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山西

添加39,750字节2023年2月12日 (日) 16:49
/* 地理 */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一级导航|0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 = '''山西省'''}}[[文件:94847.jpg|right|thumb|280px|山西运城:永济鹳雀楼]]  '''山西省'''([[汉语拼音]]:Shanxi Sheng;[[英语]]:Shanxi Province),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省境内[[春秋时期|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故简称“'''晋'''”,[[战国时期|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地处位处华北,[[黄河]]流域中部,东靠太行山。省会[[太原]]。地处位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5′-114°32′。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74.6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山西省'''([[汉语拼音]]:shān xī shěng;[[英文]]:Shanxi Province),[[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省会[[太原]]。地处华北,[[黄河]]流域中部,东靠太行山。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省境内[[春秋时期|春秋]]时为[[晋国]]之地,故简称“'''晋'''”;[[战国时期|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地理坐标北纬34°34′-40°44′,东经110°15′-114°32′。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西、南以黄河与[[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唐朝|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480.48万人。  山西地区的有独特的语言、风俗以及[[历史]],省内土地丰足、矿产资源丰富,位处汾河沿岸一带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称作华北地区的“渔米之乡”。山西商人,即晋商闻名于世,省会太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朝|元]]末[[明朝|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著称中外。  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西、南以黄河与[[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唐朝|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地丰足、矿产资源丰富,位处汾河沿岸一带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称作华北地区的“渔米之乡”。  山西煤矿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地质储量达8700亿吨,2006年保有资源储量为2070.7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30%,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煤乡”之称。  山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朝|元]]末[[明朝|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著称中外。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有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等。      山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宋、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中国工农红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八年抗战中,山西是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有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等。    === 行政区划、人口 ===  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就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中国工农红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八年抗战中,山西是华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解放战争]]期间,山西成为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大批地方干部南下或东进、西进,奔赴新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行政区划 ====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能源基地,山西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省会太原市。*'''[[太原市]]''' 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52个街道、21个镇、31个乡。市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市辖区''':[[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县''':[[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县级市''':[[古交市]]==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大同市]]''' 辖4个市辖区、6个县**'''市辖区''':[[平城区]]、[[云冈区]]、[[新荣区]]、[[云州区]]**'''县''':[[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左云县]]、[[广灵县]]、[[浑源县]]行政区划*'''[[阳泉市]]''' 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有12个街道、20个镇、12个乡。市政府驻城区南大街**'''市辖区''':[[城区(阳泉市)|城区]]、[[矿区(阳泉市)|矿区]]、[[郊区(阳泉市)|郊区]]**'''县''':[[平定县]]、[[盂县]]  山西省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太原市,省政府驻府东街101号*'''[[长治市]]''' 辖4个市辖区、8个县**'''市辖区''':[[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县''':[[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太原市 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52个街道、21个镇、31个乡。市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晋城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0个街道、48个镇、26个乡。市政府驻城区**'''市辖区''':[[城区(晋城市)|城区]]**'''县''':[[泽州县]]、[[陵川县]]、[[阳城县]]、[[沁水县]]**'''县级市''':[[高平市]]   市辖区:杏花岭区 小店区 迎泽区 尖草坪区 万柏林区 晋源区*'''[[朔州市]]''' 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辖区''':[[朔城区]]、[[平鲁区]]**'''县''':[[山阴县]]、[[右玉县]]、[[应县]]**'''市''':[[怀仁市]]   县:阳曲县 清徐县 娄烦县*'''[[晋中市]]''' 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7个街道、59个镇、59个乡。市政府驻榆次区**'''市辖区''':[[榆次区]]**'''县''':[[昔阳县]]、[[灵石县]]、[[祁县]]、[[左权县]]、[[寿阳县]]、[[太谷县]]、[[和顺县]]、[[平遥县]]、[[榆社县]]**'''县级市''':[[介休市]]   县级市:古交市*'''[[运城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13个街道、81个镇、55个乡。市政府驻盐湖区**'''市辖区''':[[盐湖区]]**'''县''':[[闻喜县]]、[[新绛县]]、[[平陆县]]、[[垣曲县]]、[[绛县]]、[[稷山县]]、[[芮城县]]、[[夏县]]、[[万荣县]]、[[临猗县]]**'''县级市''':[[河津市]]、[[永济市]]  大同市 辖4个市辖区、7个县,共有40个街道、33个镇、66个乡。市政府驻城区迎宾西路*'''[[忻州市]]''' 辖1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6个街道、59个镇、126个乡。市政府驻忻府区**'''市辖区''':[[忻府区]]**'''县''':[[代县]]、[[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宁武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定襄县]]、[[岢岚县]]**'''县级市''':[[原平市]]   市辖区:城区 矿区 南郊区 新荣区*'''[[临汾市]]''' 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20个街道、75个镇、76个乡。市政府驻尧都区**'''市辖区''':[[尧都区]]**'''县''':[[汾西县]]、[[吉县]]、[[安泽县]]、[[大宁县]]、[[浮山县]]、[[古县]]、[[隰县]]、[[襄汾县]]、[[翼城县]]、[[永和县]]、[[乡宁县]]、[[曲沃县]]、[[洪洞县]]、[[蒲县]]**'''县级市''':[[侯马市]]、[[霍州市]]   县:大同县 天镇县 灵丘县 阳高县 左云县 广灵县 浑源县*'''[[吕梁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13个街道、81个镇、67个乡。市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市辖区''':[[离石区]]**'''县''':[[文水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岚县]]、[[交口县]]、[[交城县]]、[[石楼县]]**'''县级市''':[[孝义市]]、[[汾阳市]]  阳泉市 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共有12个街道、20个镇、12个乡。市政府驻城区南大街==== 人口 ====   市辖区:城区 矿区 郊区截至2021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480.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07.4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3.42%,比上年末提高0.89个百分点。2021年,山西省出生人口24.64万人,出生率为7.06‰;死亡人口25.54万人,死亡率为7.32‰;自然增长率为-0.26‰。   县:平定县 盂县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5,712,1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247124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0869人,增长9.98 %,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长治市 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4个街道、68个镇、64个乡。