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护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西都护府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管辖机构。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设西州都护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约五公里处)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几度易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安西都护府驻军被调往内地参与平叛,导致安西都护府空虚,吐蕃趁机进兵安西,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镇相继完全陷落。

历史地位

  从2000多年前的西汉开始在轮台及龟兹地区设立的西域都护府,在巴什喀尔湖以东、以南和帕米尔高原广大地区行使主权,进行着有效的管辖,为维护西域与中原的统一事业,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因此长久留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和记忆中。在魏晋南北朝近4个世纪的分裂割据中,各族人民都渴望统一。唐代顺应历史的发展,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统一了包括广大西域在内的中华大地,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时代。

  隋末唐初,西域的地方政权主要受西突厥汗国控制,唯隋朝势力早已深入西域,并已在西域东部门户—哈密地区设立伊吾郡。隋末国势动乱不定,于是伊吾又为西突厥夺占。唐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伊吾首领石万年倾慕唐朝,乘西突厥内乱,摆脱西突厥贵族的控制,举所属七城内附唐廷。唐太宗即在其地置西伊州,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又改称伊州。

  其时,西域各族人民听到唐朝已统一全国的消息,纷纷前来进贡和学习。各族人民贪恋丝绸贸易的高额利润,但他们都得经过吐鲁番盆地的高昌王国及伊吾进入中原,因为那时的罗布泊通道已断,而高昌王鞠文泰却始终坚持分裂叛乱。因此,李世民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和薛万钧、萨孤吴仁、契芯何力、牛进达等率步骑数万人击灭了高昌王国,太宗准备在高昌地区设立和内地一样的州县以进行治理。向以直谏著称的魏征听到后,却坚决反对在那里设州县。唐太宗在很多要事上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可是在这件事上,衡顾国家民族利益,及当时西域形势,却坚持在高昌地区设州县治理,并从统一西域大业出发,还同时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这一战略措施推进了西域的统一事业,发展了各族的经济文化,历史证明了唐太宗的明智。

  于公元640年第一次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由于西突厥地区还未统一,只可能设在原高昌王国所在地的吐鲁番盆地。但很清楚,安西都护府顾名思义是统治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龟兹才是最确当和适中的地点。在龟兹以外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只是迫于形势的权宜之计。一俟统一大业完成,便一定要迁往便于总掌全局的重地—龟兹。

  设立安西都护府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西域,加强各族人民间的团结。焉耆和龟兹都在西突厥贵族的煽动下发动叛乱,唐代命郭孝恪平定了焉耆叛乱,少数分裂酋领逃往龟兹。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龟兹决战后,太宗又把原设于西州的安西都护府迁往龟兹,完成了大唐经营西域历史性的转折。

  太宗贞观末年,安西都护叶护阿史那贺鲁“率其部落内属,诏居迁州”莫贺城,置瑶池都督府,册封阿史那贺鲁为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瑶池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唐政府“割二千余帐,令其统摄”。后来阿史那贺鲁叛唐,经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等大将及各族战士的奋战,于公元657年平定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为了有效地治理西突厥地区,即在原辖瑶池都督府所属巴尔喀什湖东西广大草原区域分设了昆陵(碎叶东)、溕池(碎叶西)两都护府,归安西大都护管辖。葱岭以西、波斯以东也分置都督府、州、县、军府。

  这样,巴尔喀什湖东、西和葱岭以西“皆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兼隶于安西都护府”。在吐蕃历史记载上也说,显庆二年(公元658年)“唐朝国威远震,北境突厥等亦归聚于唐,(西)直到大食国以下均为唐辖土”。公元648年平定龟兹的同时,唐代即在龟兹设龟兹都督府;在焉耆设焉耆都督府;在疏勒(都伽师城,今喀什市)设疏勒都督府;在于阗(都西山城,今和阗县治西)置毗沙都督府。在此同时,还设置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也都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但因阿史那贺鲁的叛乱,这些机构并未能巩固。直到公元658年时,唐朝才完全统一了西域,并恢复原有的各级军政机构,有效地统治着辽阔的西域山河。历史发展到这一步时,原有西域都护府的建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将都护府改为大都护府,才能应付纷繁复杂的军政事务。

