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稻(地標產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數據庫-標題.png

繁体.png 简体.png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點擊圖片,可欣賞和購買“小站稻”產品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原產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區。因當年的軍事重鎮“小站”位於此地而得名小站稻。產地範圍:西起天津市津南區的白塘口,南至萬家碼頭,東至葛沽西關,北抵海河一線以及與上述生態條件相類似的地區。小站稻米粒呈橢圓形,晶瑩透明,潔白如玉。“白裡透青,油光發亮、粘香適口,回味甘醇”。“小站稻”是天津市津南區歷史名牌產品,1999年7月28日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為全國第一個糧食作物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並先後被認定為天津市著名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

天津地區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氣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態條件,適宜生產優質稻米,歷代史料多有記載。小站稻產地——小站鎮位於津南區東南部,總面積56.75平方公里,轄6個社區、27個行政村,地跨馬廠減河、月牙河,以盛產優質水稻“小站稻”而著稱,乃歷代兵家屯兵及防禦之地。小站稻始于宋遼時期,成名於清朝末年,曾作為宮庭禦膳米。遼代碑載“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薊門為上,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紅稻香耕,實魚鹽之沃壤”,是天津較早的種稻文獻記載。宋遼對峙時,北宋淳化四年(993)“發諸州鎮兵一萬八千人,興堰六百里,置斗門,引澱水灌溉”“大作稻田以足食”。明末汪應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撫,屯田種稻,採用的是江南圍田耕作辦法。以“求、仁、誠、足、愚、食、力、古、所、貴”10個字命名編次其圍田,人稱“十字圍”。圍田種稻之法對天津其後種稻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篙禦河桃花汛,十裡村爨玉粒香”,這是文人墨客對優質小站稻的形象描述。小站稻曾經美名遠揚,新中國成立到公社化以前,小站稻種植面積,單產,品種進化,都達到高峰。上世紀50至60年代,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小站稻已成為中國優質水稻的代名詞、天津農業的一張名片……1968年,獨流減河切斷了馬廠減河,南運河水絕源,靠海河水維持。1973年,全區“稻改旱”。1975年以後,境內小站稻局部恢復。80年代末,津南區重新開發優質小站稻成功。21項有毒物質指標監測,18項為零,3項低於國家要求的數值,被命名為綠色食品。天津市農委於2017年12月13日正式批復成立了天津市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天津市農科院院長程奕介紹說,由我院作物研究所牽頭成立的該體系,以振興小站稻為重任,將以開發水稻優質品種為核心,以種植專業合作社為生產主體,以合作社、大米加工和種業企業為多管道銷售體系,實施“原產地+生產單位+商標+品種”四位一體的品牌創建戰略,不斷滿足京津冀城市群的都市消費需求。

地理標誌產品數據

小站稻米,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名稱:小站稻米
  • 公告號: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2年第28號
  • 公告日期:二〇〇二年四月八日
  • 公告內容:根據《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局通過了對小站稻米(津沽牌)生產企業的原產地標記保護申請的形式審查和現場實地審查,現予以公告。有關單位或個人對上述產品原產地標記保護申請有異議的,可以自即日起一個月內向我局提出。上述產品原產地標記保護申請數據存放在我局備查。

品種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金稻919

金稻919是由天津市農作物研究所以國內優質品種為親本,通過複合雜交選育成的高端米優質水稻新品種。出米率73%左右,米質外觀晶瑩剔透,米飯蒸煮時清香四溢,開鍋後油光發亮,飯粒排列整齊、美觀,入口軟、細嚼後彈性好、微甜,口感極佳。

平均每穗粒數145粒,千粒重29克左右,平均畝產650公斤,高產可達730公斤/畝,是高端米品種中產量潛力突出的品種之一。

適宜在京津唐稻區種植,生育期170天左右,株高105釐米,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抗條紋葉枯病,較耐鹽鹼。後期灌漿快、落黃好。

津川1號

津川1號以天津農學院選育的CJ12號品系為母本,以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選育的津稻779品種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採用食味水稻育種法選育而成的優良食味水稻品種,2005年通過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津川1號全生育期168天,株高110釐米穗長17.3釐米,平均每穗105粒,千粒重25.5克,單株分蘖14個。葉片寬長,葉色淡綠,株型緊湊,受光姿態好;莖稈纖細,無芒散穗型,活棵成熟,後期不早衰,子粒飽滿。較耐寒,出苗快,返青早,分蘖發生早,生長迅速,易形成高效群體,光合效率高,灌漿快。

津原E28

津原E28是粳型常規水稻品種。京津唐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77.7天。株高109.8釐米,穗長20釐米,每穗總粒數121.8粒,結實率90.9%,千粒重27.4克。整精米率69.9%,堊白米率16.8%,堊白度1.8%,膠稠度78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7.2%,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

