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岸堤村。是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创办的培养党、政、军、群干部的一所学校,于1938年6月在新泰县招收第一期学员。1938年8月20日,干校随边区省委来到沂南县岸堤村。在当地开明士绅、岸堤区区长马月如帮助下,经与边区省委宣传部长、干校校长孙陶林商讨,将岸堤南庙(原叫玉皇庙)选作办学地点。该庙坐落在岸堤村南门以里,占地面积15亩,房屋数十间,分为东西两个院落。西院有东殿堂、西殿堂、北大殿。东院是四合院,北是玉皇阁,东有东廊房,西有西廊房,南面是石钟楼。1932年在此创办岸堤小学时,又陆续在东院新建三间教室,在西院新建两间宿舍和六间教室。院内还有一个可供数百人活动的操场。

  1938年8月底,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第二期在岸堤村开学,招收学员600余人。边区省委除从各部门选调一批干部到干校任职外,又把黎玉、张经武从延安带来的干部派一批去干校任职,充实干校的领导班子和健全教学机构。在行政上设立了校部,下设政治处、教育处、总务处。处以下分设若干个科。政治处内设有组织科、宣传科。第二期组织科长李浩然,宣传科长郑琳(女);第三期组织科科长徐忻,后为王博民,宣传科长刘浩(女),后为乔彬(女)。从第二期开始,教育处主任为贾丰。1939年2月贾丰调走,该处工作由徐仲林负责。教育处内设三个科:军事教育科,科长肖松圃;政治教育科,科长徐仲林;文印科,科长李沾吾(第二期)、李景涛(第三期)。总务处,主任赵龙图。总务处下设供给科、财务科、管理科,分别由韩友三、李星元、徐佩孚任科长。医生兼司药为刘子珍、王兰亭。全校教职员工有100多人。

  学员管理上设立了大队部,大队部下设有军事、政治、民运、青年、女生等中队,中队以下有三至四个分队,每个分队有三至四个班,每个班有10至12人,是学校的最基层单位。在对学员的培养上,干校根据各地工作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新的科目和学员队。如在第三期增设了妇女队;第四期增设了青年队和地方武装队;第五期又增设了教育队和财经队。发展党员是干校的一个中心任务。第一期学员中发展党员达2/3以上。在学习时间上,军事队三个月,其他各队为一个半月,而实际上只上了四周的课程,就提前分配工作了。

  第三期招收学员400余名,于1938年11月开学。全校组成一个大队,下设9个中队,中队之下,有2至4个分队,每一分队有3个班。第四期招收学员600名。设军事队、政治队、民运队各两个队,一个女生队,增设了一个青年队和一个地方武装队。于1939年2月1日开课,5月初结业。第五期招收学员500名。

  干校从建校之初,即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到处都洋溢着紧张而愉快的气氛。干校的学员有大学生、小学教员,也有不识字的人员;有军官、士兵,工人、农民,也有职员、商人;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也有会道门成员;有大家闺秀,也有裹小脚的农村妇女。

  这所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干校,不仅是培养、造就党的各方面干部的革命熔炉,还是一支宣传队、工作队和战斗队。在1939年6月反击日军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中,他们神出鬼没地活跃在沂蒙山区,灵活机动地袭扰打击敌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同时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1939年9月,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改建为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兼任校长,第一纵队政委朱瑞兼任政治委员。同年10月,随营学校在岸堤附近的栗林村举行了开学典礼。学员有6个中队,700多人。1940年3月,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又并入从晋东南来山东的抗大一分校,序列编制为抗大一分校的第五大队。

  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举办了5期,培养军政干部达3000余人。“三千壮士,一代精英”。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顽强战斗,勤奋不息,为发动组织群众,壮大共产党、八路军力量,扩大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有许多人担任了党政军高级领导职务。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因在岸堤村驻扎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人们大多称其为岸堤干校,至今仍闻名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