  自公元667年起,中亚局势不稳,直到公元686年,在这20年时间中,吐蕃和西突厥少数贵族曾进行多次分裂叛乱。公元686年10月唐军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公元7七世纪中期,唐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城,龟兹亦称“安西”或“镇西”。龟兹进入了一个辉煌而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阶段。

  安西都护府的设置,是唐代前期经营西域政策的重要内容。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平龟兹后不久,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初辖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四镇。有河西节度使和北庭都护的支援配合,在南有吐蕃、北有西突厥与突骑施的夹击,以及开元中以后西又有大食联合吐蕃侵犯的危难环境中,安西都护执行了唐太宗及其继承者的政策,以四镇为经营西域的前沿基地,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著名史学家王永兴先生曾写道:“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到现在已一千三百五十三年,我们不能不缅怀祖先创业的艰难,其中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太宗皇帝,他身居长安而心系西疆,其中也有勤劳勇敢的万千健儿,他们在寒冬酷暑之时,在绝漠峻阪之地,荷戈卫国。我们要不愧为他们的子孙。”

  安西都护府,镇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都护兼四镇节度使。

  安西都护所统四镇为龟兹都督府、毗沙都督府、疏勒都督府、焉耆都督府(脱漏)。

  安西四镇与一般府州不同之处为,龟兹、于阗、疏勒、焉耆仍保留国王以及王室贵族的习俗制度,但其国王必须得到唐王朝的册封。

  唐中央政府任命的安西都护是四镇的行政及军事长官,各镇的镇守使是该镇的行政、军事长官,实行唐中央政府制定的行政制度及兵制,驻有军队以维护治安和抗御外来侵犯。

  安西大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是龟兹王国的坚强后盾,它威震中亚。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和将士们在抵御外敌、守疆卫土、团结各兄弟民族共同经营西域、保卫丝绸之路畅通的漫长岁月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光照史册。

四镇各城和龟兹都督府

  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府)的府城,即今库车县城镇。所统四镇及西域十六都督州,列置州县,西至波斯国,皆隶安西。

  龟兹都督府,本龟兹国,领蕃州九,治所在今库车县。

  疏勒都督府,本疏勒国,治所在今喀什。

  毗沙都督府,本于阗国,领蕃州十,治所在今和田县。

  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国,治所在今焉耆县。

  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安西都护府移驻龟兹并辖四镇,使龟兹成为唐朝廷经营西域的重心和前沿阵地。为应付西邻的突骑施和大食、南接邻的东突厥和西突厥等周缘地区的政治、军事等复杂多变的形势,除常备有四镇驻屯军约二万四千至三万五千兵马外,其所依靠的边防支柱还有:

  1.高昌国唐以前历代的土著、汉晋遗民和唐代自河西等地迁来的移民、遣犯,以及关中等地的府兵和从军子弟。

  2.镇都督府各族人民及其国兵。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国王对唐称都督,对本国依旧称王,由于归唐时间早,处于安西的直接控制下,四国内皆有汉军驻扎,因之对唐最为忠诚。尤其安史之乱后,于阗王尉迟胜和龟兹王弟白孝德皆亲率四国兵马入关勤王,与安西、北庭行营汉军苦守至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也与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国国王及各族军民效忠大唐有关。

龟兹镇、守提、关隘、亭燧

1.龟兹镇

  《旧唐书·龟兹传》称:“先是太宗既破龟兹,移置安西都护府于其国城,以郭孝恪为都护,兼统于阗、疏勒、碎叶,谓之四镇。而安西都护府由西州迁往龟兹,扩大为安西大都护府后,随即同时设立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后来曾以焉耆代碎叶。这个镇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组织、指挥边地军队,属于国防机构。《新唐书·兵志》中记载:“唐初,兵之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又说“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总管,已而更曰大都督”。

