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多喜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林多喜二汉语拼音:Xiao Lin Duo Xi Er;英语:Kobayashi Takiji,1903~1933),日本小说家。1903年10月13日生于秋田县一贫苦农民家庭,卒于1933年2月20日。1907年,举家迁居北海道小樽市。1916年,进入小樽商业学校。1921年,升入小樽高等商业学校。1924年毕业后,就职于北海道开发银行。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对文学怀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编辑校友会杂志,与同学合作创办传阅杂志,经常发表诗歌、短篇小说和外国作品译文。进银行工作后,又与友人一起创办左翼文学杂志《光明》。自1920年至1926年,他写了一系列的短篇小说,着重表现贫困者的生活,不幸的少年(如《阿健》、《回家过节》)、贫穷的家庭(如《小点心铺》、《腊月》)、沦为娼妓的妇女(如《泷子及其他》)以及被残害的矿工(如《杀人的狗》)等。

  1927年和1928年,是小林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支持工人罢工和佃农斗争,参加无产阶级文艺团体,支持劳农党竞选活动,加入社会科学研究会,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等,推动着他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中篇小说《防雪林》是过渡性的作品,另一部中篇小说《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则是新阶段的标志;后者以日本当局镇压共产党人的反革命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革命者的形象,热情地讴歌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革命精神。继之,他的第二部杰作——中篇小说《蟹工船》问世,描写一群最落后、最散漫的工人不堪忍受资本家的奴役,由怠工发展为罢工的故事。这篇小说被公认为当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同年,作者还写了中篇小说《在外地主》,揭露城市地主剥削农民的行为。

  1930年,小林离开小樽来到东京,开始了新生活。尽管多次遭到起诉、拘捕,但他却始终不肯屈服。担任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领导职务,加入日本共产党,发表指导革命文艺运动的论文,精力充沛地从事小说创作等。中篇小说《工厂支部》、《组织者》、《安子》和长篇小说《转折时期的人》是这时的创作成果。1932年3月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以后,在紧张艰苦的工作之余,小林完成了他的第三部杰作——中篇小说《为党生活的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地下党员的艺术典型。

  1933年2月20日 ,小林在进行地下工作接头时被捕,遭警察毒打身死。鲁迅、R.罗兰等人发去唁电,表示悼念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