市政府驻城区八一路=== 历史 ===   市辖区:城区 郊区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古遗址,号称“地上文物中国第一”。传说中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境内建过都。临汾有尧庙、尧陵,沁水有舜王坪,河津的龙门则是夏禹治水的所在,又叫禹门口。   县:长治县 长子县 平顺县 襄垣县 沁源县 屯留县 黎城县 武乡县 沁县 壶关县==== 春秋战国时期 ====   县级市:潞城市春秋时期,在山西境内的诸侯国有:晋国、魏国、耿国、虞国和霍国。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今天山西简称为晋。晋国起源于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桐叶封弟”)。太原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就是纪念叔虞的祠堂。到晋文公重耳当政时,曾经称霸中原。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氏,这场战争后逐步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史称“三家分晋”,至前403年晋国灭亡,许多历史学者认为战国时代正式开始。所以今天山西也被称为“三晋”。当时,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西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北),战国中期以后分别迁都到今河南、河北。  晋城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0个街道、48个镇、26个乡。市政府驻城区==== 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   市辖区:城区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全国划分为49郡,先有太原郡、上党郡,后扩至5郡: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   县:泽州县 陵川县 阳城县 沁水县汉光武帝时,匈奴内迁,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6年),曹操把今山西境内的匈奴人分为五部:并州兹氏(在今汾阳〕为左部;祁(今祁县)为右部;蒲子(今隰县)为南部,新兴(今忻州)为北部;大陵(今文水)为中部,人数多达数十万。此外,还有羯族在武乡居住;鲜卑族拓跋部在代县和大同居住;氐、羌在陕、甘居住,历史上称为“五胡”。304年,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今离石)起兵,自称汉王。此后,由于连年战乱,山西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县级市:高平市386年,鲜卑族拓跋圭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北魏逐步统一北方。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的实权落在大将高欢的手中。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高氏父子以晋阳为别都。北魏时佛教兴起,寺院有三万所,僧尼多达200万。云岗石窟在这一时期(453年—495年)修凿完工。交城的玄中寺也于472年开始创建,成为昙鸾大师所创佛教净土宗的诞生地。  朔州市 辖2个市辖区、4个县,共有4个街道、18个镇、51个乡。市政府驻朔城区==== 隋、唐、五代、宋、金时期 ====   市辖区:朔城区 平鲁区隋朝时,山西隶属冀州,其经济占重要地位,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唐高祖)从太原起兵反隋。在618年建立唐朝,七年后统一中国。唐朝对山西十分重视,认为这里是“龙兴”之地,把太原定为北都。山西的经济发展曾经居于全国的前列。那时,全国共有18个盐池,河东就占了五个,一个产盐万斛,供应京师,被柳宗元称为“国之大宝”。唐代出现的山西名人很多,如薛仁贵、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等。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五台山在那时已经是寺庙林立的佛教圣地。   县:山阴县 右玉县 应县 怀仁县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勖、石敬瑭和刘知远所建立的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47年)和后汉(947年-950年),都是以太原为依托,夺取中原的。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山西北、中部建立了北汉。刘崇依靠北方的契丹,和北宋王朝相对抗。  晋中市 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7个街道、59个镇、59个乡。市政府驻榆次区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领大军灭北汉,并将晋阳城放火烧毁。982年,宋王朝派大将潘美在今太原市区重建新城。北宋时期,山西再度出现了繁荣景象。太原产的铜镜和剪刀远销各地,遐迩闻名。宋真宗之后,山西境内已开始用煤作燃料。   市辖区:榆次区金代时期,靖康之变后,金兵入侵使北方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山西因有太行山为屏障,受战火摧残比其他地方相对较少,经济文化还比较发达.经过金世宗和大定之治和金章宗的明昌之治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平阳府(今临汾)成为当时金国的造纸中心。   县:昔阳县 灵石县 祁县 左权县 寿阳县 太谷县 和顺县 平遥县 榆社县蒙古帝国入侵金国的河东北路和河东南路,残破山西,千里无人烟。这里长期属于蒙古帝国之燕京等处行中书省。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元帝国建立后在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   县级市:介休市==== 明清时期 ====  运城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13个街道、81个镇、55个乡。市政府驻盐湖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进入山西,设山西行省。朱元璋封他的三个儿子为藩王,驻扎山西:朱㭎为晋王,驻在太原;朱桂为代王,驻在大同;朱模为沈王,驻在潞安(长治),修筑明长城,防备北元的侵扰。明初,曾从山西大量移民充实人烟稀少的华北平原。洪洞县的大槐树曾是著名的集合点,至今在各省人民中仍流传着:“若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谚。初置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沿袭至今。   市辖区:盐湖区清代,朝廷把明长城以外的呼和浩特等地划入山西,山西共设9府、16州、108个县。山西的商业与金融业十分活跃,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山西票号,山西商人在全国建立了许多山西会馆或山陕会馆。   县:闻喜县 新绛县 平陆县 垣曲县 绛县 稷山县 芮城县 夏县 万荣县 临猗县=== 地理 ===   县级市:河津市 永济市[[文件:山西省地图.jpg|center|thumb|550px|山西省地图]]  忻州市 辖1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6个街道、59个镇、126个乡。市政府驻忻府区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区)的自然境界分明。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全省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纵长约682千米。东西间距较短,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宽约385千米。全省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市辖区:忻府区==== 地形 ====   县:代县 神池县 五寨县 五台县 偏关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繁峙县 河曲县 保德县 定襄县 岢岚县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倾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县级市:原平市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为12.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仅3.1万平方千米,占19.9%。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北台顶(叶斗峰),海拔3058米,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为垣曲县亳清河入黄河处的河滩,海拔仅180米。与东部海拔几十米的华北大平原相对照,山西地貌呈现整体隆起的地势,在高原中部,分列着一列雁行排列的断陷盆地。中部断陷盆地把山西高原斜截为二,东西两侧为山地和高原,使山西的地貌截面轮廓很像一个“凹”字型。  临汾市 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20个街道、75个镇、76个乡。市政府驻尧都区'''主要山脉'''   市辖区:尧都区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   县:汾西县 吉县 安泽县 大宁县 浮山县 古县 隰县 襄汾县 翼城县 永和县 乡宁县 曲沃县 洪洞县 蒲县'''主要河流'''   县级市:侯马市 霍州市山西河流源于东西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条;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等142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属于海河水系的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1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8%。  吕梁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13个街道、81个镇、67个乡。市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 气候 ====   市辖区:离石区山西省地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内陆,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千米,但由于省境东部山岭阻挡,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总的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全省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但灾害性天气较多,“十年九旱”;境内南北狭长,山峦起伏,地势北高南低,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昼夜温差也较大。   县:文水县 中阳县 兴县 临县 方山县 柳林县 岚县 交口县 交城县 石楼县=== 自然资源 ===   县级市:孝义市 汾阳市====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152.4亿立方米。山西省陆地地表水十分贫乏,而且分布不均。集水面积大于 400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及漳河等8条。根据计算,全省河川径流量为114亿立方米,与全国各省比较,占倒数第二位,仅比宁夏多一些。山西河流全属外流水系。