  为了保证唐王朝政令的推行,大批内地汉军进驻天山南北各地,创立了镇守军、守捉、城镇、烽燧、驿铺等一系列军事建制,并自开屯田以供军食。安西都护所辖的唐军(安西镇守军),包括龟兹镇守军、焉耆镇守军(或碎叶镇守军)、疏勒镇守军、于阗镇守军。其主政官员称镇守使。每一镇守使所辖汉兵约在三千至五千,均修筑了大的营堡,是保卫安西辖地的主力兵团。据考证研究,龟兹镇守军置于拨换(姑墨),焉耆镇守军置于博格达沁古城,疏勒镇守军置于喀什阿西克干附近的托卜沁古城,于阗镇守军置于和田的阿克斯比尔古城。(《龟兹镇安西府治地区其辖区》,《新疆文物》第35页)

2.守捉

  《辞海》“守捉”条:唐制,军队守之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上则有城、镇。天宝以前,军、城、镇、守捉皆有使,又上元以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可知守捉是军队守卫之地,在唐代的天山南北军事通道上都设有守捉。在安西大都护府所属的龟兹境内,据《新唐书》所引贾耽《皇华四达记》记载,自焉耆都督府至龟兹都督府之间有六个守捉城。根据史籍及考古发掘大致可考定六个守捉城的名称如下:(1)于术守捉;(2)榆林守捉;(3)龙泉守捉;(4)东夷僻守捉;(5)西夷僻守捉;(6)赤岸守捉.

3.关隘

  唐代设置关梁,是作为“诘暴之所”,其设置原则,“关必据险路”。选择关址,须临水狭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扬营垒之势,属于要会之口,实堪控扼。所以安西大都护府周围所在的河川、山谷隘道,必然要设置关梁,加以防守。

  (1)柘厥关 据《新唐书·地理志》称,“安西西山柘厥关,渡白马河,百八十里西入俱累罗碛。经苦井,百二十里至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又六十里拨换城。”文中白马河即今渭干河,可知柘厥关即设在唐代渭干河边,成为唐代经过安西通达中亚和世界的主要交通干线。

  (2)雀离关 位于安西大都护府北面的库车河上,主要用于防止北方草原敌人南来袭击。今库车城北面约20公里有一座苏巴什古城,残存城堡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堡墙残高5米以上,只有一处门,南向开。黄文弼教授曾在这里采集到龟兹古钱币及波斯翁米亚王朝时期库思老二世(公元651—702年)所铸银币。城堡以北,在南北近700米、东西约200米的范围内有大片佛教建筑遗迹。倾圮了的寺院和佛塔,依然显示出其宏大规模。在库车河东岸,同样可见到依山势走向、南北延伸的古代近百米长的残存堡墙。而在长500多米、宽150多米的范围内,同样是佛寺佛塔,丛丛列列。它们与库车河西岸的古堡、丛集的佛教建筑群隔河相望,甚为壮观。从天山中奔腾而下的库车河,穿山越谷100多公里,出雀离塔格山口后,河面突然变宽,约有200米左右,由此流灌库车绿洲。因此雀离塔格山口的形势十分险要,正是进入龟兹绿洲的隘口。唐代在此设立雀离关,屯兵驻扎,以控扼山区草原敌人的出入,自属十分必要。

  出雀离关,顺库车河上溯,河两岸不仅水草丰茂,且向为古代冶炼铜铁、采挖煤炭的重地。向北越过大龙池、小龙池,登上铁力买提达坂,即可东入开都河谷的尤鲁都斯草原;向西北更可进入伊犁河流域的巩乃斯大草原。这一地区古代向为乌孙、匈奴、突厥诸族游牧人民的政治、军事活动中心,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在库车河出山处设关对保卫安西大都护府有重要意义。

