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孤立子(solition),非线性场方程所具有的一类空间局域范围内不弥散的解。1834年J.S.罗素在一篇报告中提到他观察到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当一艘快速行驶的船突然停下来,船头出现一圆形平滑、轮廓分明的孤立波峰急速离去,滚滚向前,行进中形状和速度保持不变。1895年D.J.柯脱维格G.德维累斯研究浅水波时建立一个非线性波动方程(称为KdV方程)得出类似的解,才在理论上作出说明。通常线性的波动方程具有行波解,时间和空间坐标不是各自独立的变量,而是以它们的线性组合作为变量,随着时间推移,波形向前传播。由于存在色散效应,波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频率,它们以不同的速度传播,行进一定距离之后,波形逐渐扩散而消失。对于非线性波动方程,其中出现非线性项,非线性效应会使较高频率不断累积,波在前进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陡削而最终达到破碎的地步,犹如岸边见到的白帽波破碎一样。当非线性项和色散项同时存在,两种效应恰能相互抵消,则出现孤立波解。

  20世纪60~70年代,通过计算机计算和关于浅水波的实验观测,表明孤立波碰撞后仍保持各自原来的形状和速度,犹如粒子,因而称为孤立子,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KdV方程外,还有一系列在应用中十分重要的非线性演化方程,孤立子解反映了自然界的一种相当普遍的非线性现象;并发展了一套求解这类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强有力的解法,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孤立子被应用于粒子物理、固体物理以及各种非线性物理问题中,取得不少成功,也还存在不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