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大体上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其中黄河流域面积为9750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为5932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8%。河流大都发源于东西山地。山西省地下水资源为12146亿立方米,但可采水资源只占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 矿产资源 ====== 历史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尤以煤炭闻名全国。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61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故而有"煤乡"之称。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古遗址,号称“地上文物中国第一”。传说中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都在山西境内建过都。临汾有尧庙、尧陵,沁水有舜王坪,河津的龙门则是夏禹治水的所在,又叫禹门口。==== 植物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的种子植物有134科,约1700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80多种。山西植物资源分布,从南到北可划分为:南部和东南部是以落叶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丛为主的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也是植被类型最 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区,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是长芒 草、旱生蒿类和柠条、沙棘等。山西森林资源稀少,是全国森林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有1000多种。野生药物有90多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野生纤维植物主要有蒙椴、鬼见 愁、蝎子草、芨芨草、马蔺、葛 条、荆条、龙须草等。  春秋时期,在山西境内的诸侯国有:晋国、魏国、耿国、虞国和霍国。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晋国,所以今天山西简称为晋。晋国起源于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桐叶封弟”)。太原著名的旅游胜地——晋祠就是纪念叔虞的祠堂。到晋文公重耳当政时,曾经称霸中原。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氏,这场战争后逐步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史称“三家分晋”,至前403年晋国灭亡,许多历史学者认为战国时代正式开始。所以今天山西也被称为“三晋”。当时,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西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北),战国中期以后分别迁都到今河南、河北。==== 动物资源 ====秦汉到南北朝时期山西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已知的有40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4种:白鹳、黑鹳、金 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胡兀鹫、褐马鸡、丹顶鹤、大鸨、金钱豹、虎、梅花鹿。二级保护动物有56种,包括鸟类40种,两栖爬行类2种,兽类14种。此外,还有毛皮动物20多种,名贵的有水獭、石貂、貉、豹猫、黄鼬、獾、狐等;肉用动物可供食用的有野 兔、野猪、环颈雉、石鸡、斑翅山鹑、岩鸽等;药用动物有70多种。  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全国划分为49郡,先有太原郡、上党郡,后扩至5郡:雁门郡、代郡、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 旅游资源 ====  汉光武帝时,匈奴内迁,在吕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马。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6年),曹操把今山西境内的匈奴人分为五部:并州兹氏(在今汾阳〕为左部;祁(今祁县)为右部;蒲子(今隰县)为南部,新兴(今忻州)为北部;大陵(今文水)为中部,人数多达数十万。此外,还有羯族在武乡居住;鲜卑族拓跋部在代县和大同居住;氐、羌在陕、甘居住,历史上称为“五胡”。304年,匈奴首领刘渊在左国城(今离石)起兵,自称汉王。此后,由于连年战乱,山西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山西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北有大同云岗石窟,中有佛教圣地五台山,南有黄河惟一的瀑布--壶口瀑布,中国最大的武庙--解州关帝庙,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永济普救寺莺莺塔等都在山西。据统计山西目前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物(不可移动者)计31401处。其中:古遗址2639处、古墓葬1666处、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18118处、石窟寺300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360处、石刻及其它6852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1466处,以及依附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中的彩塑12345尊、寺观壁画26751平方米。所以"依托文物,开发旅游"在山西前景广阔,旅游事业必将成为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  386年,鲜卑族拓跋圭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北魏逐步统一北方。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的实权落在大将高欢的手中。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高氏父子以晋阳为别都。北魏时佛教兴起,寺院有三万所,僧尼多达200万。云岗石窟在这一时期(453年—495年)修凿完工。交城的玄中寺也于472年开始创建,成为昙鸾大师所创佛教净土宗的诞生地。==== 能源 ====隋、唐、五代、宋、金时期山西电力充足,是全国拥有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电厂最多的省份。目前山西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052万千瓦,2007年发电量1761亿千瓦时。近15年来,全省新建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6条,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229千伏输电线路69条,变电容量603.6万千伏安。山西在华北电网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山西全省近2000个乡镇全部通电,农户高峰用电保证率达9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是全国向省外输电量最多的省份,如今北京的1/4电力来自山西。  隋朝时,山西隶属冀州,其经济占重要地位,大业十三年(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唐高祖)从太原起兵反隋。在618年建立唐朝,七年后统一中国。唐朝对山西十分重视,认为这里是“龙兴”之地,把太原定为北都。山西的经济发展曾经居于全国的前列。那时,全国共有18个盐池,河东就占了五个,一个产盐万斛,供应京师,被柳宗元称为“国之大宝”。唐代出现的山西名人很多,如薛仁贵、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等。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五台山在那时已经是寺庙林立的佛教圣地。=== 经济 ===  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勖、石敬瑭和刘知远所建立的后唐(923年-936年)、后晋(936年-947年)和后汉(947年-950年),都是以太原为依托,夺取中原的。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在山西北、中部建立了北汉。刘崇依靠北方的契丹,和北宋王朝相对抗。明清时,晋商是全国著名商帮,势力影响遍及中国及东南亚、日本,更远达俄罗斯、欧洲和印度。19世纪山西票号也风行全中国。晚清山西的商业和金融业在种种压迫下渐趋衰微。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领大军灭北汉,并将晋阳城放火烧毁。982年,宋王朝派大将潘美在今太原市区重建新城。北宋时期,山西再度出现了繁荣景象。太原产的铜镜和剪刀远销各地,遐迩闻名。宋真宗之后,山西境内已开始用煤作燃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小三线建设”及“支援内地”之惠,社会经济曾一度快速发展。文革期间集体主义建设突出,曾涌现了象大寨这样的集体主义经济模范。毛泽东为此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改革开放后经济转而主要依靠地下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步依托煤发展电力及煤化工,大同、太原等地均有大型煤矿。近些年来,山西正在逐步扭转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单一经济模式,努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上做文章,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金代时期,靖康之变后,金兵入侵使北方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山西因有太行山为屏障,受战火摧残比其他地方相对较少,经济文化还比较发达.经过金世宗和大定之治和金章宗的明昌之治后得到恢复和发展,平阳府(今临汾)成为当时金国的造纸中心。山西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山西属于中等发展速度省份,经济总量居全国中等水平。  蒙古帝国入侵金国的河东北路和河东南路,残破山西,千里无人烟。这里长期属于蒙古帝国之燕京等处行中书省。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元帝国建立后在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 文化 ===明清时期山西文化历史悠久,全省共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共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进入山西,设山西行省。朱元璋封他的三个儿子为藩王,驻扎山西:朱㭎为晋王,驻在太原;朱桂为代王,驻在大同;朱模为沈王,驻在潞安(长治),修筑明长城,防备北元的侵扰。明初,曾从山西大量移民充实人烟稀少的华北平原。洪洞县的大槐树曾是著名的集合点,至今在各省人民中仍流传着:“若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谚。初置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沿袭至今。==== 晋语 ====  清代,朝廷把明长城以外的呼和浩特等地划入山西,山西共设9府、16州、108个县。山西的商业与金融业十分活跃,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山西票号,山西商人在全国建立了许多山西会馆或山陕会馆。晋语是汉语口语的一种,但是语言学家对晋语在汉语口语的诸多种类里分类的地位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一些人认为晋语应该归类成官话的一种,另一些人则认为晋语应在汉语诸多口语中自成一系。