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歌汉语拼音:shɑnɡe;英语:folk song),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一般是指人们在上山砍柴、行脚运货、野外放牧以及农田耕耘等劳动中,为抒发感情、消除疲劳或遥相对答、传递情意而编唱的民歌。音乐性格比较热烈奔放,形式较少修饰,艺术表现上具有自由、质朴的特点,即兴性强。

  山歌的历史十分久远,其名称初见于唐代。唐李益的诗中有“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诗中提到的“竹枝”,就是古代山歌的一种。明清以来,文人收集山歌者渐多,并编有专集,如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山歌》,内容广泛,包括各种民歌,较为著名。

  山歌的曲式结构多为单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反复。其乐段结构常见的有二乐句乐段和四乐句乐段两种。此外还有五乐句和其他非方整性的乐段结构,但不甚普遍。乐句结构的变化形式较丰富,大多具有即兴性质。如加垛(又称“赶句子”,即在句间插入排列整齐的短句或乐节)、句前句后的加腔,以及由于唱腔的自由伸展而引起的乐句扩充等。许多山歌还在开唱或结束时加前、后喊声,有时只是一声自然的呼号,有时则发展成音乐性较强的歌腔。

  山歌的节奏较自由,有字密、腔长的特点,即在陈述唱词时节奏较密集;在唱词顿逗处则拉宽唱腔、延长腔幅,并常将旋律上扬,形成高音区的自由延长音,这是山歌最有特征的表现手法之一。

  山歌的唱法有高腔和平腔两种。高腔山歌主要用假声唱,音质响亮而尖锐,男声的音区与女声音区相近甚至略高。多数田秧山歌、部分放牧山歌和某些南方山歌采用此种唱法。平腔山歌用真声或以真声为主的真假声唱,音调也较高亢嘹亮,多用于歌唱抒咏性强的山歌。

南方地区的汉族山歌

  汉族山歌的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南方地区有“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震颈红”等。南方各地在农田劳动中所唱的田秧山歌,也属于山歌类。

  客家山歌 主要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客家山歌因用客家方言演唱而得名。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七字四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其曲调各地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曲调,也因不同歌手演唱而有差异。它有多种腔调的变化,可分下述几种类型:(1)号子山歌。又称山歌号子。多采用“咿哟嗬哈”等衬词,只有一个长乐句,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散板,节奏自由,用假声唱,声音高亢。(2)正板山歌。又称四句板山歌。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是客家山歌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曲式。(3)四句八节山歌。歌词四句,八节是指八个乐句。是把一句歌词分作两个乐句来唱,词中夹以较多的衬词。其曲调是在正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4)快板山歌。又称急板山歌。歌词无衬词,曲调无拖腔。是用正板山歌的曲调,把节奏紧缩,将速度加快来演唱。(5)叠板山歌。又称叠字山歌。歌词中插上较多的叠字叠句,有时多达数十字。其曲调的开头与结尾,基本上保留正板山歌的特点,中间则由于采用叠字叠句而扩充了曲调,演唱时近似数板。

  田歌 广泛流传于中国长江、珠江流域,是多在水田栽秧、薅草、车水、挖地等集体性农业劳动中咏唱的一种行腔自由、形式多样的民歌类别的总称。又称田秧歌、秧田歌、田山歌等。比较著名的有:江苏的格冬代、锣鼓车;上海青浦的田山歌;安徽的喊秧歌、薅秧歌;江西的锄山鼓、打鼓歌;湖北的“长阳薅草锣鼓”、畈腔、薅草歌;湖南踩田歌;福建的耘田诗;两广的打锣开山歌、插田歌;云南、贵州、四川的薅秧号子等。田歌一般采取领与合式,领与轮流接唱式和分组对歌式。领唱者经验丰富,才思敏捷,被誉为歌师、鼓匠、歌伯,并以他们为中心组成歌班。田歌起讫自由、速度舒缓、随兴而歌。其体裁性质介乎于山歌与号子之间。田歌以联曲体结构为主,节奏以散板居多,曲调与各地方言声调结合较紧,带有即兴性和吟诵性特征,兼用高亢、粗放的全假声唱法和真、假声结合唱法。田歌中的锣鼓,不仅为歌唱伴奏,还有专门的前奏、间奏和锣鼓段。

