基本特征,又增加了不协和音程的纵向结合的新因素,此外出现了同主音不同调式的运用。这些都是复调音乐发展中的进步。④迪斯康特(descant)产生于12世纪,仍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歌调,于其上方添加新的声部,两者的距离为八度或五度,声部间出现反向进行。⑤福布尔东(fauxbourdon,法)产生于13世纪,意为假低音,因低声部演唱时实际为高八度。它仍然以格列高利圣咏为固定歌调,新加的声部通常为两个。开始与结尾采用五度、八度,中间用三度、六度,音响效果较前几种丰富。

14~15世纪的复调音乐

随着复调音乐体裁的发展,当时已形成了一个复调音乐的专业创作群体。14世纪,在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新艺术”,代表作家有G.de马绍、F.兰迪尼等人。14世纪,人们对早期的复调音乐形式已不满足,新的发展是在格列高利圣咏上添加曲调时采取自由处理,或固定歌调与新调均为自由创作,从而打破过去的刻板做法。这一时期,出现了“等节奏型”的结构原则。这个原则一般用于固定旋律声部。此外,同一主音不同调式及同一调式不同主音的综合运用已很常见。兰迪尼对终止式的安排是用音阶中之Ⅶ级音与Ⅵ级音将终止的主音推出,形成著名的“兰迪尼终止式”。该时期出现对位一词,用以称呼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对位原意为音对音,亦即几个曲调的结合。在这些结合中,以协和音为主,对不协和音起初予以否定,直至15世纪才逐步认识到不协和音的价值,并认为对位就是艺术化的音乐组合,在写作上应力求富有变化;为了加强主音的地位及逐渐确立稳定的和声骨架,在旋律中出现了具有导音倾向的变化半音。为了丰富旋律的发展,对位中还出现了装饰性的变化音,同时,有明确节奏节拍的量时记谱也逐渐出现。有量音乐与无量音乐在对位中的节奏特征也有新的变化:①等节奏与等节拍的对位;②等节奏与复节拍的对位;③复节奏的对位。

15~16世纪的复调音乐

15世纪后半期至16世纪是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复调音乐被称为合唱复调风格的时代,并形成了复调音乐的第一个高峰期,代表作家是意大利的G.P.da帕莱斯特里纳和O.di拉索。他们创作了大量宗教音乐,并发展完善了无伴奏合唱形式。人们对歌词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音乐的节奏基础;同时运用许多丰富变化的音调组合,在声部进行中力求避免五度、八度的空洞效果;确定了不协和音的使用原则;调式功能的骨架作用逐步明确。总的来说,声部进行上的平衡与相互关系间的协和,是那一时期复调音乐风格的特点。当时的对位技巧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已经形成对比复调与模仿复调两大类型。卡农的多种表现形式已广泛出现:既有单主题的,也有多主题的;既有严格模仿的,也有变形模仿的;既有运用单对位的,也有运用复对位的。模仿复调技法的丰富和调性关系的相对规律,促成了赋格的形成。套曲这种复杂形式也应运而生。

17~18世纪前半叶的复调音乐

16世纪以后,复调音乐无论在结构方面或技术手法方面都已日趋完善,为器乐复调的兴起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J.S.巴赫和G.F.亨德尔将复调音乐发展到第二个高峰期。在巴赫作品中,采取以和声为基础的创作方法,即不仅要求横向线条独立,同时还注意到纵向和声关系,并完善了大小调和声体系。他非常重视和弦外音的处理,以此造成曲调节奏与和声节奏的不一致,增强了对位的效果。当时的器乐复调体裁主要有创意曲、古代舞蹈组曲、帕萨卡里亚、恰空、赋格等。在发展赋格曲的形式方面,巴赫的贡献更为卓越,他所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艺术》、《音乐奉献》等,运用了复杂丰富的复调技巧和多样的结构形式,后来的作曲家们都把他的作品视为复调音乐技术的典范。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的复调音乐

18世纪后半叶起,主调音乐占优势,对位受到和声的制约,写法上从自由节奏的线条织体转变为动机式的旋律短句与和声结合。复调技术与主调音乐的形式特别是在奏鸣曲式的乐曲中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赋格与赋格段在古典派与浪漫派作曲家的创作中成为发展主题展开乐思的有效手段。J.海顿、W.A.莫扎特将赋格运用到室内乐、交响乐等体裁。L.van贝多芬则对赋格进行了创新发展,钢琴奏鸣曲作品106末乐章中的三重赋格集中体现了他对这种形式的突破。在F.门德尔松复活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后,不少杰出的浪漫派作曲家也努力仿效巴赫的复调创作手法。J.勃拉姆斯在创作中有意识地采用巴赫式的对位写作,而且企望能返回到16~17世纪的音乐中去,这表现在他的后期作品中,对卡农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赋格。到浪漫派后期,由于分解和弦的大量使用,旋律线条变为和声性,致使对位愈来愈和声化,甚至成为分解和弦的一种装饰。R.瓦格纳在对位的运用中一方面更强调不协和和弦的各种手法与半音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像莫扎特那样运用几个主题的同时结合,如《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的再现部。总之,在浪漫派后期,复调音乐虽居于次要地位,但仍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手段。

20世纪的复调音乐

进入20世纪以来,复调音乐再次受到推崇与重视,它以融合进各种风格流派的写作手法及个性化的音乐语言的多元面貌展现出来。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比之上一世纪有巨大的改变,调性、调式与和弦结构的复杂化取代了已往的基本自然音体系的技法。自1910年后,许多作曲家都热衷于完全自由地使用半音音阶的全部12个音,有的具有调性中心,如P.欣德米特;有的否定调性中心,如A.勋伯格;有的采取双调性、多调性的结合,如D.米约。双调性或多调性,由于几个曲调调性不同,有着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从而加强了对位效果。无调性音乐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动机的组织,它将旋律线条置于显著地位,而使和声退居其次。近代的线条对位一词,原是形容早期复调音乐形式的,现在则常用来形容一个与和声无关、纯白旋律线交织形成的结构。除了在音阶材料、调式调性方面的发展外,节奏体系的拓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如I.F.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A.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等均体现出节奏复调的特点。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微复调”结构的作品,这种密集排列的多声部复调织体的代表作有G.里盖蒂的管弦乐《大气层》等。20世纪的赋格发展也有了新突破,作曲家们在形式上保持古典的严格程序特征,而在主题结构和调性布局上趋于复杂多样化;还有的作品将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构成原则综合体现在赋格的结构中,典范之作有巴托克的《为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W.卢托斯瓦夫斯基的为十三件弦乐器而写的《前奏曲与赋格》。此外,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D.D.肖斯塔科维奇及R.K.谢德林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均是20世纪里程碑式的复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