京津唐地區一般4月上旬播種育秧,秧齡45天左右。插秧規格30×15釐米,每穴栽3~4粒穀苗。中等肥力地塊,畝施純氮16.5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配合施用鉀、鋅肥,氮肥以前促為主。插秧期上水6~10釐米,分蘖末期適時晾田5~7天,孕穗期至齊穗期不缺水,灌漿後期間歇灌溉,收割前5~7天停水。

產地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小站鎮位於津南區東南部,總面積56.75平方公里,轄6個社區、27個行政村,地跨馬廠減河、月牙河,以盛產優質水稻“小站稻”而著稱,乃歷代兵家屯兵及防禦之地。19世紀末,北洋軍閥袁世凱曾在此編練新軍,從而成為近代北洋文化的發源地和大本營,而今天的小站是津南區重要的工業重鎮和農業生產基地。

小站東臨渤海,位於大沽海防與天津城廂中間,原為退海之地,是明代鹽場轄的草蕩。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爆發後,直隸總督李鴻章調手下周盛傳部“盛字軍”屯防於直隸青縣的馬廠練兵,同時負責修建新城炮臺。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今屬塘沽)間修築一條馬新大道,沿途分驛站,每40裡設一大站,每10裡設一小站,共設大站4所,小站11所。光緒元年(1875),盛字軍由馬廠移屯澇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五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

小站稻歷史悠久,始于遼宋時期,于清代成為皇室貢米而聞名於世,是我國著名的優質水稻,在全國首先獲得糧食作物地域性證明商標,曾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進入新時代,小站稻仍然是天津市的農業名片,更是津南區的優質特色品牌。

小站稻耕文化產業基地的核心內容是積極整合“八個一”要素,即:一田、一標、一網、一館、一街、一園、一水、一祠,全力打造小站稻耕文化產業基地。

  • “一田”:打造小站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田。
  • “一標”:研究和推行小站稻生產標準,統一開展農產品品質檢測,統一發放農產品防偽追溯驗證碼。
  • “一網”:建設津南區農業物聯網、電商網、資訊網聯動平臺,實現交易互聯資訊互通。
  • “一館”:建設小站稻米文化博物館和公園,開展稻耕文化歷史教育、小站稻形成過程展示、關聯歷史人物故事展播。
  • “一街”:對小站鎮古街進行整體策劃,重點發展高端農產品交易、優質農產品行銷、品嘗以及衍生創意產業和旅遊觀光、旅遊產品銷售等旅遊產業,打造吃、住、娛一條街。
  • “一園”:以小站練兵史實為基礎,以北洋歷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為脈絡,使之成為集教育、休閒、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故事主題型歷史文化旅遊區。
  • “一水”:擴大米立方水世界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其成為該鎮旅遊名片。
  • “一祠”:修整位於會館村的紀念淮軍盛軍主將周盛傳、周盛波兄弟的“周公祠”(周盛傳、周盛波兄弟是小站稻的拓植者,小站鎮的創始人)。

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鎮核心區包括會館村、前營村、操場河村,規劃面積2.75平方公里。該鎮將對農業板塊、文化旅遊板塊、居住板塊、工業板塊進行整體包裝策劃,力爭以農業帶動服務業的發展,形成連接產前、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的產業鏈。同時,積極構建以“新農人”群體為主體的經營框架,利用“互聯網+”,集聚農業創意,快速發展創意專案,形成“農業+”、“互聯網+”、“休閒遊+”的產業特色。按照規劃,2018年,該鎮將啟動迎新村片區的建設,同時將會館村的小站稻種植面積從450畝增至1000畝。

“一篙禦河桃花汛,十裡村爨玉粒香”,這是文人墨客對優質小站稻的形象描述。小站稻曾經美名遠揚,上世紀50至60年代,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1956—1957年,小站稻被推廣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小站稻已成為中國優質水稻的代名詞、天津農業的一張名片……

津南區小站鎮會館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周公祠”,裡面有小站稻的創始人——周盛傳、周盛波兄弟塑像。每逢農曆三月二十八、七月二十八,周邊地區的百姓都會自發地在周公祠內舉行廟會,開鑼演戲,對周氏兄弟感恩懷念。

歷史人文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小站稻,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天津地區種植水稻歷史悠久,其地理位置、氣候、土壤和灌溉水源等生態條件,適宜生產優質稻米,歷代史料多有記載。

據《明史•汪應蛟傳》記載:明萬曆二十八年(西元1600年),天津巡撫汪應蛟利用駐防兵丁,在葛沽、白塘口兩地墾田種稻5000餘畝,採用築堤圍田,利用淡水洗鹼,種稻每畝收四五石。明萬曆四十一年至天啟元年(西元1613—1621年),徐光啟曾四次來天津,致力於墾田種稻。從此,葛沽稻大負盛名。而葛沽距小站僅12.5公里,一般把葛沽稻視為小站稻的前身。