  (3)盐水关 自库车绿洲向拜城盆地的雀离塔格山中,有一条宽20多米的盐水沟。由此进入拜城盆地后,北越天山即可到达伊犁河谷的特克斯或昭苏,西行可到阿克苏绿洲,直达中亚。所以盐水沟是古代军事和商旅要道,现于盐水沟内仍可见到古代堡塞遗址,尚有三四米高,均耸立于盐水沟西岸石壁上。1907年法国伯希和曾在盐水沟峡谷口古堡中掘得一批龟兹文木简,简作长方形,长8~16厘米,宽4~10厘米,其上书婆罗谜字母,可惜大多已残损,完整者不多,但在好几种简文中均提到“盐关”的名称,可证“盐关”是沟口古堡的名称。

  (4)乌垒关 拱卫安西大都护府的西、西北、北面已建立了柘厥关、盐水关、雀离关,而在其东面是否也曾建关,史书并未说明。唯东汉《刘平国治关亭诵》碑上指出,刘平国除在黑英山盆地修建关亭外,还曾修建过“东乌累关城”,足证在东汉时期于龟兹东境就有乌累关城,以保卫设于它乾城的西域都护府。

  曾在拉依苏河口西岸唐代古墓的棺材上发现“乌垒关”字样,可以肯定垒关就设在拉依苏河口两岸。因为拉依苏河源于天山山脉,到下游两岸分布有很厚的土堆积台地河道切割很深、很宽,最宽处可达400余米,形势甚为险要。位于东岸的守捉城及汉、唐烽火台至今尚存,而当时在拉依苏河东西两岸修建乌垒关城,成为安西都护府东境安危之所系,自在情理之中。乌垒关设立在拉依苏河口两岸最为恰当。

4.亭燧

  汉武帝为了统一西域,即“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在统一西域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戈壁沙漠中,往往几百里不见人烟,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前进中失去了联系就会迷失方向。如不建亭,更有后路随时被敌人切断的危险,所以古代往往是“列亭”“亭侯”“亭障”联称。桑弘羊在给汉武帝的屯田边建议中力陈在轮台、渠犁等处屯田积谷,“稍筑列亭,边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可知“列亭”与“亭燧”作用等同,都是在军事上起警戒的作用,是维护统一的重要军事设施。现在于龟兹境内仍可见到巍然矗立的一系列唐代烽燧遗址。

  这些烽燧与军营、屯城关堡相通,连成了一道道拱卫安西都护府的军事警戒线。

  东北面一条烽隧线起于轮台境内群巴彭西北10公里的迪那河渠南侧卵石沙滩中的喀拉亚烽火台,越过拉依苏河山口,西经库车境内通往喀什公路以北的托克塔姆北的丘克土尔,博斯坦托呼拉克吐尔、克里科西吐尔(位于玛扎巴哈千佛洞之北)、伊希哈拉吐尔、克孜尔尕哈吐尔,然后进入盐水沟,再向西北至拜城县黑英山盆地的刘平国关亭,组成安西都护府东北屏障。

  第二条烽燧线与第一条在盐水关相接,这是一条捍卫丝绸之路的国防线。

  从盐水沟烽燧向西经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再向西经赛里木、托克逊乡、温巴什乡、越山进入姑墨、温宿,越别迭里山口经热海(伊塞克湖)、楚河至中亚各地。现在从乌什县城斜向西行,沿别迭里河谷前进,直到别迭里达坂,沿途可见3个古代烽燧。在烽燧下,尚可见古代墓葬。足以说明这是一条从拜城盆地经姑墨、温宿、别迭里通达中亚的军事大道。当然也是重要的丝绸通道。

  第三条烽燧线位于第二条之南,从今轮台县城西南拉依苏烽火台越拉依苏河进入库车境内的却勒阿瓦提吐尔(西距县城60公里)、托克塔木吐尔(县城在东40公里、乌喀公路南侧30米处)、塔汗其吐尔(牙哈乡政府驻西偏南3.5公里)、沙克沙克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