位于山西省的各地依方言、地理、饮食、风俗等大致可分为: == 地理 ==   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区)的自然境界分明。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全省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纵长约682千米。东西间距较短,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宽约385千米。全省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倾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为12.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仅3.1万平方千米,占19.9%。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北台顶(叶斗峰),海拔3058米,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为垣曲县亳清河入黄河处的河滩,海拔仅180米。与东部海拔几十米的华北大平原相对照,山西地貌呈现整体隆起的地势,在高原中部,分列着一列雁行排列的断陷盆地。中部断陷盆地把山西高原斜截为二,东西两侧为山地和高原,使山西的地貌截面轮廓很像一个“凹”字型。 主要山脉、河流   主要山脉: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   主要河流:山西河流源于东西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条;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等142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2%;属于海河水系的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1条,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8%。 气候   山西省地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内陆,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千米,但由于省境东部山岭阻挡,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总的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全省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但灾害性天气较多,“十年九旱”;境内南北狭长,山峦起伏,地势北高南低,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昼夜温差也较大。 == 自然资源 ==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152.4亿立方米。山西省陆地地表水十分贫乏,而且分布不均。集水面积大于 400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及漳河等8条。根据计算,全省河川径流量为114亿立方米,与全国各省比较,占倒数第二位,仅比宁夏多一些。山西河流全属外流水系。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大体上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其中黄河流域面积为9750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2.2%,海河流域面积为5932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8%。河流大都发源于东西山地。山西省地下水资源为12146亿立方米,但可采水资源只占45%,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 矿产资源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尤以煤炭闻名全国。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61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故而有"煤乡"之称。 植物资源   已知的种子植物有134科,约1700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80多种。山西植物资源分布,从南到北可划分为:南部和东南部是以落叶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丛为主的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也是植被类型最 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区,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是长芒 草、旱生蒿类和柠条、沙棘等。山西森林资源稀少,是全国森林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有1000多种。野生药物有90多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野生纤维植物主要有蒙椴、鬼见 愁、蝎子草、芨芨草、马蔺、葛 条、荆条、龙须草等。 动物资源   山西野生动物以陆栖类为主,已知的有40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4种:白鹳、黑鹳、金 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胡兀鹫、褐马鸡、丹顶鹤、大鸨、金钱豹、虎、梅花鹿。二级保护动物有56种,包括鸟类40种,两栖爬行类2种,兽类14种。此外,还有毛皮动物20多种,名贵的有水獭、石貂、貉、豹猫、黄鼬、獾、狐等;肉用动物可供食用的有野 兔、野猪、环颈雉、石鸡、斑翅山鹑、岩鸽等;药用动物有70多种。 旅游资源   山西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北有大同云岗石窟,中有佛教圣地五台山,南有黄河惟一的瀑布--壶口瀑布,中国最大的武庙--解州关帝庙,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永济普救寺莺莺塔等都在山西。据统计山西目前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物(不可移动者)计31401处。其中:古遗址2639处、古墓葬1666处、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18118处、石窟寺300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360处、石刻及其它6852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1466处,以及依附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中的彩塑12345尊、寺观壁画26751平方米。所以"依托文物,开发旅游"在山西前景广阔,旅游事业必将成为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 能源   山西电力充足,是全国拥有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电厂最多的省份。目前山西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052万千瓦,2007年发电量1761亿千瓦时。近15年来,全省新建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6条,变电容量100万千伏安;229千伏输电线路69条,变电容量603.6万千伏安。山西在华北电网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山西全省近2000个乡镇全部通电,农户高峰用电保证率达9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是全国向省外输电量最多的省份,如今北京的1/4电力来自山西。 == 经济 ==   明清时晋商是全国著名商帮,势力影响遍及中国及东南亚、日本,更远达俄罗斯、欧洲和印度。19世纪山西票号也风行全中国。晚清山西的商业和金融业在种种压迫下渐趋衰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小三线建设”及“支援内地”之惠,社会经济曾一度快速发展。文革期间集体主义建设突出,曾涌现了象大寨这样的集体主义经济模范。毛泽东为此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改革开放后经济转而主要依靠地下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步依托煤发展电力及煤化工,大同、太原等地均有大型煤矿。近些年来,山西正在逐步扭转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重点的单一经济模式,努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上做文章,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山西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山西属于中等发展速度省份,经济总量居全国中等水平。  == 文化 ==   山西文化历史悠久,全省共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位居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最、共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语   晋语是汉语口语的一种,但是语言学家对晋语在汉语口语的诸多种类里分类的地位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一些人认为晋语应该归类成官话的一种,另一些人则认为晋语应在汉语诸多口语中自成一系。位于山西省的各地依方言、地理、饮食、风俗等大致可分为:戏曲==== 戏曲 ====古迹与景点==== 古迹与景点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黄河壶口瀑布、五台山、恒山、北武当山、五老峰、云冈石窟、碛口等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大同、平遥、新绛、代县、祁县、太原。此外还有众多著名山西民居: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孔祥熙故居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黄河壶口瀑布、五台山、恒山、北武当山、五老峰、云冈石窟、碛口等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大同、平遥、新绛、代县、祁县、太原。此外还有众多著名山西民居: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大院、渠家大院、孔祥熙故居等。  此外山西还是佛教与道教盛行,其中有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五台山,此外还有佛光寺、华严寺、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解州关帝庙、永济普救寺、卦山天宁寺、芮城永乐宫、平遥双林寺、洪洞广胜寺、太原崇善寺等地。此外山西还是佛教与道教盛行,其中有中国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五台山,此外还有佛光寺、华严寺、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解州关帝庙、永济普救寺、卦山天宁寺、芮城永乐宫、平遥双林寺、洪洞广胜寺、太原崇善寺等地。  自然风光中亦有庞泉沟、五鹿山、绵山、、灵石'红崖峡谷、卦山、五老峰、太行山黄崖洞红色旅游太行山大峡谷、晋城王莽岭-锡崖沟、晋城上云台山、北岳恒山、北武当山、黄河壶口瀑布、芦芽山、万年冰洞等地。自然风光中亦有庞泉沟、五鹿山、绵山、、灵石'红崖峡谷、卦山、五老峰、太行山黄崖洞红色旅游太行山大峡谷、晋城王莽岭-锡崖沟、晋城上云台山、北岳恒山、北武当山、黄河壶口瀑布、芦芽山、万年冰洞等地。山西民居==== 山西民居 ====饮食==== 饮食 ====  山西人习惯食用面食,山西面食也为其主要饮食方式及内容,其中根据面料及做工有更细的类别。包括莜面栲栳栳、刀削面、剔尖、擦尖、抿尖、猫耳朵、烧卖、沾片子、长子炒饼等。