北方地区的汉族山歌

  北方地区有“花儿”、“信天游”、“爬山调”、“慢赶牛”等。

  花儿 主要流行于西北陇中高原。传唱范围约在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县以北、日月山以东跨越宁夏、甘肃、青海 三省、区的宽阔地带及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是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以及藏、裕固等民族所共同喜爱的民间歌曲。花儿可分成两大系统,6个分支。第一系统称洮岷花儿。泛指流行在甘肃洮河流域的花儿。其基本特征是:(1)唱词多为七字三句体(又称单套)、六句体(又称双套)和四句体等。(2)曲令单一,康乐、临洮等地(北路)以《莲花山令》为代表,岷县一带(南路)以《扎刀令》为代表。(3)演唱时,采取分组对歌的形式,每组有一位专门担负即兴编词的“串把式”,其他成员为3~5人不等。(4)歌者喜用假嗓(当地称尖音)演唱,男女同调,听来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第二系统称河湟花儿。泛指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即黄河湟水流域的花儿。其基本特征是:(1)唱词为四句体民间格律诗。(2)曲调丰富,不同的曲令,多达近百种。(3)一般采用单人互对的演唱方式,个别民族有双人互对的习惯,当地称“并唱”。(4)唱法多样。有尖音(假声)和苍音(真声)唱法,也有真假声并用的唱法。(5)曲调由具有呼应关系的上、下句构成,同时广泛使用衬腔。花儿的曲调,多以“令”称之。由于长期传播于高原、山川之间,花儿的音乐在整体上形成了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信天游 主要流行于陕西的北部和宁夏、甘肃的东部。另外,在河北西部的平山县也流行着一种信天游。信天游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增可减,多以七字为一句,两句为一首。上句常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句尾押韵。歌词的语言精练质朴,形象生动,句中常运用叠字,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每首信天游既可由一段词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词用一个曲调反复咏唱。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两句的关系有延续发展的,也有变化重复的。曲调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节奏比较自由,旋律起伏比较大,音域较宽,音调高亢开阔,感情直畅奔放,具有较强的山歌性格,如《脚夫调》。另一种是结构比较严谨规整,节奏比较匀称固定,旋律进行平和舒展,感情细致深沉,性格接近小调。由于信天游流行的地区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色彩。

  爬山调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爬山调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句式比较自由,两句为一段,常用直叙、起兴、比喻、对比、反复重叠和夸张等表现手法。歌词的语言淳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爬山调的音乐大都高亢粗犷。歌曲结构短小而富有变化,以上下两个乐句八个小节构成的乐段为其基本结构形式。为了加强表现,常常运用加衬、加垛或者把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等手法,使乐句的句幅延伸,结构扩充。爬山调的曲调以五声或六声的徵调式为最多,商调式、羽调式次之。歌曲的曲调、节奏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地说,流行于平原地区的爬山调(如河套调和土默川调)节奏比较匀称规整,旋律的起伏比较小、音域比较窄,音调平和柔美;而流行在山区的爬山调(如后山调)节奏则自由多变,旋律跳进多、起伏大、音域广,音调高亢挺拔,开阔奔放。

  慢赶牛 原为大别山区农民驱赶牛群时即兴唱的一种较自由的歌调。主要流行于以皖西大别山区金寨、六安为中心的地区。按照分布地区及音乐风格,可分为中、北、南三个流传区。其中,“中路慢赶牛”是这一歌种的主体。以金寨及其周围地区流传的歌调为代表。其唱词结构多为七字五句体,内容以反映青年男女互相思慕之情为主;曲调大都建立于五声羽调式基础上,音域常在十度之间;节奏节拍较单纯规整,变化也小;五声羽调式的级进音型与大三、四、五度跳进音调的交替使用,形成了旋律既流畅,又颇有棱角,刚柔相济的特殊性格。中路慢赶牛的结构是:全曲分成八个乐句,三个段落。其中,由1、2、3乐句构成的首段是乐旨的核心;第二段为首段的变化重复;末段与首段大同小异,但篇幅有压缩。

  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歌更是丰富,如苗族的“飞歌”,蒙古族的“长调”,壮族的“欢”、“加”、“伦”,藏族的“哩噜”以及彝族、瑶族、畲族、黎族的各种山歌,都各具特色。一般来说,南方山歌的风格秀丽悠扬,音域不宽,旋律跳动较少;北方山歌的风格豪放粗犷,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除上述山歌外,流行于草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还有放牧山歌。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