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崔旭《津門百詠葛沽》亦有詩雲:“滿林桃杏壓黃柑,紫蟹香秔(同粳)飽食堪。最是海濱好風味,葛沽合號小江南。”詩中稻粒長可能是種植的秈稻型品種,後來又逐漸更換成粳稻型品種。葛沽稻米當時能如此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賦詩歌頌粥汁中的米粒晶瑩透亮,像碧玉一樣美好,品嘗起來類似美酒瓊漿,可知在當時很負盛名。

同治十年(西元1859年),防軍提督周盛傳率兵十八營,進駐馬廠(河北省青縣境),修建新城(今塘沽區新城鎮)至馬廠大道,沿途設站,十裡一小站,四十裡一大站,如今的小站鎮及西小站、東大站村即由此而得名。周為補充軍餉,先在新城附近墾田種稻,並吸取前人種稻經驗教訓,先從興修水利入手,於光緒元年(1875年),令淮軍士兵十四營移屯小站一帶開挖馬廠減河,其首端在今靜海縣大張屯鄉靳官屯村,與南運河(也叫禦河)疏通。同時在河邊修攔潮大堤,預防海潮侵襲。遂在小站一帶墾荒種稻,收成頗豐。南運河水源上游來自黃河,含淤泥和腐殖質較多,水質很好,灌溉稻田不僅省肥高產,稻米外觀、蒸煮、食味品質均佳。

20世紀30年代後,又從日本、朝鮮引進“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米質更佳,真是“一家煮飯,四鄰飄香”,小站稻已成為天津的風物珍品,聞名遐邇。50~60年代,曾以特二級優質米銷往日本、東歐、東南亞、古巴等國家和地區。1956~1957年,全國20多個省市引調小站稻良種。

  • 天禧四年(1020) “諸州已屯田四千二百餘頃,歲收二萬九千四百余石”。
  • 慶曆八年(1048) 黃河北徙,從“泥沽海口”入海,水源更為充沛。置高陽關路後,沿禦河設有“稻田務”,管理種稻。後河北屯田司奏議“豐年屯田,入不償費”,屯田不斷減少。
  • 治平四年(1067) 朝廷“詔罷緣邊水陸屯田務,募民租佃”。
  • 元至大二年(1309) 鎮守海口屯儲親軍都指揮使,“撥漢軍五千,給田十萬頃,於直沽沿海口屯種”。翌年,用鈔9158錠,購買農具耕牛,撥給屯軍。
  • 泰定年間(1324~1328) 翰林直學士虞集倡議:“京師之東,瀕海數千里,北極遼河,南濱青齊,萑葦之場也”,“用浙人之法,築堤捍水以為田”,但實效寥寥。
  • 至正十二年(1352) 丞相脫脫上言:“京畿近地水利,召募南人耕種,歲可得粟、麥百余萬石,不煩海運,京師足食。”明寶坻縣令袁黃所著《勸農書》中說:“元虞集、郭守敬所談京東水利,其言鑿鑿,而脫脫丞相循而興之,果獲厚利……”。
  • 明永樂二年(1404) 明成祖朱棣派功臣親兵,大批移民到津南開荒種稻。弘治元年(1488),丘浚又重提元虞集舊議,認為華北濱海平原皆可廣行水利,化斥鹵為良田。特別指出直沽“截斷河流,橫開長河一條,收其流而分其水,然後於沮洳處築為長堤,隨各為水門,以司啟閉。外以截咸水,俾其不得入,內以收淡水,俾不至浸”。
  • 萬曆三年(1575) 工科給事中徐貞明提倡畿輔興水利,“……永平、灤州坻滄州、慶雲,地皆萑葦,土實膏腴,元虞集欲於京東濱海地築塘捍水,以成稻田,若仿集意,招徠南人,俾之耕籍,北起遼東,南濱青齊,皆良田也”。
  • 萬曆十三年(1585) 徐貞明任尚寶司卿兼禦史領墾田事。徐光啟在《農政全書》卷十二水利部分,有注提到徐貞明,說他曾指出“在天津北部瀕海屯種,若如吳越人,田而耕之,則利十倍於葦”。直到明末,汪應蛟屯墾十字圍田,幾代人的夢想,才算成為現實。