此外,为人熟知的一些小吃也盛行于三晋大地,其中包括灌肠、傅山头脑、 平遥牛肉、上党驴油火烧、潞城驴肉甩饼、壶关羊汤、长子猪头肉。除了面食外,贡米沁州黄小米也深受欢迎。山西人习惯食用面食,山西面食也为其主要饮食方式及内容,其中根据面料及做工有更细的类别。包括莜面栲栳栳、刀削面、剔尖、擦尖、抿尖、猫耳朵、烧卖、沾片子、长子炒饼等。此外,为人熟知的一些小吃也盛行于三晋大地,其中包括灌肠、傅山头脑、 平遥牛肉、上党驴油火烧、潞城驴肉甩饼、壶关羊汤、长子猪头肉。除了面食外,贡米沁州黄小米也深受欢迎。  山西人在饮食中习惯添加陈醋,其中山西老陈醋最为著名。酒方面,汾酒和竹叶青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清徐、太谷等地的葡萄酒质量也属上乘。山西人在饮食中习惯添加陈醋,其中山西老陈醋最为著名。酒方面,汾酒和竹叶青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清徐、太谷等地的葡萄酒质量也属上乘。=== 教育 ===== 旅游 ======普通高校==== <font size=-1><span style="background:green; color:white; font-size:smaller">参见 → </span> [[中国普通高校]]</font size> [[文件:90586.jpg|right|thumb|200px|'''[[太原理工大学]]''' 明向校区东大门]] #[[山西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太原科技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中北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太原理工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学)</font size>  #[[山西农业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医科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长治医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长治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师范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临汾市]]  本科</font size>  #[[太原师范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大同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大同市]]  本科</font size>  #[[晋中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本科</font size>  #[[长治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长治市]]  本科</font size>  #[[运城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本科</font size>  #[[忻州师范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忻州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财经大学]]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中医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吕梁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吕梁市]]  本科</font size>  #[[太原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警察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临汾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工商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  民办</font size>#[[太原工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传媒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阳泉市]]  本科</font size>  #[[山西能源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本科</font size><br>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长治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晋城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大同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长治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专科</font size>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阳泉市]]  专科</font size>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临汾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临汾市]]  专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长治市]]  专科</font size>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临汾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忻州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专科  民办</font size>#[[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专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专科</font size>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朔州市]]  专科</font size>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专科  民办</font size>#[[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晋中市]]  专科</font size>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阳泉市]]  专科</font size>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太原市]]  专科</font size>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专科</font size>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运城市]]  专科</font size>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朔州市]]  专科</font size>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font size=-1>山西省主管  所在地:[[吕梁市]]  专科</font size> === 旅游 ===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font size=-1><span style="background:green; color:white; font-size:smaller">参见 → </span>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font size>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1)*[[恒山风景名胜区]](1)*[[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2)*[[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3)*[[五老峰风景名胜区]](3)*[[碛口风景名胜区]](8) :<font size=-1><span style="background:red; color:white; font-size:smaller">注: </span> 括号内的数字为批次</font size> ==== 5A级旅游景区 ==== <font size=-1><span style="background:green; color:white; font-size:smaller">参见 → </span> [[国家5A级旅游景区]]</font size> #[[大同市云冈石窟]](2007)#[[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2007)#[[山西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2011)#[[晋中市介休绵山景区]](2013)#[[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2014)#[[晋中市平遥古城景区]](2015)#[[山西省忻州市雁门关景区]](2017) :<font size=-1><span style="background:red; color:white; font-size:smaller">注: </span> 括号内的数字为评定的年份</font size>*朔州市*'''朔州市'''**应县木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应县木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释迦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净土寺 位于应县东北隅,俗称北寺。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于金代天会二年(1124年)僧善祥奉敕创造,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该寺的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为金代原物。**'''净土寺''' 位于应县东北隅,俗称北寺。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于金代天会二年(1124年)僧善祥奉敕创造,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该寺的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为金代原物。**宝宁寺 俗称大寺庙,位于右玉县旧城城关镇内东街北侧。寺院建筑座北向南,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150米。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文革”当中遭到严重破坏,殿舍倒塌,椽栋皆毁,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宝宁寺''' 俗称大寺庙,位于右玉县旧城城关镇内东街北侧。寺院建筑座北向南,原占地东西宽约100米,南北长约150米。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原有四进院落,五座殿宇,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遗憾的是该寺在解放前后和“文革”当中遭到严重破坏,殿舍倒塌,椽栋皆毁,除大雄宝殿和过殿外,其他建筑全部不存。**崇福寺 坐落在朔城区东大街,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阳古刹。**'''崇福寺''' 坐落在朔城区东大街,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阳古刹。**广武汉墓群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朔州市山阴县西南,共有288座。