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藏经汉语拼音:Dɑzɑngjing;英语:tri-pitaka),佛教典籍丛书,又称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包括经、律、论三个基本部分。

成书

  大藏经的编纂始于释迦牟尼涅盘不久,弟子们保存他的说教,统一信徒的见解和认识,通过会议方式的结集,形成一致公认的经、律、论内容。其后又增加有关经、律、论的注释和疏解,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类。就北传佛教言,其经典中包含了远较印度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的三藏更多的内容。佛教经籍与世界其他宗教的经典不同,它的所有文献不是包含在某一部经典中。它随着地方、语言和宗派的不同而各有分量和侧重的差异。

分类

  早期佛教文献有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的分类法,今已无从准确了解每一分的内涵及标准。部派佛教时代,有多种类型的三藏经典,今只有南传佛教上座部的巴利文三藏尚完整保存下来。大藏经形式有巴利文、汉文、藏文、满文、蒙古文、西夏文几大系统。近代以后,还有依据巴利文三藏译出的柬埔寨文、日文、泰文及拉丁字母转写的大藏经,以及依据汉文藏经译出的朝鲜文、日文的三藏,此外尚有英文和其他欧洲文字译出的佛教经籍。

  汉文大藏经包含大小乘佛教经籍,它比印度尼泊尔晚近发现的梵文经典更接近该经典的原初形式。佛教在汉地流传千余年间,曾整理和认定过佛教的经录50余种,今尚存20余种。各时代的大藏经内容形式各有差异,有如房山石经的特殊形式;北宋以前均为卷轴装帧形式。北宋开宝年间,朝廷敕刻木雕版大藏经首次在成都完成,之后历朝直至民国初年,陆续刊印木刻和排印本大藏经约有20种。汉文大藏经影响到东亚诸佛教国家,朝鲜产生过两部仿开宝藏的高丽藏;日本先后刊行过仿汉文版大藏经的《弘安藏》、《天海藏》、《黄藏》、《弘教藏》、《卐正藏》、《卐续藏》和《大正新修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主要依据梵文译出。9世纪初叶,经籍译出已达700余部,后弘期所译出者多为论书及无上瑜伽部怛特罗。藏文大藏经系统编纂形式出现于13世纪左右。佛教学者布顿初步划定了它的三分形式:甘珠尔、丹珠尔及松绷。甘珠尔为律、经、密咒;丹珠尔为经咒注释和赞颂等;松绷为佛教传至蒙藏地方后出现的当地学者着述。从元代至民国(1313~1939),各地共刊刻过11种藏文大藏经本子。其中较有名的刻本有北京版(1724)、纳塘版、德格版以及十三世达赖主持刊印的拉萨版(1931)。

  蒙文大藏经译刻始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依据藏文大藏经译出。其中 113 卷以金银书写。最初雕刻在西藏完成。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新校订并刊刻甘珠尔。丹珠尔部重刻工作完成于乾隆六年到十四年(1741~1749)。

  满文大藏经编纂翻译在乾隆三十八年,刊刻于乾隆五十五年,计108 函。收入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盘诸部及大小乘单译经和秘密部经咒等共有699种。

  西夏文大藏经依据汉文大藏经《开宝藏》译出。自宋景佑元年(1034)起历时55年始完成。共362帙,812部,3579卷。元至元七年(1270)重加校订并补译。三十年在杭州刻印,大德六年(1302)始竣工。

  佛教经籍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都进行贝叶经编纂,是开放的丛书结构。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编纂的《中华大藏经》,是一部空前的汉文佛教经籍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