興建圍田

  • 萬曆二十六年(1598) 汪應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撫,萬曆二十八年(1600),于白塘口、葛沽兩處,墾種5000餘畝,其中水田2000畝,每畝最高收四五石,餘為旱田,多者每畝收一二石。此後,陸續開發了東泥沽、西泥沽、盤沽、吳家嘴、辛莊、雙港、何家圈、官莊等處。屯田種稻,採用的是江南圍田耕作辦法。以“求、仁、誠、足、愚、食、力、古、所、貴”10個字命名,編次其圍田,人稱“十字圍”。圍田的格局是“一面濱河,三面開渠,與河水通。深廣各一丈五尺,四面築堤以防水澇,(堤)高厚各七尺,又中間溝渠之制,條分縷析”。“十字圍”均在海河右岸。地周圍主幹渠挖到5米深,利於排澇和降低地下水位,減輕土壤鹽分,並利用海河一日兩潮,引水灌溉和排出尾水,使土壤鹽鹼成分降低。此種方法,適於低窪及地上水豐沛地區植稻。汪應蛟見南方的兵士,不獨習水戰,而且能種水田,所以在“倭寇平,撤南兵”的時候,力倡留兵屯田,並“輔以右衛軍人二千三百餘名……,歲得美谷蓋二萬石有奇”。但兵力是經常要調動的,後“因援遼千名,即八千畝多蕪,且有申言種稻不如取葦者”。至“萬曆卅五年,因收穫不多,又任從長葦,兩營兵皆采樵,有采廿八萬束者,有水淹無一束者”。汪應蛟在津南種稻事業,興旺了五六年,到萬曆末,平倭退兵後,“已墾之稻田,十有七廢,僅余葛沽而已”。但圍田種稻之法,對天津其後種稻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 萬曆四十一年(1613)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因修曆書,為朝臣所不滿,遂託病來到天津。從萬曆四十一年至天啟元年(1613~1621),先後4次屯田,調查訪問,將開墾、水利、荒政3方面實踐及心得總結于《農政全書》中。徐光啟初至津南時,大面積稻田荒廢,“僅靜海縣之葛沽高地已田”。他在家書裡寫到:“在天津荒田無數,至貴者不過六七分(銀)一畝,賤者不過二三厘錢,糧(賦稅)又輕,中有一半可作水田者,雖低而近大江,可作岸備澇,車水備旱者也。有一半在內地,開河即可種稻,不然亦可種麥種秫也,但亦要築岸備水耳。其餘尚有無主無糧的荒田,一望八九十裡,無數任人開種,任人牧牛羊也”。他在在葛沽購置20頃荒田,引來南方優良稻種,仍採用圍田之法防澇,並戽海河水備旱,同時,利用海河潮汐進行灌溉。
  • 萬曆四十四年(1616) “試種南稻,農師孫彪,用人糞幹每畝施八石,結果稻棵瘋長大如碗,根大如鬥,含胎不秀,竟不收。後一年,每畝改用麻糝四鬥,是年每畝收米一石五鬥,科大如酒瓶口”。他因地制宜,把長江一帶稻棉輪作的經驗,拿來推廣,“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種棉二年種稻一年,即草根潰爛,土地肥厚,蟲螟不生”。一水二旱的倒茬種植,是節水改土培養地力、防止周圍地塊返堿和消滅病蟲雜草的成功經驗。此輪作制在解放後尚有應用,不僅稻棉豐收,節水治堿,還可改種菜田。徐光啟不僅注意水利措施和種稻,還深入研究改造鹽漬土,總結出因地施肥的重要性。《糞雍規則》載:“天津屯田兵言:鹼地不害稻,得水即去,其田壯與新田同。但葛沽屯田兵又言:初年鹼地不宜稻蒔,下多不發,二年以後漸佳,後來更不須上糞,尤盛不堿者”。他分析,近海重鹼地初開不宜稻,因洗鹼不夠所致。
  • 萬曆四十五年(1617) 終於完成了南稻北移。
  • 天啟初 後金在遼東戰緊,百萬難民水陸轉徙進關。天津為京都門戶,又是通向遼東要道,天津屯田,對京師和遼東戰場均有重大意義。因而再度出現了屯田熱潮。天啟二年(1622),巡按禦史張慎言提出天津屯田奏議,總結歸納了官種、佃種、民種、軍種、屯種5種方式,倡議繼續推行。太常少卿董應舉,也于同年上奏朝廷:“臣近到何家圈、白塘口、雙港、辛莊、羊碼頭、大人莊、咸水沽、泥沽、葛沽,見汪司農往日開河舊跡尤存,可作水田甚多……”。結果,董應舉獲准經理天津至山海關屯務。他將流民在各地安排屯墾,在津以公款買民田12萬餘畝,合閒田18萬畝,仿效汪應蛟之法,在何家圈、雙港、白塘口、辛莊、葛沽等地圍田種稻,所獲“積穀無算”,屯利益興。這期間,直隸巡按兼提督學政左光鬥,河間府水利通判盧觀象,興辦屯學,“屯童入學給以武生衣巾,授之水田百畝,使自耕之,每畝收租稻一石,專設秀才名額,中秀才後,繼續留在屯學,等待考舉人、進士”,結果“人爭如流水”。明末朝政腐敗,黨爭激烈,終致屯田難以持久。
  • 雍正三年(1725) 海河流域遭受大水災。清政府派怡親王允祥和大學士朱軾主持畿輔水利。雍正五年(1727),設水利營田府,分立京東、京西、京南和天津4個營田局。陳儀領天津局,“統轄天津、靜海、滄州,興國、富國二鹽場。”陳儀首先恢復了已廢棄的“藍田”,“浚舊渠,引潮水灌溉滋培,秧苗蕃盛……,於是官民相勸,共營田三十餘頃……”。另外,又恢復明朝屯田舊跡,此後官營水田和私營(官民自營)水田競相擴展,在津營田十圍。陳儀主持開墾水田的方法,基本是沿襲明代汪應蛟的作法,“築十字圍三面通河,開渠與河水通,潮來渠滿,則閉之以灌溉”。這次營田,海河幹流右岸附近的大片土地得到了開發,總面積是明代十字圍的4倍,“白塘、葛沽之間,斥鹵盡膏腴”。使一部分圍田連成一片,如“藍田”與賀家口圍,東泥沽圍與西泥沽圍等。各圍引水管道,逐漸向離河較遠的窪地延伸,形成了互相連通的引河。“十圍”持續時間不長,到乾隆四年(1739),“存者賀家口、葛沽兩圍而已”。

