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工业地理学(industrial geography),研究工业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类型的工业空间联系与组合规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分支学科。

简史

19世纪后期,工业地理学开始萌芽。直到20世纪初期,工业地理学一直以描述为主。A.韦伯1909年的《工业区位论》和A.廖什1940年的《经济的空间秩序》研究了工业企业布局的区位问题,初步奠定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基础。20世纪40~60年代,苏联学者N.N.科洛索夫斯基、A.E.普罗勃斯特、A.T.赫鲁晓夫等发展了强调经济区域与技术经济方向的工业地理学,并重视工业地域组合类型、地区工业结构形成与发展、各级工业体系演变趋势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W.艾萨德、英国地理学家F.E.I.汉密尔顿和G.J.R.林吉等以工业系统与工业变化的时空交互作用的观点进一步开拓工业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①工业布局一般规律和特征,包括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工业地域组合(即地域工业综合体)的类型、特点和结构变化规律,工业系统的等级体系和演变,以及衡量工业布局经济效果的标准。②部门工业布局,对每个工业部门进行自然资源评价,分析原料与能源的地理分布和消费区分布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交通运输及其他自然、经济因素的影响;研究该工业部门的分布特点、发展方向和合理布局问题,以及部门的区划和类型。③区域工业布局,按照大洲、国家类型或集团、国家、国内经济区域以及行政区范围,研究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工业分布的演变和现状特征以及各级地域工业综合体的形成;地区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区际联系;地区工业结构及演变趋势。

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侧重点逐渐变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工业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更加深入地探讨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信息技术等新因素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同时,工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不断得以拓展,研究工业活动的集聚过程及一般规律,新产业区形成发展的过程,跨国公司工业活动的空间组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