**'''广武汉墓群'''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朔州市山阴县西南,共有288座。**旧广武古城 在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东靠新广武城,北邻汉阴绾故城,西接辽代雁门关关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坚固完整的战事防卫体系,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筑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总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旧广武古城''' 在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东靠新广武城,北邻汉阴绾故城,西接辽代雁门关关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坚固完整的战事防卫体系,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筑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总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新广武城 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所在地自古兵家必争,在汉代,这里归属雁门郡的阴管县管辖。阴管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即迁于此。到了明代,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袭扰,明王朝从前期即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工程,这项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备。在长城沿线的内外还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新广武城''' 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境内,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所在地自古兵家必争,在汉代,这里归属雁门郡的阴管县管辖。阴管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即迁于此。到了明代,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袭扰,明王朝从前期即开始了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工程,这项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备。在长城沿线的内外还散布着众多的城堡,新广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经济职能。 [[文件:94853.jpg|right|thumb|220px|山西晋中:平遥城隍庙]][[文件:94852.jpg|right|thumb|220px|山西晋中:平遥县衙署]][[文件:94851.jpg|right|thumb|220px|山西晋中:介休张壁古堡]][[文件:94850.jpg|right|thumb|180px|山西晋中:平遥文庙]][[文件:94849.gif|right|thumb|180px|山西晋中:太谷三多堂]] *'''晋中市''' **'''平遥城隍庙''' 初建于北宋年间,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和清咸丰九年(1859年),两次都对大火后的城隍庙进行了重修。是一座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 **'''平遥县衙署''' 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称:“平遥县治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在明重建。”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明万历十九年、二十五年 、四十七年 、四十八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改筑;清顺治十二年及光绪五年补修添建。 **'''平遥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 **'''平遥明清街''' 即南大街,又称明清街,自古以为就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的店铺都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明清街中央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家大院''' 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王家大院''' 位于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2002年初,王家大院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 **'''常家庄园''' 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渠家大院'''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太谷孔祥熙宅院''' 原系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建于清乾隆到咸丰年间,1930年为孔祥熙购得。1934年蒋介石曾到此居住,后为日寇、蒋阎兵站、医院、特警占用。宅院座南朝北,东西91米,南北69米,总面积6325平方米。现存正院、厨房院、书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花园及部分残损的东花园。它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各院间用明廊、抱厦或过厅相隔。**'''太谷三多堂''' 太谷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村,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幢“寿”字型宅院,占地10638平方米,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休张壁古堡''' 位于介休绵山北麓的龙凤镇。古堡建于公元619年,为隋末刘武周抗击李世民所筑。古堡四面封闭,并有小瓮城,堡内遗存的历史街区和大量古建筑,是研究古代城堡的重要实物标本。**'''净信寺''' 位于太谷县城东漾邑村南,距县城10公里。据寺内碑记创建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4年),据县志记载原为尼庵后改僧院,经历代修整扩建,现存为明清建筑,保存完整。1986年被公布无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国寺''' 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整座寺院坐北朝南,由两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10892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196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林寺''' 位于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现存庙宇为明代和清代建筑。**'''榆次老城''' 位于晋中市榆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占地100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60万不方米。**'''中国镖局''' 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 **'''日升昌''' 清代中叶,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缆,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导是平遥人雷履泰开设的“日升昌”,它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转为票号。**'''祁县''' 祁县古城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晋中盆地中部,汾河东岸,太岳山北麓。祁县历史悠久,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而得名。春秋时,祁地属晋,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为祁,即历史上有名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他的城邑在今祁县的古县镇下古县村。**'''绵山风景名胜区'''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O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石膏山''' 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35公里。属太岳山脉,海拔2532米,与介休绵山、沁源灵空山鼎足而立,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文件:94848.jpg|right|thumb|220px|山西运城:李家大院]][[文件:94846.jpg|right|thumb|180px|山西运城:开元铁牛]][[文件:94845.jpg|right|thumb|220px|山西运城:普救寺]]*'''运城市'''**'''李家大院''' 位于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一座晋商文化与晋南民居相结合的建筑群。**'''永济鹳雀楼''' 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稷王庙''' 位于稷山县城中心,是奉祀我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该庙原在县城以南50华里的稷王山上,是相传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旧时,每年夏历四月十七日,四方人士必聚此举行隆重祭典。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迁至今地。现在的庙宇为清代遗物,主体建筑有献殿、正殿,钟、鼓二楼左右分峙。**'''稷益庙''' 位于新绛县城西南30华里阳王村。南临稷王山,北望汾河水。是一座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创建时代不祥,元、明重修并扩建,现存山门、献亭、舞台、正殿等。**'''舜帝陵''' 运城市区北15公里的鸣条岗西端。舜是传说中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死后葬于鸣条岗。舜帝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后毁于元末战火中。明正德初(1506),乡人重建。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毁坏。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安邑县令吴愈再次重建。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为瓦砾,仅存正殿。次年,在乡人王步洲等倡导下,重建舜庙。舜陵座北朝南,占地70亩,神道13亩,奉祀香火地17亩。舜帝陵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庙''' 亦即玄武庙,位于河津市城区三里许的西北隅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据考证,真武庙创建于元末明初(1357-1368)年间,明嘉靖、万历、清康熙、乾隆、咸丰、道光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建或重修。**'''九龙庙''' 座落在河津市西北3华里的紫金山麓。因山上并列有九个山头,峰峦起伏,势若游龙,故称九龙头。 