盛軍屯墾

小站建鎮、小站稻拓植成功,是盛軍對天津的兩大貢獻。小站稻卓爾不群,歷史功績系于馬廠減河。該河兩岸使用南運河水與海河水灌溉的水田,都視作小站稻作區。這一作區內生產的水稻,集中了北方粳稻的優點,作為商品粳稻,均稱做小站稻。在此以前,天津素以葛沽稻著稱。咸豐初年,僧格林沁督兵大沽海口,在咸水沽營田3540畝,葛沽營田750畝,其營田方法仍是挑溝建閘,引潮水灌溉,並就地招農民,發給資本認種。其後,移交崇厚管理。崇厚的屯田思路,仍然是依附於海河,而李鴻章、周盛傳則進步為另辟水源,在開拓上超過了前者。

  • 同治十三年(1874) 周盛傳奉李鴻章命,在修築新城(今屬塘沽區)的同時,試辦“海上營田”,在新城門外,試墾萬畝,雖播種不多,獲稻不下數千石,成效已有可觀。周盛傳總結了元朝以來屯墾廢興的經驗教訓,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提出了東自新城,西至馬廠,溝通海河與南運河,大興水利,滌鹵刷鹹,墾荒50萬畝,圩田種稻的宏偉設想。在《詳陳津東水利並擬開海運各處引河由營試辦屯墾稟》中說:“自歲內……,由運河沿起,順新辟大道……,親行逐段履勘,見天津、靜海之交,俗所稱南窪水鄉,今年悉已涸出,而彌望荒廢百里,內外盡為石田。益慨然於土曠民稀,非所以衛津輔。而屯政與海防相為表裡,誠不可一日緩矣”。
  • 光緒元年(1875) 周盛傳率馬步13營由馬廠移駐小站,紮營18座,開始了“盛軍營田”。先開小站至新城出海河段15公里。又開小站至咸水沽引河(今月牙河)10公里。並分別於北閘口、小站西、官港建大石閘,引甜刷鹹,實行鹹淡分流。同時,就營前隙地購材建屋,以止商旅。正式命名小站為新農鎮。五月,李鴻章到小站勘工,嘉其節省,奏飭盛軍疏挑減河,兼辦屯墾。盛軍購外洋火輪水車4架,又造風力水車、手搖水車、腳踏水車、畜力水車2300餘架,從山東濰縣購買耕牛800餘頭,以資耕耨。
  • 光緒二年(1876) 盛軍開挖減河下游,自新城至大沽入海河段,在南開(今屬塘沽區)別開支並於西沽、南開、西小站各建石閘1座。翌年,改咸水沽通天津獨孔木橋為鐵柱3孔石板橋,增建咸水沽西南2.5公里處5孔木橋。開新城東南經北店子、南天門、寧家圈、黃家台至西小站減河(今八米河)20公里,建閘1座,以排咸水。又於新城小西河上游,傍減河右堤外,開支河20公里達西小站以進甜水,並在西小站左側建石灰閘1座。光緒四年(1878),開泥沽通海河至東大站溝通馬廠減河(今雙橋河)10公里,建石灰木閘3座;咸水沽繞潘家溝至仁字營10公里,溝通海河與橫減河,建石閘、灰閘各1座;咸水沽減河至小站街心河10公里,建石券閘2座;咸水沽減河至西小站減河(今四丈河)10公里,建石閘、灰閘各1座;東大站至小站河5公里。光緒五年(1879),開泥沽、咸水沽一帶咸水河(含今躍進河)20公里。改建咸水沽、小站等地石閘,築新城大閘,基礎密排梅花樁,上覆三合土,蓋青石板,以糯米汁調碎石子和蛤蜊灰粘合。閘板以鐵條、螺釘連接為整體,或以生鐵鑄成,並裝有滑輪, 可任意啟閉。並依此法改建、新建了多處石閘。
  • 光緒六年(1880) 周盛傳統率盛軍步隊11個營,銘軍步隊10個營,古北口、保定、大名、正定、河間等處練軍步隊13個營,共34個營分段自靳官屯向東開河32.5公里,接盛軍前開之河,並建成靳官屯石質5孔大橋閘。至此,由靳官屯至西大沽出海,全長75公里的馬廠減河全線貫通。沿河分建石、鐵柱板橋4座、大型閘6座,下游開橫河6條(即今四丈河、月牙河、雙橋河、躍進河、新城小西河、南開河),分注海河。墾區之內溝洫汊河縱橫交錯,引甜水灌溉,排咸水刷堿,渠系分明,橋閘涵洞配套齊備,以小站為中心的墾區基本形成。盛軍開墾稻田已達6萬餘畝,民營稻田達13.6萬畝,為小站世稱“北國魚米之鄉”奠定了基礎。小站墾區以馬廠減河為主幹渠,自靜海靳官屯,導南運河水東北流,經潮宗橋、西小站、小宣閘為5孔大型橋閘,閘孔、閘墩均為1.9丈寬。百餘年保存完好,至今使用,代表了當時國內水利科學技術水準。馬廠減河從西小站至靳官屯閘,長約百里,西小站富民閘與靳官屯閘“互相表裡”,承擔汛期排洪和蓄水灌溉,“乘時蓄泄,操縱在人”。小站墾區的土地,在盛軍屯墾前,均為私人所有,只是靠近咸水沽南部有小面積熟田, 其餘都是“斥鹵之地”。業主或收刈草之利,或寄糧於灶,略認草課,本無糧差。盛軍屯墾的土地,都是光緒元年(1875)從業主手中購置的。小站墾區購地總數為“一千一百三十八頃六十三畝九分二厘二毫二絲四忽四微”,計發地價“大錢三萬五千零二十七串零二百文。”原業主為咸水沽的43家,葛沽的16家,楊岑子的29家,鄧岑子的6家,徐家坨子的1家,汪家圈的1家,共96家。軍能墾而不能盡種,民能種而不能自墾。盛字軍營務處設局,“募人領種,或富民認墾,或流民來歸,或兼募南人為之宣導。”
  • 光緒二十年(1894) 盛軍調離,20年的苦心經營給小站人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近代興衰

