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屠格涅夫,I.S.汉语拼音:Tuɡeniefu;拉丁文:Turgenev, Ivan Sergeyevich;1818-11-09~1883-09-03),俄国作家。生于奥廖尔省斯帕斯克,卒于巴黎。出身贵族,父亲是退役军官,母亲是拥有千顷土地和几千农奴的大地主,性情暴戾。屠格涅夫自幼目睹母亲专横任性,虐待农奴,开始对农奴制产生厌恶,后来他立下“汉尼拔誓言”,表示绝不同农奴制妥协。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语文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1837年毕业。1838~1841年在柏林大学进修哲学、历史和希腊、拉丁文。在这期间同M.A.巴枯宁N.V.斯坦克维奇接近。回国后在内务部供职两年。1842年底认识V.G.别林斯基,不久又同别林斯基周围的作家们交往,与别林斯基结成至交,受其熏陶,加强了反农奴制和反斯拉夫主义的志向,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形成。屠格涅夫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到1860年止共合作了13年。在农奴制改革前夕,他渐渐同《现代人》中的革命民主主义者N.G.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发生分歧。他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观点反对农奴制,并同情人民的苦难,却拥护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赞成革命。《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主题是农奴制下农民同地主的关系。屠格涅夫创作的极盛期是50~60年代初,这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时期过渡到平民知识分子时期的转折点,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贵族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上。屠格涅夫晚期的主要作品是《散文诗》(1878~1882)。这部优美的散文集的内容和倾向是多方面的。在中国他的作品介绍较早,《新青年》从1915年第1期起连载《春潮》,次年又节译了《初恋》。以后他的主要作品几乎全部被译成中文,不少译本出自中国名作家之手(如巴金译《父与子》和《处女地》,丽尼译《贵族之家》和《前夜》,丰子恺译《猎人笔记》等),1994年中国出版了《屠格涅夫全集》(12卷),艺术上和思想上皆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 详见同义条目:I.S.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