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和章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岁差和章动( precession and nutation ),在地球和月球的摄动下,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并不保持固定方向,而且不断发生变化。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其周期运动则称为章动(图1)。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摄动,使地球自转轴绕黄道面的垂直轴(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半径约为23°.5(黄赤交角)的圆锥面,周期约为26 000年,相应地引起春分点沿黄道的位移,这样的长期运动称为日月岁差。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绕黄道轴转动的同时,还伴随有许多短周期的微小变化。如月球轨道面位置的变化使白道的升交点沿黄道向西运动约18.6年绕行一周,因而月球对地球引力作用也有相同周期的变化,同样太阳对地球引力也具有周期性变化。在天球上引起真天极绕其平位置(平天极)作相同周期的运动统称为章动。日月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使真天极绕黄极在天球上给出一条波状的曲线。此外,地球还受到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吸引,从而引起黄道面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使黄赤交角改变,而且还使春分点沿赤道产生一个微小的位移(其方向与日月引起的移动相反),这种长期运动称为行星岁差,日月岁差与行星岁差之和称为总岁差(图2)。

岁差和章动示意图.jpg

图1 岁差和章动示意图


总岁差与章动的示意图.jpg

图2 总岁差与章动的示意图

岁差常数是天文常数之一,是标准历元时平春分点在一个世纪内沿黄道向西的移动值,以公式P=P1−λcosε表示,式中P称为黄经总岁差,P1为黄经日月岁差,λ为赤经行星岁差,ε是标准历元时的黄赤交角。德国天文学家F.W.贝塞尔第一次精确地定出岁差常数,他得出P=5017″.61/回归世纪(对应于历元B1755.0)。19世纪末美国天文学家S.纽康确定了黄经总岁差P=5025″.64/回归世纪(在历元B1900.0),并在1896年巴黎的国际基本恒星会议上被确认为通用的天文常数之一,此值沿用了80年。1976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了对于标准历元J2000.0年的新值:P=5029″.0966/儒略世纪。如果按纽康的旧值,归算到历元J2000.0年,应得5027″.86/儒略世纪,这比新值要小1″.24。这是因为在岁差常数中已加上了银河系自转的改正值,而且在计算行星岁差时采用了新的行星质量数据。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用各种方法推算的岁差常数值不断出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和激光测月的发展,使岁差常数的测量可采用新的方法,由上述两种方法推算的新岁差值的平均为5028″.78/儒略世纪(此值为2000年天文常数最佳估计值)。现在天球与地面参考架联系中岁差矩阵采用利斯克模型。  

从1960年起,国际上采用以刚体地球模型为基础的伍拉德章动理论,但此理论与实际不符合,特别是地球并非一个刚体。从1984年起采用J.瓦尔提出的模型,即IAU1980章动模型,把地球看作为旋转、微椭、无海洋的弹性体的非刚体。然而,该模型与VLBI观测结果在时间域内有20毫角秒的差异(峰值至峰值),在频率域中有些项相差十分之几毫角秒。1994年IAU和IUGG成立了章动联合工作组,经过6年的工作,已于2000年第24届IAU大会上提出IAU2000A和IAU2000B模型,前者精度为0.2毫角秒,后者为1毫角秒,这两个模型已在2003年采用于测地天文、空间研究等领域。更精确的章动序列可以用VLBI观测解算的实测值(由IERS公布)。

岁差和章动模型是在牛顿力学框架下推导的,高精度的观测归算中应考虑相对论效应,在引力场中天极运动的长期部分称为测地岁差,周期部分称为测地章动(利斯克岁差模型中已包括测地岁差,IAU1980年章动模型中没有包括测地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