盛軍是正軍,為行戰之師,在特定的背景下,他們開闢小站,建成小站墾區。光緒二十年(1894),盛軍奉調開赴中日甲午戰爭前線,離開了耕耘20年的小站。其時,昔日人煙稀少,滿目鹽鹼荒灘,遍地萑葦叢生的小站,已成為城防儼然,民居櫛比,街道寬暢,店鋪林立,田野廣闊,阡陌縱橫,河渠流水潺潺,岸邊楊柳依依,水裡魚蟹成群,空中沙鷗翔集,夏季一片碧綠,秋成遍地金黃,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北國魚米之鄉。

  • 光緒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面對失去管理,日漸荒廢的小站墾區,設立小站營田管理局,招集農民和遣散士兵耕種。當時規定每戶可領種10畝,每畝年租銀6錢至1兩不等,但一般窮人不敢領地,怕官方言而無信,中途提租,特別是怕無力出錢修河挑溝,因此大部分土地被退職官員和退役士兵所領。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小站曾一度被德國侵略軍佔領,生產受到嚴重破壞。三十一年,小站地區荒地日趨增多,清政府又設立小站墾務局,辦理招墾事宜,後與營田局合併。
  • 民國期間,軍閥混戰,巧取豪奪小站田地。
  • 民國初年,軍閥張敬堯之女在小站一帶收買土地,成立勳記公司,於中塘、孫家甸、大蘆莊 、翟家甸一帶,佔有水旱田2萬餘畝,加上大量荒窪草地,共43100畝。1920年,北洋軍閥徐樹錚成立開源墾殖公司,1925年,在軍糧城、茶澱建立農場,在境內佔有大量土地,種植水稻。同時在軍糧城設立工作站,在墾區內設立水稻試驗站,這是著名的軍糧城稻作研究所的前身,也是我國華北地區最早的稻作研究基地。
  • 1928年,小站營田由天津警備司令部營房營田管理局管理。1930年將小站營田贈送南開大學做校產,設校田管理處,徵收地租做教育補助費。1937年由冀察綏公署營田管理處接管。其間,小站墾區的稻作管理流於形式,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停滯不前,產量低,效益差,加之封建剝削,稻農不得溫飽。
  • 1937年,日本侵略軍侵佔華北後,張敬堯眷屬將稻田出賣給日本人。日本侵略軍先後在小站成立軍谷公司、米穀統制協會,跑馬圈地,強佔民田,對津南地區農民進行瘋狂掠奪。同時成立華北墾業公司,統轄小站、軍糧城、茶澱3個稻區。
  • 1945年日本投降後,河北省在小站成立營田管理局,管轄原營田局和大安農場。農林部在天津接管華北墾業局,建立河北墾業農場管理處,下設小站、津郊(原八裡台)、軍糧城、張貴莊、茶澱5個農區,經營管理合作農場。國民政府製造種種藉口,欺騙壓榨原土地所有者,拒不發還被日本強佔的土地,實行分佃收租或包佃收租,且苛捐雜稅、徵購、征借,不可勝數。1946年,小站地區曾暴發兩次抗立掠奪性租約,堅持永佃權的鬥爭。另外,由於管理混亂,技術落後,水稻品種混雜退化,特別是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弊端和國民政府忙於內戰,農業生產無暇顧及,至解放前夕,水稻畝產量僅200公斤左右。

