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观帖》拓片(部分)

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于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全帖十卷。当时因《淳化阁帖》多编排误谬和摹刻错误,且原板皴裂(一说失火被焚),故宋徽宗赵佶下旨用内府所藏原迹,按《淳化阁帖》所收内容重新编排勾摹,并改用石板镌刻。《大观帖》沿袭阁帖旧式,卷首无帖名,每卷前标题仍同于阁帖,卷末题楷书“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两行。因刻于大观年间,世人遂称为《大观帖》,又因刻成后,帖石置于太清楼下,故又称《大观太清楼帖》。《大观帖》的编排、摹刻由蔡京主持,卷首、各帖标题及卷末题记皆为蔡京手书。

《大观帖》虽然在内容上与《淳化阁帖》相同,但在编排上改正了阁帖的错误,在摹刻上更比阁帖精细准确得多。大观帖的帖板比阁帖稍高,每行多一至三字,故行款也不尽相同。刻工生动传神,使转纵横都能体现用笔之妙,因而获得极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宋代刻帖中的精品。

《大观帖》刻成不久北宋即亡,原石被金人运往北方,故北宋拓本流传不多。南宋中期以后,开始有金人拓本通过边贸榷场流入南宋。为避金主完颜亮讳,帖中的“亮”字已被磨去,此时拓本称为“榷场本”。其后帖石毁佚。明、清两代有翻刻本数种。现存原石拓本已不足全套,故宫博物院藏有明王世贞旧藏第二、四、五卷三册、清海源阁旧藏第二、四、六、八、十等卷残本三册;南京大学藏有第六卷残本一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第七卷一册。第一、三、九卷则已无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