九龙庙为主祀古代神话中北方之神——真武的祠庙,兼祠吕祖洞宾。**'''绛州大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新绛县城西高垣之上,新绛中学校内(原州署衙门内)。始建于唐,现存大堂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鼓楼''' 绛州三楼系指钟楼、鼓楼、乐楼。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之上。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楼并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州关帝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为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闻喜文庙''' 位于闻喜县县城内东北角。重建于宋咸平四年(!O01),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倾坏。明弘治四年(1491)重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铁牛与蒲津渡遗址'''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遗址上经勘查发掘,处于黄河古道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普救寺''' 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青龙寺''' 位于稷山县城西4公里马村西侧,北依高垣,南临汾水。该寺由工部尚书王政奉敕而建,始建年代为唐龙朔二年(662),翌年改名。元、明、清各代多次重建、修葺和补绘。现存建筑系元、明遗物,占地约60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两进院落,大小殿宇8座。前院南有四大天王殿三间(现改为山门),东为十王殿三间,西为罗汉殿三间。后院以中殿和大殿及东西两厢为主,中殿三间左右垛殿各一,左为祖师殿,右为青龙门。大殿三间,左右垛殿各一,左为护法殿,右为伽蓝殿。中殿和大殿之屋顶均作单檐悬山式,中殿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建,大殿至正十一年(1351)重修,两旁垛殿亦为元代遗物。**'''太阴寺''' 位于绛县县城东南15华里东华山脚下的张上村。相传,该寺为北魏时西岳一位高僧寻溯支脉来此而建。北周、唐、金、元、明、清时有扩建或重修。寺内的精华建筑为金代遗构南大殿,殿内雕刻有一尊躯长4米、独木金身释迦牟尼涅磐卧像。造型端庄,夸张得当,神态安祥。木雕神龛内还完好保存有明代洪武年间绘制的一组吊唁壁画,十分生动、形象。**'''万固寺''' 位于永济西南的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永乐宫''' 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永乐宫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迁)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五老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东距解州关帝庙25千米,南距永乐宫10千米,西北30千米是普救寺。五老峰的得名源于五根擎天巨柱般的山峰,中间的主峰玉柱峰被其它“四老”环绕,孤标秀出。**'''万荣笑话博览园''' 位于运城市区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占地面积234亩,是首家以笑文化为载体的娱乐园。**'''运城盐湖中国死海''' 运城盐湖处山西晋南盆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因其湖中的黑泥蕴含七种常量和十六种微量元素,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肤,可与以色列死海相媲美,因而也有中国“死海”之称。 [[文件:94844.jpg|right|thumb|220px|山西忻州:南禅寺]][[文件:94843.jpg|right|thumb|220px|山西忻州:雁门关]][[文件:94842.jpg|right|thumb|180px|山西忻州:杨忠武祠]]*'''忻州市'''**'''五台山''' 位于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 **'''管涔山''' 属吕梁山脉,为贯穿山西境内的主要河流——汾河的发源地。山势险峻,是华北落叶松的原生地。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武县东寨镇,含五寨、神池、岢岚、静乐等部分县区,由大石洞、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阎家村和怀道林场的部分区域组成,总面积约4.433万公顷,森林面积占50%。**'''芦芽山''' 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宁武、五寨、岢岚县境内,五寨县城东南26公里处。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雁门关''' 又名西陉关,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宁武关''' 在宁武县城区。内长城重要关隘,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关城筑于明景泰元年,历代修葺。三关镇守总兵驻此。内长城原来分三路,宁武关为中路,雁门关为东路,偏头关为西路。今关城已炬,两侧之长城遗迹尚存。**'''偏头关''' 偏关城是古代晋北门户偏头关的所在地。在古代,驻牧在河套以及整个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常常从此南下,进入山西。为了防御这些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汉族政权经常在此设防固守。从唐末五代以来,这里就建立了偏头寨,防御北边的契丹。金、元时期,改寨为关。**'''古城代县''' 位于山西省北部,忻州地区东北部。代县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代县至今。**'''西口古渡''' 位于河曲县城水西门和内长城之外,黄河东岸之上。沿岸巨石垒砌,顺河而下百余米长。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门渡口,历史上可追溯至汉。**'''杨忠武祠''' 位于代县鹿蹄涧村,通常称它为杨令公祠或杨家祠堂。祠堂里保存着一些关于杨家将的比较真实的资料,可补史书的不足;也有许多生动的塑像和画像,可供游人凭吊和观览。 **'''南禅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忻州五台县城南21公里处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该寺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座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 大殿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娘娘滩''' 位于河曲县城东北7.5公里的楼子营乡河湾村,在晋、陕和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的黄河之中。民间传说,汉高后吕雉专权,曾将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贬到云中州,住在娘娘滩上,生下汉文帝以后,怕吕后知道杀了自己的儿子,她就把汉文帝藏在水寨峙圪台上,后来人们就把它叫成了太子滩。 **'''赵杲观''' 位于距代县城23公里处的天台山沟掌里,历史上也曾称天台寺,佛道二教都曾在此活动过。据《代州志》载,赵杲观创建于北魏时期,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现存建筑物为明代重修,可分北洞与南洞两大群落。北洞内容以道教为主,南洞内容以佛教为主。**'''貂蝉故里'''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阎锡山故居''' 位于定襄县河边镇,现为河边民俗馆。阎锡山旧居始建于1913年前后。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才建成现在的规模。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又各昌春接)、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花园、西花园、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700余间,总占地面积 3.3万余平方米。**'''禹王洞''' 位于忻州市城东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俗称仙人洞,亦称仙登窑,相传大禹曾在此系舟治水,洞内有一石像,酷似禹王,后改称禹王洞。**'''万家寨引黄工程''' 位于黄河大北干流上端左岸的偏关县万家寨,是一项既为山西也为全国的大型跨流域引水项目,也是山西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之一。 [[文件:94840.jpg|right|thumb|220px|山西临汾:尧庙]][[文件:94839.jpg|right|thumb|220px|山西临汾:华门]][[文件:94841.jpg|right|thumb|180px|山西临汾:小西天]]*'''临汾市'''**'''姑射山''' 位于汾西城西部边界,距县城30公里,海拔1890.8米。姑射山又名石孔山,是吕梁山的支脉,它被仙洞沟劈为两半,南北仙洞位于山腰中部断崖崖台上。 **'''临汾尧庙''' 位于临汾市区南3公里处。相传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市),有功于民,庙是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创建年代已无可考。现存建筑原为清代遗物。前有山门,内有围廊、牌坊、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建筑。尧王及其四大臣被喻为“五凤”。“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就因此得名。尧井相传为尧所掘,为记其功,上筑一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高达27米,殿宇四周设环廊,42根石柱,柱础雕刻工精,殿内金柱子肥硕,直通上层檐下,础石上云龙盘绕。龛内塑有尧王像及其侍从。庙内存在碑碣10余通,记载尧王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广运殿1998年毁于大火,后于1999年重建。**临汾华门 正面三门矗立,象征着尧舜禹三位文明始祖,直观地体现了文明之门和根祖之门的文化主题。位于中间的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门。**'''霍州署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霍州市东大街北一侧。始建于唐代。现存古建筑为元、明、清遗构,其建筑规模宏大,形制壮丽,是我国现存古代衙署(州级)优秀典范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与保护价值。**'''丁村民居与丁村民俗博物馆''' 在襄汾县城南四公里的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0余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丁村民俗博物馆利用其中部分院落陈列了近万件文物,把晋南一带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或绘制成民俗画,或制作成模型,在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明清民居中予以展出。**'''霍州千佛崖''' 俗称石佛崖,亦名佛峡,位于霍州市城南7.5公里的辛置镇郭庄村。千佛崖系石雕群像,座东向西,背靠大运公路,面临千里汾河。崖面东西宽5.2米,南北长12.3米,总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千佛崖现存有唐长庆二年(822)、明正德五年(1510)铭文,从铭文中可以断定千佛崖始创于唐代。**'''壶口瀑布''' 由吉县城西行23公里,即可看到壶口瀑布。