解放後

津南地區1948年12月20日解放,中共天津縣委從1949年初開始領導廣大農民開展土地改革,消滅封建剝削,農民分得土地及其他生產數據,政府加強了對水稻生產的領導。津沽區農墾局對農民使用國有土地的徵收比例,執行《定額分紅製暫行辦法草案》,取消土地收租。為解決農民生產數據不足,進行多次實物放貸。1949年,先後貸放稻種10.35萬公斤,豆餅?450.9萬公斤,硫酸銨19.7萬公斤,硝酸銨4.5萬公斤,柴油356大桶,煤1500噸。同時天津縣政府貸出豆餅307.85萬公斤,硫酸銨13.65萬公斤,玉米2.8萬公斤,小米7.65萬公斤,現金1135元,柴油21大桶,花生2400公斤,稻種20萬公斤。人民政府從1949年至1957年,先後投資217萬元修建和補修閘涵洞1588處,新建4座大型揚水站,提高了排灌能力,解除了咸水危害,並連年發放生產及生活貸款,促使全區水稻迅速發展。在這期間農村互助合作運動蓬勃興起,對水稻生產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因此,翻身農民的種稻熱情空前高漲。

  • 1953年,成立天津市農林水利局,進行津南窪改造,建成雙林農場。天津市公安局於1956年在小站寧家圈,墾植稻田2萬畝,建立板橋農場。全區從解放初到1956年,共開墾荒地40835畝。到1957年,擴大水稻面積6.5萬畝。
  • 1958年,遇到了大旱,馬廠減河和海河上游修建了許多蓄水工程,致使水源大量減少,水量嚴重不足,全區水稻種植面積急劇下降。由於水源不足以及政治上的各種影響,1959~1961年水稻生產一直處於低潮。1961年水稻面積14.09萬畝,平均畝產230.1公斤,總產量3242.5萬公斤,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比1949年還低。
  • 1963年,挖通洪泥河,疏浚月牙河,實施海河水南調。先後改造、新建6個揚水站,擴大灌溉面積。同時經過糾正“五風”,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全面貫徹“農業八字憲法”,大抓科學種田,小站稻經歷1958~1962年連續低潮後,生產又逐漸上升。1963年,水稻面積已恢復到21.34萬畝,比1958年增加5.64萬畝,平均畝產312公斤,比1958年增加79.5公斤,總產量達6662.3萬公斤,比1958年增加3012.05萬公斤,面積、畝產、總產分別增長35.9%、34.2%、82.5%。
  • 1964年,水稻面積22.79萬畝,平均畝產339.4公斤,總產7735.5萬公斤。都呈現增長趨勢。到1965年水稻生產形勢更加高漲,種植面積達到24.67萬畝,平均畝產421公斤,總產量達到10380.5萬公斤。區內出現了長青、咸水沽、葛沽3個畝產500公斤的公社,並有50個畝產500公斤的大隊、297個畝產500公斤的小隊,全區畝產500公斤的稻田達8萬餘畝,占稻田面積的32.4%。畝產、總產創小站稻歷史最高紀錄,是小站稻生產第二次高峰。
  • 1966~1971年,每年水稻種植面積維持在23萬畝左右,平均畝產250~400公斤。其間累計,區內稻田面積和稻穀總產量分別占全市的18%和23%。這期間支援外省、市水稻良種200萬公斤。並受河南、山東、寧夏等省區特邀,派出許多種稻能手做技術顧問,前往指導水稻生產,有的在當地安家落戶。
  • 1972年6月,海河水位下降至0.2米,影響了電廠用水。為此,各級領導多次做出水稻改種旱田作物的決定,但由於改旱思想不夠堅決,且又受當時陳伯達“有水種稻、無水也種稻”謬論的影響,有些社隊不顧客觀條件的變化,一味追求種稻。是年,又遇上特大旱災,大部分稻田插秧後水竭苗枯,全區當年種稻面積7.43萬畝,平均畝產51.5公斤。
  • 1974~1977年主要為保護小站稻優良品種,而種了一部分水稻保種田,每年種稻面積控制在5000畝以內。稻田改旱後全區糧食產量明顯下降,一度全區糧食畝產只有135公斤,以致高產糧區變成吃國家返銷糧區,種旱的6年間吃國家返銷糧達2340萬公斤。
  • 1977年水稻面積比前幾年略有增加。1979年,水稻面積擴大到10.5萬畝,平均畝產323公斤,總產稻穀3396萬公斤。1980年,水稻面積為13萬畝,平均畝產272公斤,總產稻穀3537萬公斤。到1981年又遇嚴重乾旱,1~6月份降雨量僅74毫米,為常年同期的二分之一。
  • 80年代後期,擴大水田面積。 實施了月牙河、衛津河、洪泥河3河打通工程及小水利配套工程,並對二級河道和主要幹、支渠進行清淤,使之蓄水量達到540萬立方米。另外開挖坑塘、窪澱建成一批養魚池、養葦塘,小水庫,共新建小水庫13座,坑塘窪澱11處,共可蓄水576萬立方米。小水庫汛期蓄水排澇,旱時送水救急。還將城市污水淨化和科學處理,用於稻田灌溉。並且發揮全部機井作用,實現渠水、井水、淡水和二淋水結合使用,每年種植水稻穩定在5~7萬畝。
  • 1985年,中央農牧漁業部在湖南長沙召開了優質稻米座談會,再次把小站稻列為名特產品,使小站稻區幹部、群眾受到很大鼓舞。全區糧食生產從1985年始連續6年獲得豐收,其中稻穀的增產起了保駕作用。
  • 1995年,糧食總產7289.2萬公斤,稻穀總產3151.8萬公斤,占糧食總產的43.2%。

