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剧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黎歌剧院外景

巴黎歌剧院( Paris Opéra),法国19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位于巴黎中心的歌剧广场。它的观众厅是法国马蹄形多层包厢式的,是这类观众厅中最成熟的作品之一,音质良好。许多著名的歌剧、舞剧都曾在此首演,如《拉可梅依》、《非洲少女》等。观众席内有4层包厢,可容2 100人。它的镜框台口宽16.5米,高13.5米,乐池面积90平方米。舞台的主台宽39米、深26米,舞台后部还有一个巨大的舞厅作为后部附台,如果把舞台都使用起来,可使舞台深度延伸到45米。舞台上部高度为35.70米,下部深度为15米。巨大的舞台分为10个区(后改建为8个区),每区内都有升降台及台板上的活门。舞台上部有5层天桥及62道布景吊杆,5道灯光吊杆,舞台的右方有“象门”,专供19世纪“壮观戏剧”中使用的动物出入。

1860年,为建造巴黎新歌剧院组织了设计竞赛,共提交171个方案,1861年又进行第二次竞赛,法国建筑师C.加尼埃(1825~1895)的方案获奖。巴黎歌剧院于1862年奠基,1875年落成,这座建筑是19世纪最有名的建筑之一,并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文化象征。

在设计中,加尼埃流畅地处理歌剧院内部的空间,并赋予整个建筑完美统一的个性,这座伟大辉煌的建筑以其对结构、体量、韵律、材料和轮廓灯得心应手的驾驭作为特征。歌剧院的立面进一步发展了新卢浮宫的巴罗克风格,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纪念性。它的外部被处理成具有可塑性和雕塑感,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古典主义的细部和法国雕塑家J.-B.卡尔波的高浮雕《舞蹈》(1869),是运用学院派原则的范例。庞大的休息厅奢华的点缀着明亮的镀金雕塑和巴罗克建筑元素,着色的穹顶上悬挂着枝状的大烛台。最具特色的是歌剧院休息厅的大楼梯——荣誉之梯,成为进入观众厅的礼仪空间。主立面是奥斯曼的歌剧院大街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