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人合一】  tiān rén hé yī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念。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 宋代理学家认为“仁”是所有德行的总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应汲于求仁,尽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欲,由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与天地合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习近平讲话原文】 ①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2014年4月1日,布鲁日) ②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2014年5月15日)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日内瓦)



  天人合一汉语拼音:Tianrenheyi),中国古代哲学观点。认为天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天人合一的观点源于西周的天命论,认为天是有意志、主宰自然和人类社会、能够赏善罚恶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春秋时,对天的理解有了变化,一种观点认为天是人类社会的礼仪法规的最高依据;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即自然,天道即自然规律。对天人关系亦有不同的理解,如孟子强调天的道德属性,主张通过“尽心、知性、知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庄子则以天为自然,主张“无以人灭天”,试图通过否定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以达天人合一的目标。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解释天人合一,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各派哲学家均借以阐发自己对世界的统一性、主客体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张载以“太虚即气”解释天人合一的基础;二程则认为天人合一的基础是理,“天、地、人只一道也”。至明清,王守仁认为“人心即天”,以主观唯心主义立场解释天人合一;而王夫之则继承了张载的观点,认为“天人之蕴,一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