品種變更

北宋在河北沿邊屯田種稻時,系引用江東品種,栽培較為普遍的有紅蓮稻、金城稻、罷亞稻,而津南地區種植較多的屬紅蓮稻。清光緒年間,小站屯墾稻田,種植從安徽引入的大、小紅芒,大、小白芒,齊頭白等早熟稻品種及適應深水處栽種的葡萄紅、葡萄黃品種。1916年,直隸農事試驗場試種水稻新品種,當時栽培的有大白芒、小站糯稻、北京紅馬尾、北京白馬尾、北京紫金,並試種從日本引進的關取、青杆、細杆等品種。

  • 1938年,種植從日本和朝鮮引入的中生銀坊主(簡稱銀坊)、愛國(又名金鋼稻)、陸羽132、水源52、水源85等品種。
  • 1951年,小站幸福之路農民用“一穗傳”的辦法,從水源系統中選育出水源300粒,成為境內第一個自己選育成功的品種,表現高產優質,渤海農墾局要求單打單收,積極繁育,擴大種植面積。到50年代中期銀坊、水源300粒,成為小站稻區種植的兩大主要栽培品種。這是建國以後區內水稻品種的第一次更新。
  • 50年代末期,引入野地黃金(農墾39)、白金(農墾40)。60年代初,引入萬兩(定名小站101)。
  • 到1965年野地黃金、白金、小站101成為主要種植品種,占水稻種植面積的90%,尤其是野地黃金品種占水稻種植面積的60%以上。這些品種普及很快,對提高稻穀產量和品質起了很大作用。成為區內水稻品種的第二次更新。
  • 60年代中期,引進試種天津市水稻育種單位選育出的一批新品種。
  •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393、紅金、紅旗8號、紅旗12號、津輻9號、東方紅1號、京引33種植面積較大,占水稻種植面積的80%,特別是東方紅1號品種占水稻種植面積的50%。成為區內水稻品種的第三次更新。
  •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恢復小站稻生產,品種變化比較頻繁。引進天津市科研院校選育的紅旗16,紅旗23,花育1號,6702等共有29個品種。
  • 1980年,評選出紅旗16號、紅旗23號、花育1號、墾豐5號、中丹2號、喜峰、京引47為主要推廣品種,1980~1984年占水稻種植面積的67%。成為區內水稻品種的第四次更新。
  • 1985年,豐產性、抗病性好,品質優良的中花8號、中花9號、津稻1187、7708、津粳3號,推廣面積占水稻種植面積的80%。成為區內水稻品種的第五次更新。
  • 到1990年,津稻1187、津稻8311、中系8215、中作321種植面積占水稻種植面積的87%。成為區內水稻品種的第六次更新。
  • 1990年後,中系8215、中作321抗稻瘟病能力減退,種植面積下降。1995年,以種植津稻1187為主,並有少量中花12號、京花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