《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洪洞大槐树'''  位于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 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小西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千佛庵,位于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创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水神庙''' 亦称明应王殿,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坐北朝南,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沿中轴线往北有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据庙寺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时大地震毁坏,又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了山门和仪门。 **'''东岳庙''' 位于蒲县城东二公里的柏山之巅。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金泰和五年(1325)已有,历代修葺。**'''苏三监狱''' 在今洪洞县政府院内西南,亦即明洪洞县衙西南角。**'''广胜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东汉建和元年(147)创建,初名俱卢舍寺,唐代改称今名。大历四年(769)重修。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毁坏后重建。明清两代又予以补葺,始成现状。广胜寺分上下两寺。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天中天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平阳鼓楼''' 坐落在临汾市区中心。大约始建于北宋年间,金、元、明、清皆重修过,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特点。楼的平面呈正方形,四边各40米,面积1600平方米,高40.5米,四面设回廊。基座全用青砖砌筑,座高8米,南北东西有高宽各5米的券门。四个券门横额分别题刻“北达幽并”、“南抵秦蜀”、“东临雷霍”、“西控河汾”。楼体稳重厚实,结构得体。于1948年毁于战火。1983年,临汾市人民政府成立修复鼓楼委员会,倡议全市人民集资捐款修复鼓楼。1984年开工,1986年恢复原貌。**'''霍泉''' 在霍山脚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丈之深。由海场、分水亭、碑亭组成。**'''临汾烈士陵园''' 1958年在城南尧庙宫北面兴建,集中安放了烈士遗骨。[[文件:94836.jpg|right|thumb|220px|山西吕梁:玄中寺]][[文件:94838.gif|right|thumb|180px|山西吕梁:则天圣母庙]][[文件:94837.jpg|right|thumb|220px|山西吕梁:黄河古镇碛口]]*'''吕梁市'''**'''安国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安吉寺”,位于离石城西7公里的乌崖山谷,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曾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代宗以佛牙二赐公主,置于铜塔贮藏,今寺中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佛牙之处。现在王家塔村山梁上有一古石砌台基,为昌化公主的点将台。宋嘉佑三年(1058年)镇西人王公佐在该寺做寨,称“安国王”,之后“安吉寺”改名“安国寺”。**'''玄中寺'''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名刹,位于交城县西北十公里处深山中,是净土宗的发祥地。据记载,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高僧昙鸾在玄中寺创立了佛教净土宗派,并著有《往生论注》等书。据寺内碑文记载,玄中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落成于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曾赐名“石壁永宁禅寺”;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唐宪宗又赐名为“龙山石壁永宁寺”。随着皇家对玄中寺的重视,该寺院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扩建,香火也十分旺盛。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玄中寺被大火烧尽,后经寺僧元钊负责修复。到了金末,该寺又为兵火所毁。到了元朝,由于寺院住持惠信负责修葺,使寺院得以恢复。但元末的战乱,又使玄中寺化为灰烬。明、清两代,虽进行过修建,但均未达到以前兴盛时的规模。**'''北武当山''' 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位于方山县境内,吕梁山脉中段。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由72峰、36崖、24涧组成,主峰香炉峰,海拔2254米,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吕梁山的一颗明珠,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系我国北方道教圣地之一。**'''交城卦山''' 位于交城县城北3公里处。因山的形状酷似八卦而得名。**'''卦山天宁寺''' 200多间楼阁殿宁依山势逐阶而建,有纪念清代名宦山西布政使的生祠;有属于佛教序列的圣母庙;用于文人学者传习讲学的卦山书院,供奉“文昌帝君”儒教神仙的文昌宫,还有憎舍、经塔、戏台、墓塔等等,分属佛、道、儒、园; 林、专祠5个序列。**'''宝峰山''' 位于离石市东25公里的小神头乡归化村南隅。又名宝盆山,山势奇险,悬崖壁立,林木丛茂,几十里山坡苍松翠柏覆盖,四季常青,稍有风吹便涛声响彻整个山谷。宝峰山道观创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元年至五年),由三座山门,12座单体建筑组成,三进院落,每座院落都有四座殿堂,古建筑年代涉及唐、宋、元、明、清五朝。**'''文峰塔''' 位于汾阳市城区以东2公里的建昌村,199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建于康熙年间,由明末进士汾阳人朱之俊(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倡议集资而建。塔高13层,每层中有12生肖塑像,现已毁。民国13年一次地震中第13层东北角毁坏,塔刹丢失。1998年汾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维修,社会各界捐资,于2000年12月竣工。现恢复塔刹,经航空准确测量高度是84.93米,为全国第一高塔。**'''则天圣母庙'''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惟一的一座女皇主庙宇。位于文水县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青水秀的名胜古迹。**'''刘胡兰纪念馆''' 坐落在文水县刘胡兰村南,东濒汾河,西接太汾公路,地势开阔,禾木丰茂。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建筑总面积8400平方米,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黄河古镇碛口''' 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庞泉沟风景区''' 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一百公里的关帝山腹部。是以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要保护内容的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也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一片绿洲。**'''酒都杏花村''' 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竹叶青的产地。**'''西华镇''' 在距离离石市50公里的云顶山东侧,有一处占地两万多亩的天然优质草场——西华镇草原,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海拔两千多米,地属高寒湿润区。天然草地最集中的地区人称“四十里跑马场”。**'''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 位于孝义市,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晋中市 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17个街道、59个镇、59个乡。市政府驻榆次区   市辖区:榆次区   县:昔阳县 灵石县 祁县 左权县 寿阳县 太谷县 和顺县 平遥县 榆社县[[Category:文化]][[Category:中国文化]]   县级市:介休市  运城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13个街道、81个镇、55个乡。市政府驻盐湖区   市辖区:盐湖区   县:闻喜县 新绛县 平陆县 垣曲县 绛县 稷山县 芮城县 夏县 万荣县 临猗县   县级市:河津市 永济市  忻州市 辖1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有6个街道、59个镇、126个乡。市政府驻忻府区   市辖区:忻府区   县:代县 神池县 五寨县 五台县 偏关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繁峙县 河曲县 保德县 定襄县 岢岚县   县级市:原平市  临汾市 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20个街道、75个镇、76个乡。市政府驻尧都区   市辖区:尧都区   县:汾西县 吉县 安泽县 大宁县 浮山县 古县 隰县 襄汾县 翼城县 永和县 乡宁县 曲沃县 洪洞县 蒲县   县级市:侯马市 霍州市  吕梁市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13个街道、81个镇、67个乡。市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   市辖区:离石区   县:文水县 中阳县 兴县 临县 方山县 柳林县 岚县 交口县 交城县 石楼县   县级市:孝义市 汾阳市{| width=100% class="wikitable"|bgcolor="#FFE7BA" align="center"|'''[[山西省(山西百科)|•省情概貌•]]'''|bgcolor="#E0FFFF" align="center"|'''[[山西自然地理(山西百科)|•自然地理•]]'''|bgcolor="#FFE7BA" align="center"|'''[[山西历史文化(山西百科)|•历史文化•]]'''|bgcolor="#E0FFFF" align="center"|'''[[山西行政区划(山西百科)|•行政区划•]]'''|bgcolor="#FFE7BA" align="center"|'''[[山西经济建设(山西百科)|•经济建设•]]'''|bgcolor="#E0FFFF" align="center"|'''[[山西社会事业(山西百科)|•社会事业•]]'''|bgcolor="#FFE7BA" align="center"|'''[[山西旅游(山西百科)|•山西旅游•]]'''|bgcolor="#E0FFFF" align="center"|'''[[山西人物(山西百科)|•山西人物•]]'''|bgcolor="#FFE7BA" align="center"|'''[[山西特产(山西百科)|•山西特产•]]'''|bgcolor="#E0FFFF" align="center"|'''[[山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百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Category:中国]][[Category:历史]][[Category:历史学]][[Category:中国历史]][[Category:山西百科]] [[Category:中文词典]][[Category:S音词语]][[Category:山]]
51,09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