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中国现代研究孟姜女传说的专集。顾颉刚编著。共4册。前3册由国立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于1928、1929年出版,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丛书》之一;第四册由王熙华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研究集第一册收有顾颉刚发表于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孟姜女专号》的两篇论文《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孟姜女故事的研究》,《自序》及钟敬文的《校后附写》 。第二册收有顾颉刚、吴立模等所著8篇短论和启事,以及5种关于孟姜女图书的有关资料。其中,较重要的文章有顾颉刚所著《杞梁妻哭崩的城》、《杞梁妻的哭崩梁山》、《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等篇。第三册收入各地学者刘复、郭绍虞、钱肇基、钟敬文等写给顾颉刚的讨论信件38封,以及顾颉刚为其中31封信加的按语。这些书信和按语或对孟姜女故事提出了新的资料,或对资料进行考证,或对顾颉刚的论文进行评价,或讨论故事流传演变的一些问题。第四册是重编合集,除了收有上述论文,还增加了1925年未完成的《唐代的孟姜女故事的传说》、《顾颉刚启示》准备撰写的24个小题目和14则读书笔记等新内容。

顾颉刚第一个把纷纭复杂的传说材料整理为“历史的系统”和“地理的系统”,并进行归纳和比较。历史系统以时间为序,纵向考证、勾画传说的发生、发展、转变过程,指出春秋时代“杞梁妻却郊吊”为源头,到唐代《同贤记》“顿然换了一副新面目”,南宋形成小说、平话,“孟姜女”、“范郎”名入典籍,从清代至今情节大致稳定。在地理系统中,从空间角度,横向勾画出这个传说的流布、演化的过程,并指出传说的传播规律和特点,传说因各地风俗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他辨析传说在“士流”和“民众”间的”思想“冲突”,指出群众才是传说的真正创造者,廓清长期以来加在此传说上的礼教迷雾。研究集集中反映了他的观点、研究方法与结论。研究集中主要论文体现出作者的历史–民俗研究的方法和路向,特别是对历史演变的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结论,超出传统考据层次,具有相当价值。研究方法上把历史文献材料与民间口头传说联系起来,进行历史和地理的比较,“标志着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对中国后来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的研究产生深刻影响,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