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王朝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帕拉王朝(750~1199;Pāla Dynasty),8~12世纪统治印度孟加拉和比哈尔的王朝。首都华氏城。750年,哥巴拉创立帕拉王朝,结束孟加拉地区逾百年的混乱局面。他在那烂陀建筑一所寺院,还创立了许多宗教学校。770年,其子达尔玛帕拉即位,在位期间曾征服曲女城。在争夺北印度统治权的过程中,孟加拉和比哈尔地区一直处于帕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帕拉王朝的权力曾一度扩展到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德瓦帕拉在位期间(810~850),是该王朝的鼎盛时期。其疆域东起阿萨姆,西界克什米尔,南临文迪耶山,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此间,首都迁往蒙吉尔。帕拉王朝开始在中南半岛一带具有较大影响。德瓦帕拉之后,由于继位者的软弱和普拉蒂哈拉人的不断入侵,王朝一度衰落。玛希帕拉一世在位期间(988~1038),帕拉王朝再度复兴。1095年森那人在孟加拉西北地区立国。此后,森那王朝在孟加拉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1159~1179年间,森那王朝夺取孟加拉全境,帕拉王朝的势力仅限于比哈尔的中部和东部。1199年,伊斯兰教势力取代帕拉王朝在比哈尔的统治。

  帕拉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东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个时期形成了孟加拉语和孟加拉语民族。帕拉诸王尊崇佛教密宗,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使印度佛教得以在孟加拉地区偏安500余年。与佛教文化有关的雕刻、绘画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也得到鼓励和重视。然而帕拉王朝的艺术品传世极少,只在中国西藏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有所记述。在帕拉王朝统治时期,孟加拉高僧阿底峡于1038年应邀赴西藏传播佛教文化,为西藏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帕拉王朝注意发展农业,兴修很多大型水利灌溉工程。